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隨著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文旅產業這個新興萬億級市場,吸引多元資本的關注,正在迸發出新的動能。數據顯示,廣東文化與旅遊產業增加值合併統計,約佔全省GDP的10%左右。

面對市場新機遇,

廣東文旅產業發展如何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和

供給側改革、提供高質量文化旅遊產品和服務,

把文化和旅遊產業打造成

我省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柱性產業?

如何發揮文旅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主力軍作用,

帶動鄉村“四變”,

推進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即日起,“廣東旅遊”微信公眾號將推出

文旅融合系列調研報道,

通過一線調研報道推動區域文旅產業融合,

促進文旅產業健康發展,

為廣東文旅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學無止盡。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每一次下鄉,張志強都有這樣的感觸。36年的廚師生涯,令他斬獲這個行當裡的諸多殊榮——中國烹飪大師、廣州十大名廚……然而他依然覺得,每一方土地所滋養的食物,唯有當地人才更為熟識。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粵菜師傅

最近一個星期六的中午,他在陽江海陵島一家海鮮餐廳內,看見了有趣的一幕:一位當地的廚師正拿起一隻敲打著另外兩隻,他向前探去,發現原來這人在用敲擊聽音的方式,分辨白貝的優劣。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今年4月份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召開以來,“粵菜師傅“工程工作逐步開展,越來越多粵菜廚師下鄉授課。他們在下鄉送技的同時,亦逐步加深對當地文化的理解與認知,漸而成為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一線調研

把地道風味端上城市餐桌

張志強是第二次參與粵菜師傅下鄉授課活動,於他而言,下鄉不僅可以為當地帶來一些新的烹飪手法和理念,更重要的是,來到原產地,才能找到最靚的食材。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粵菜要創新,但創新的同時必須保留傳統粵菜的地道風味,這種風味往往來自最原始的鄉間。”日前,張志強率隊來到有著“蠔鄉”美譽的陽江程村鎮。


步入12月,恰逢豐收季,程村蠔養殖基地的碼頭上蠔農們正在將壘成小山堆的生蠔,一串串地分批運上貨車。令張志強最感興趣的,是村裡生產蠔油和蠔豉的小作坊。他像一個學生一樣向當地的蠔農請教如何曬制“黃金蠔”的做法。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這裡人人是師傅。”

程村,這個已經有180多年人工養殖生蠔歷史的地方,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採用膠絲繩粘蠔吊養後,養殖規模不斷增大,所養的生蠔肥美,大小均勻、產量高。截至2017年,全鎮蠔養殖從業人員共有

9000多人,產值約2.83億元,養殖純收入4560多萬元,人均收入達13000元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程村蠔的生長環境


張志強還發現,之所以這裡的生蠔尤為肥美鮮甜,與生長環境有關。他走到村裡的一座高樓上往下眺望,眼前是一大片紅樹林。據當地人介紹,蠔的生長對環境要求極高,需要特定的水質水流,並且需要相對的水文“安靜”。紅樹林具有淨化水質的作用,除此之外,還能為蠔生長繁殖提供必需的微生物環境。

如何讓更多人品嚐到這種美味?

目前嶺南集團已啟動採購計劃。事實上,這種引入模式在廣東部分縣市已經趨於完善。封開的杏花雞,如今已被端上了廣州高檔宴席的餐桌。根據今年封開縣農業局與廣州嶺南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封開食材進廣州產業幫扶框架協議》,嶺南集團旗下的星級酒店將直接採購封開本地的天然食材,既能從源頭上保障食材的新鮮與優質,提升星級酒店的餐飲出品,又能使當地農民增收。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2018中國南海漁都(陽江)美食文化節啟動儀式


拿回去還要考慮銷量的問題。張志強說,把好的食材端上餐桌,是廚師的天職。在廣東,無雞不成宴,雞的烹調方法有很多,要善用食材,還要懂市場,合理定價,才能最終贏得食客的心。據統計,僅廣州花園酒店和東方賓館就在三個月內銷售過萬隻杏花雞。

鄉村開講授人以漁

“你們知道蝦球怎麼處理才更爽口嗎?”從業近40年的粵菜師傅阮建新站在講堂上,饒有興致地提問在座的孩子們。儘管海鮮是當地人最熟悉的食材,但學生們紛紛搖頭表示不解。“在裹生粉下鍋前,要將蝦球放入冰箱冷藏兩個小時,這和水結冰後體積膨脹有關。”阮建新說,食材的處理,是任何一個廚師需要掌握的基本功。而這個理念需要從入門就開始灌輸。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前不久,在陽江海陵島的這堂粵菜師傅課堂上,包括國家高級烹飪技師阮建新在內的五位廣州星級酒店的粵菜大廚,為陽江技師學院的40位農村籍學生授課。兩個小時的課堂結束後,同學們蜂擁上前將師傅們團團圍住,請教各種關於烹飪的問題。

