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對於 ofo 的創始人戴威來說,從天堂到地獄也就一年時間。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近日有消息稱小黃車 ofo 再次獲得一筆來自阿里巴巴的借款,數額在 6000 萬元左右,用來給員工發工資,雖然消息被阿里的內部人士予以否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ofo 現在是非常缺錢。就在今年 3 月,ofo 曾通過抵押單車的方式獲得了阿里一筆數額為 17.7 億元的救命錢。

就在一年前,背靠滴滴系的 ofo 與背靠騰訊的摩拜在共享單車市場殺的難解難分,意氣風發的滴滴投資人朱嘯虎在朋友圈高調曬數據稱 ofo 已經完成對摩拜的斬殺,反而引發了一場和馬化騰的朋友圈激情對噴,兩者還相約一年後再看生死。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有意思的是沒到一年時間,揚言三個月內定生死的朱嘯虎就改口了:「摩拜和ofo再繼續打消耗戰沒有意義,這樣對雙方損傷都非常大。在還沒有打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合併需要大智慧和大格局。」率先認慫,轉而積極撮合摩拜和 ofo 的合併。然而創始人戴威卻表示不想合併,說要讓資本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朱嘯虎怒了,說自己最討厭「認為自己什麼都對」的創始人。雙方不歡而散。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一年後的今天,摩拜順利脫坑,以 27 億美金的彩禮(外加承擔5-10億美金債務)嫁入美團。而 ofo 則與朱嘯虎決裂,像個恨嫁的大齡女青年四處張羅著找個地主家趕緊嫁了。可惜,有實力接盤的兩個地主也很精明,滴滴和阿里一直維持著一個曖昧的態度:這個盤可以接,但是不急,等到你 ofo 差不多要涼了的時候,再低價接盤。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這個盤的確也很複雜,雙方都握著 ofo 一處命門,滴滴是 ofo 的大股東,而阿里則是 ofo 的大債主,無論誰想要吃下 ofo 都必須對方點頭同意才行,滴滴和阿里的博弈也讓 ofo 極其被動,宛若待宰的羔羊。從資本寵兒到如今的棄兒,令人唏噓。

過去幾年的共享單車大戰,兩個成立時間加起來不到十年的公司,掀起了一場將近 400 億人民幣的燒錢遊戲,看似是胡瑋煒和戴威角逐的背後,其實是一場資本搏殺,先後入場的大玩家包括騰訊、滴滴、金沙江、紅杉資本、阿里巴巴這些資本巨鱷。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圖自IT桔子

這些大佬們都深諳互聯網的打法:先跑馬圈地再來種韭菜收割,所以當時共享單車概念出來的時候,背後巨大的需求量讓大佬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一開始就是奔著既分勝負,也決生死的目標而去,結果就是摩拜和 ofo 演變成了幾年前滴滴和優步大戰的復刻版—瘋狂擴張,瘋狂補貼,瘋狂虧錢,原本的盈利模式在巨大的軍備開支面前被擊穿,ofo 在 2017 年每個月都保持著至少 3 億的的開支,到最後不得不挪用了 30 億的押金,大家都殺紅了眼,硬著頭皮也要堅持下來。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局越做越大,籌碼也越來越高,ofo 的資金壓力也越來越大,但是隨著和滴滴由於在融資和公司掌控權上的分歧,ofo 突然間變成了資本市場的棄兒,長達九個月沒有融資。走投無路之下,ofo 選擇了賣身求生,在今年三月將其資產共享單車悉數抵押阿里系,拿到 17.7 億人民幣的救命錢。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阿里也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已經有了自己的哈羅單車的阿里,ofo 對於它的價值也不過只是拿到更多哈羅單車所沒有的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在三四線城市,哈羅單車已經悄然超過了 ofo 的市場佔有率。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勉強續命的 ofo 猛然發現現狀還在惡化,主打大量覆蓋的 ofo 迎來了之前矇眼狂奔的後遺症,初期大量投入市場進行覆蓋的廉價單車開始出現大面積的折損,能夠正常騎行的單車數量越來越少,想要繼續保持現在的覆蓋率,就必須需要重新投入新一批的單車,這無疑需要一大筆的錢。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供應商債主此時也開始紛紛找上門來,據相關媒體報道,ofo 目前已經欠各個供應商約 12 億元,城市運維欠款近 3 億元,合計欠款 15 億元;而且這些供應商在持續催賬不成的情況下開始付諸法律行徑,在8月底,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 ofo 賠付貨款 6815.11 萬元。9月,因「公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百世物流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將 ofo 起訴至杭州市濱江區法院。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ofo 除了繼續積極尋找資本的幫助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儘管它已經在想盡辦法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加營收,販賣開鎖廣告,增加騎行收費等手段也的確讓 ofo 獲得了一定的收入,但是在巨大的現金窟窿面前,都只是杯水車薪。

這個情況已經超越了戴威當初創辦 ofo 時候所面對的一切困境。

2014 年初,還在北大讀研的戴威和團隊從青海結束支教迴歸後,創立 ofo 的前身 ofo 騎遊,並拿到了唯獵資本 100 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這筆錢維持到 2015 年 5 月份騎遊項目失敗,當時戴威帶著 BP 見了數十家 VC,期望值從 2000 萬縮減到 500 萬,卻還是融不到錢。最慘的時候,公司賬上只剩 400 元,連工資都發不出。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那時候,戴威每晚都沿著四環騎行幾小時,幾番思慮之後,他縮減員工數量、更改公司發展路徑,最後,ofo 騎遊還是在唯獵資本的幫助下,勉強渡過了難關。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就在這個時候,金沙江找到了 ofo,在朱嘯虎的幫助下,ofo 短期內成功完成了兩輪 2500 萬的融資,再後來,D 輪融資 4.5 億美金。從金沙江的介入到融資 4.5 億美金,期間只隔了一年時間。從艱難的創業者搖身一變,成為了財大氣粗的人民幣玩家。

這就是資本的力量,創業者得到的是如同修仙小說一樣飛昇的快感,同樣也必須失去一些東西。對於戴威來講,ofo 逐漸脫離了他的掌控,開始朝著一個失控的方向快馬加鞭。

戴威也曾經不止一次表示過,感謝資本讓他的 ofo 成為了市場贏家,但是言語間也透露出更多的無奈,創業者的理想在資本所追求的回報率面前不堪一擊。在資本的推動下,這位人民幣玩家砸的每一筆錢其實都是一張欠條,一旦有所忤逆與背離,資本必定要你加倍奉還,資本不是做慈善,從來不是。

當人民幣玩家沒了人民幣

當人民幣玩家不再擁有人民幣的時候,莎士比亞的名句「生存還是毀滅」就脫離了它的戲劇語境,成為了真正的現實抉擇。對於哈姆雷特來說,是默然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還是挺身反抗人世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清掃,剩下的時間都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