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者常犯的六個錯誤

人際關係總會不斷地變化,但始終都會發揮作用。你的人際關係有可能會受到微妙的或間接的“潛在期望”的影響。如果沒有明確說明自己的預期,那麼對方就有可能會作出帶來問題的假設。人,不可能永遠做一個“好好先生”,工作和生活中,難免需要自己以批評者的角色與人交流。所以,需要準確地認識自己批評他人的方式,並且注意那些你想要批評卻未能批評的情況。

在不合適的時間或者在不合適的地方出現批評,會給對方帶來很大的壓力,同時也會傷害雙方的感情,甚至有可能帶來其它的隱患。

批評者常犯的六個錯誤

布萊特公司創始人和總裁黛布·布萊特,在《真話不必傷人》一書中,幫我們整理了關於批評者常犯的一些錯誤,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出和接受批評。限於篇幅,我們在此先分享書中所列舉的“提出批評的人常常會犯的六種錯誤”:

一、迅速反應

這類批評者通常屬於“心直口快”型,一看到問題就忍不住開口,他以為如果不在此時指出,事情將會危在旦夕,根本不考慮其它的後果。這樣的草率盲目,很有可能會破壞彼此間的關係。還有一些拖拖拉拉的批評者,或許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他們不能在合適的時間內提供反饋,讓被批評者不明就裡,開始時或許會感到滿意,但聽到對方在最終才提出意見時,被批評者無疑會感覺非常沮喪和懊惱。

批評者常犯的六個錯誤

二、非常自我

這些批評者通常是從自己的角度而不是被批評者的角度來提出批評,就是說完全是在錯誤的時機提出批評的。他們還可能會採用老套的“積極——消極——積極”的模式,而不是根據被批評者的具體情況來尋找最恰當的模式。他們一開始會說一些積極的方面,甚至有些是認可之語,接下來來幾段負面的評價,到最後又用一些積極的話語來結尾。這種“夾心餅乾”的批評方式通常事與願違,因為被批評者難以接受負面的信息或者對這樣的批評並不重視。

三、對人不對事

這些批評者的批評往往針對個人,有失公正。被批評者接收到的通常只在指責,感覺自己得不到支持,覺得對方是對人不對事的。這種類型的批評者往往會採用“你如何如何”的句式,而不是比較中立的第三人稱語句。

批評者常犯的六個錯誤

四、不明就裡

這些批評者自己沒有認清事實的真相,所以就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不能夠指出明確的方向。他們彬彬有禮說些客套之語,讓人完全找不到任何具體的解決方案。

五、自說自話

這些批評者完全不考慮被批評者的感受。他們往往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缺乏同理心,他們應該等到更合適的時刻再提出批評。

批評者常犯的六個錯誤

六、誇大事實

這些批評者不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提出批評。凡事都有輕重緩急,並不是每件事都那麼同等緊急,但這些批評者把所有的事都一視同仁,沒有主次之分。最終,員工反而會忽略這些“災難預言者”的批評,批評者也就失去了可信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