“很受用!”陽江技師學院一年級的學生姚曉如欣喜地說,一直覺得酒店裡的大廚特別遙遠,這次面對面教學令她由衷感嘆道:“大開眼界!”課堂上,當看到粵菜師傅向他們展示精美的擺盤時,她才意識到,原來烹飪也是一門藝術。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20歲的姚曉如來自陽西縣上洋鎮白石村,喜歡烹飪的她在姐姐的建議下,報考了陽江技師學院。儘管之前已經讀過三年大專,但她依然選擇了重修烹飪專業。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令姚曉如更開心的是,未來她還有機會走進粵菜師傅的課堂。12月1日,陽江市旅遊局與嶺南控股簽訂交換了《嶺南控股和陽江市旅遊局打造推廣粵菜師傅工程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內容,今後五年將重點設立粵菜師傅培訓基地,粵菜大廚們將定期來陽江授課。

產業觀察

鄉土文化需借“旅遊之船”出海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首個粵菜師傅工作室成立


在今年4月召開的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李希提出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質量興農之路。隨後,全省各地掀起了粵菜師傅下鄉的熱潮。廣州從化成立了首個粵菜師傅工作室;潮州在鄉村建設“潮州菜烹飪技能人才鄉村培訓基地”,設立潮州菜產業振興發展專項資金;佛山順德廚師學院開設了首期精準扶貧班……

除了送教下鄉,引物入城之外,當地鄉土美食文化的挖掘和詮釋,亦引起了關注。嶺南集團黨委書記馮勁深感肩負重任。

“我們希望將龍頭企業的綜合優勢,轉化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和農副產品資源升級的競爭優勢。”馮勁介紹道,該集團正在探索“美食+旅遊+培訓”的模式,除了送技下鄉,更重要的是讓粵菜師傅們發揮專業優勢,深挖鄉土美食文化,升級鄉土美食和旅遊品牌。粵菜師傅下鄉時,還會用本地食材打造創意菜式,引進時下潮流的烹飪元素,提升菜品的附加值。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讓鄉土文化更富生命力的做法,是讓它擁有滋潤的土壤,有傳播的渠道,旅遊就是渠道之一。”

廣之旅總裁朱少東如是說。

最近結合當地美食節活動,陽江市推出了10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以陽江鄉間美味為吸引物,結合民俗文化和農業觀光休閒等資源。當地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說,這一類線路反響很好,能夠拉動鄉村消費,為鄉村經濟增添新的增長點。

想知道有哪些精品線路?戳這裡瞭解一下→陽江“蠔”美!當吃貨遇上美食節,這麼玩就對了!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粵菜大師講解如何挑選海鮮


“文化是做內容的,旅遊是做渠道的。”省文化和旅遊廳黨委書記、廳長汪一洋日前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文化和旅遊兩者融合之後能相互促進,使文化有更多的傳播渠道,令旅遊有了更多豐富的內容,真正讓“詩和遠方”走在一起。

鄉村旅遊特色發展需要凸顯鄉村文化魅力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要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旅遊特色發展,根據區域特點和資源稟賦,以市場為導向,科學規劃,積極開發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的鄉村旅遊產品,加強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利用。而鄉土美食文化,正是鄉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教授、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孫九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唯有特色發展,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旅遊需求。要實現特色發展,防止同質化和商業化,需要全方位凸顯鄉村魅力和鄉村性。中國鄉村文化豐富多彩,涵蓋了旅遊產業的各類要素。特色發展路徑可以為特色資源提供展示平臺、為特色產業提供引領、為特色文化鑄魂。孫九霞分析稱,旅遊之所以能夠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是因為在旅遊驅動下,城鄉資源互動和功能互補,可推動鄉村經濟、制度、文化等多層次的內生髮展,建立平等互哺的新型城鄉關係。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張瑛亦提出,在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過程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自然環境是鄉村旅遊特色發展的基石,當地老百姓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他們的參與能使鄉村旅遊充分體現當地特色文化的原真性。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並讓當地居民在旅遊中受益,從而促進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最後,粵遊君再為大家獻上一個彩蛋~

你知道如何挑選肥美的生蠔嗎?

戳視頻,粵菜師傅告訴你

採寫丨周人果

圖片丨吳偉洪、張齊

視頻製作丨鄭潔琳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文旅產業調研丨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風物,誰是廣東鄉土美食文化的“解碼者”?

今日話題:你最喜歡吃哪種海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