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國有館和文物流通交易新政受到密集關注!博物館頭條快梳近期熱點

非国有馆和文物流通交易新政受到密集关注!博物馆头条快梳近期热点

中國博協非國有博物館專委會2018會員大會,博物館頭條攝

博物館頭條按:從集體大規模亮相第八屆“博博會”,到國家文物局領導親臨視察,非國有博物館近期熱點不斷;而在文物流通領域,國家層面推動的首個“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工作在江蘇啟動,南京市、蘇州市相繼部署開展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此前一週,江蘇印發《江蘇省博物館藏品徵集規程(試行)》,與此同時,在相鄰的上海,最新版的《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推薦單位工作規程》也下發至各相關單位。

我們梳理了近十天來的熱點新政和相關話題:

12月4日

國家文物局領導考察非國有博物館

12月4日,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副司長金瑞國、國家文物局辦公室副處長江寶山、國家文物局文保司副處長王崢一行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曾穎如等領導的陪同下蒞臨深圳望野博物館調研文物利用與保護和非國有博物館建設發展的具體情況。

11月23-26日

非國有博物館大規模集中亮相博博會

備受博物館業界、文博相關產業界和文博愛好者關注的“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於2018年11月23至26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本屆“博博會”首次單獨設立非國有博物館展區,共吸引了全國24個省市的76家非國有博物館參加,集中展示非國有博物館在文博研究、文創開發和博物館運營方面的成果。

這是博博會舉辦以來,非國有博物館參與數量最多、涉及省市最多、門類最廣泛、展示內容最豐富的一次非國有博物館盛會。

非国有馆和文物流通交易新政受到密集关注!博物馆头条快梳近期热点

12月4日

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工作啟動

12月4日,國家文物局在南京召開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工作會。國家文物局近日批覆江蘇省文物局上報的《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實施辦法》,在南京市、蘇州市部署開展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

試點工作將構建文物經營主體自願申報登記擬交易的文物標的,文物登記單位鑑定申報登記的文物標的是否屬於文物、是否可交易,並分類進行登記,文物行政部門依據文物登記單位意見依法開展文物流通活動的全流程監管,文物收藏者和社會公眾便利瞭解登記交易文物基本信息等系列工作機制。

詳情請看國家文物局官方報道:

頭條注:在2018年1月份發佈的《國家文物局2018年工作要點》第20條中提出:推動出臺關於加強民間收藏文物保護利用、促進文物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文件,開展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

11月底

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推薦單位工作規程發佈

11月底,上海市文物局新印發《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推薦單位工作規程》,附件包含兩個文檔,分別為1.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推薦單位工作規程。2.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申請人承諾書,自文件下發之日起施行。2017年3月14日發佈的《上海市文物鑑定諮詢機構試點單位工作規程(試行)》(滬文物【2017】18號)同時廢止。

《規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物鑑定試點單位不予鑑定(一)委託鑑定文物涉嫌非法盜掘或打撈、盜竊、搶劫、走私等不合法來源的;(二)委託鑑定文物屬於法律規定嚴格禁止交易、流通的保護動植物及其製品的;(三)委託事項超出文物鑑定試點單位業務經營範圍的;(四)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情形的。

11月下旬

江蘇印發《江蘇省博物館藏品徵集規程(試行)

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了《《江蘇省博物館藏品徵集規程(試行)》(以下簡稱“《徵集規程》”),共六章三十二條,進一步加強江蘇省博物館藏品徵集規範化建設。

《徵集規程》明確指出,博物館藏品是指博物館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性質、任務和發展需要,履行特定工作程序收藏、管理的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見證物。博物館可以組建藏品徵集專家庫,聘請相應領域從事文物專業研究,有多年文物鑑定、評估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專家。

徵集程序方面,《徵集規程》指出,博物館通過購買、拍賣、接受捐贈、交換、調撥、移交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徵集藏品,程序包括徵集調查、意向確定、專家遴選、真偽鑑定、填寫意見、確定物品、商談價格等。徵集程序履行完備後,將全部資料報送博物館負責人,經批准後實施。

根據《徵集規程》,凡接受捐贈的物品,博物館向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並可根據需要給予捐贈者適當獎勵,獎勵比例原則上不超過估價的30%。

上述《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推薦單位工作規程》和《江蘇省博物館藏品徵集規程(試行)》請登錄文物局(文化和旅遊廳)官網查看,也可加入“博物館有的聊”微信群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