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瑞典遊客事件,看國人三大消費觀

近期到瑞典旅遊的國內旅客,因提前十多個小時到達酒店,與酒店發生糾紛後遭到瑞典警察的強制帶離,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有人譴責瑞典警察粗暴執法,有人說遊客的行程安排欠妥,但歸根結底還是消費觀念差異的衝突。

從瑞典遊客事件,看國人三大消費觀

隨著國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下人們享受各種高科技產品帶來的便利,同時中華文化被傳承一半弄丟一半,由此形成三大典型的消費觀:

甘願為“預期價值”買單

預期價值是指人們消費產品時期望獲得的價值。比如,到超市為兒童買一盒雞,品質、包裝、廣告等都會被關注,同時也願意接受更高的價格,因為給兒童食用關係其未來的成長,這時對產品價值的預期會很高。市場上許多兒童專用食品,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預期價值而開發,在這種消費觀念下消費者樂此不疲,廠家也獲取了更高的利潤,得到雙贏的市場結果。

保健品和功能型飲料也是預期價值型產品,許多老年人甘願花幾萬甚至幾十萬購買保健品的根本原因,是為獲得長壽的預期價值買單。功能型飲料給了人們去火、提神、開胃等預期價值,所以更快被市場接受,當然這個預期價值要在市場的認知範圍內,而不是盲目的打造偽預期價值。

瘋狂的對抗“價值不對稱”

提到國人的消費觀念,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省錢”,形成這種現象的核心原因是,每個消費者心中都有一把尺,時時衡量付出的與得到的是否對稱,當發現價值不對稱時會變得很瘋狂。

當有產品打折或是免費贈送時,人們就會瘋狂的排隊,原因是付出的少獲得的多,造成價值不對稱。最典型的就在老年人排隊幾小時領免費禮品,因為對老年來說時間有的是,排在這裡還有東西領實在是划算的很。

另一種價值不對稱是:付出的多獲得的少,例如只想要一碗安全衛生的面填飽肚子,但機場裡一碗麵要上百元;還有幾個小時天就亮啦,住酒店要付一天的費用。這也是許多人在機場啃麵包,在酒店大堂等天亮的根本原因,價值不對稱讓人們瘋狂的買,瘋狂的省。

偏愛“開放性價值”

開放性價值是指產品帶給人們的談資、娛樂、故事、文化等除產品本身以外所有可以與消費者互動的價值。孤立的產品或服務,人們無法獲得精神上的愉悅,所以許多人喜歡在微信朋友圈曬旅遊、酒店、美食等等,人為的打造被圍觀、被議論、被請教、被娛樂的開放性價值。

如香飄飄奶茶早期推出一年賣出3億杯,杯子連起來繞地球一週的廣告語,一時間成為娛樂性的熱門話題,人們相互調侃傳播,其銷量也節節攀升。還有烏江榨菜,我爺爺的爺爺都說好的訴求,開放性價值相對於就產品賣產品,更容易讓消費者參與其中相互討論,引起自發傳播效應。

網上流傳過一個段子,說是一位女士戴了新買的鑽石戒指上班,半天沒有同事發現後情急之下大聲說,今天太熱了我還是把戒指脫下來吧。這個段子反映了人們對產品開放性價值的態度,沒有談資和不能獲得圍觀的產品是多麼無趣呀。

在這種偏愛開放性價值的觀念下,人們不再僅僅追求產品本身,更偏愛其可以互動的開放性價值,如別人請教你新買蘋果手機的功能,和你討論發佈會及相關的新聞等;把江小白的話題瓶作為表情包發微信調侃朋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孤立的產品價值很容易被消費者冷落在角落裡,要獲得更多的關注必須打造其開放性價值。

預期價值、價值不對稱、開放性價值,都是當代國人典型的消費觀,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為企業產品打造新的消費理由拓展了思路。


作者:上海之也市場營銷策劃公司 鄧徵(歡迎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