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清北的碩士,但是卻棄百萬年薪,到該寺出家,讓人惋惜

他們是清北的碩士,但是卻棄百萬年薪,到該寺出家,讓人惋惜

“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幹;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這是夢窗國師說過的一句話。提到佛教,人們都會想到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無情無慾等。佛教在我國影響極大,信徒眾多,是主流宗教之一。

碩士,是天之驕子,他們與國家未來息息相關。所以,當出家與碩士聯繫在一起時,人們無不驚愕。在很多人眼裡,碩士是高薪的代名詞,特別是清北等名校的碩士,當他們紛紛放棄百萬年薪,皈依佛門時,人們無不惋惜。

他們是清北的碩士,但是卻棄百萬年薪,到該寺出家,讓人惋惜

龍泉寺

北京的龍泉寺,名校博士生扎堆,是人類史上僧人學歷最高的寺廟。它被稱為“北大分校”、“清華分校”,一百餘名僧人中,高學歷者佔據大半。龍泉寺始建於遼應歷初年,寺內有兩棵千年古柏,環境優雅。寺東有繼升塔,相傳繼升法師圓寂之日,眾僧誦經49日,該塔發出的檀香味持續三年。

朝代更迭,寺廟的命運也起起伏伏。2005年以前,該寺一片破敗景象,直到學誠法師的到來。初來時,只有一個8人的僧團,其中3人畢業於清華,1人畢業於北航。如今,龍泉寺僧人已達100餘人,名校畢業者佔據主流。

禪興法師,乃清華大學流體力學博士;賢威法師,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禪興法師是清華博士,賢立法師是北航博士,賢佳法師亦來自清華。就連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曾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也放棄麻省理工學院,前來龍泉寺出家,引起轟動。

他們是清北的碩士,但是卻棄百萬年薪,到該寺出家,讓人惋惜

柳智宇

龍泉寺是世界上科研實力最強的寺廟,沒有之一。相傳,“微信之父”張小龍研發微信時遇到難題,困惑多日。某日,他遊至龍泉寺,與高僧交談良久,方知對方乃IT博士,資歷極深。在高僧指點下,張小龍“閉關修煉”,微信乃大成。

他們是清北的碩士,但是卻棄百萬年薪,到該寺出家,讓人惋惜

龍泉寺僧人

每個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我們沒有資格評價這些高僧的行為,因為他們早已超然物外,遠離紛擾的塵世,活在自己那個純潔的世界裡。

“我是北工大計算機專業的,畢業後做過幾年程序員。後來不是很喜歡這個專業了,因為變化太快,心臟受不了。”

這是賢信法師接受採訪時說過的一句話。瘦瘦高高的他,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系,在廟裡編寫代碼,負責與外界的信息交流溝通。事實上,龍泉寺的IT僧人非常多。這些僧人還開發出了一個叫做“賢二”的機器人,“賢二”身高60釐米,能與人進行簡單對話,可愛至極。圍繞著“賢二”,龍泉寺僧人還製作了相關3D動畫片,好評如潮。

他們是清北的碩士,但是卻棄百萬年薪,到該寺出家,讓人惋惜

僧人與“賢二”

高級知識分子出家,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四川的雲海寺,碩士學歷者也有30餘人,且大部分為名校畢業生。在我國,中國佛學院、閩南佛學院、福建佛學院等佛學院校都開展研究生教育,有人感嘆,如今想出家都沒有資格,這話一半玩笑一半現實。

以龍泉寺為例。該寺不會因為你是清北博士就會接納你,進入該寺,學歷只是基礎關,它還有著苛刻的篩選程序。想要成為龍泉寺僧人,先要做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義工,這個階段為考察期。順便提一下,龍泉寺的義工達到三百人,考核“轉正”需要耐心。

之後,寺裡會根據個人能力分配工作,品德和心性優秀者成為“準淨人”。繼續鍛鍊,合格者成為“淨人”。再繼續鍛鍊,合格者成為“沙彌”。堅持不懈的鍛鍊,待因緣合適之時,成為“比丘”,此時,才算在龍泉寺出了家。

他們是清北的碩士,但是卻棄百萬年薪,到該寺出家,讓人惋惜

龍泉寺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樣的流程接近苛刻,勝過高考。但對於清華北大中科院等碩士生來說,他們有的是耐心和毅力,不然對不起他們碩士身份。所以,三百義工中,幾乎全部是985名校生,普通人要想在這裡出家,空耗精力。

龍泉寺,神一般的存在。雖然我們看不懂僧人們的做法,但我們都能明白,他們內心肯定是愉悅的。在沒有爾虞我詐的地方,做著順從本心的事情,又怎能不快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