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再下一城!在德国胜诉将禁售iPhone

继中国之后,高通在德国再下一城。

- 1 -

高通在德国再告捷

12月20日,高通宣布,德国慕尼黑地区法院认定苹果侵犯高通与降低智能手机功耗有关的知识产权,并授予了高通所请求的永久禁令,要求苹果公司停止在德国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销售侵权的iPhone。

该判决覆盖iPhone所有具备侵权功能的型号,并适用于苹果公司在欧盟的实体和美国苹果公司。

高通还进一步指出,己方将在几天之内准备好相关担保资金,只要提供完毕,该判决将可以立即执行。而苹果提出的暂缓禁令请求也被驳回。除了禁售令之外,法院还判决苹果公司需承担经济赔偿,具体金额稍后裁定。

消息一出,苹果当天股价下跌2.52%报156.83美元,至10个月低点,延续了10月3日收报232.07美元以来的熊市跌势。

对于相关裁决,苹果表示失望并计划上诉,并指“高通公司在法庭和日常业务中的权谋正在损害创新,伤害消费者利益。高通公司坚持基于他们没有做过的工作收取过高的费用。”

苹果还表示,在上诉过程中,iPhone7和iPhone8将暂停在德国的15家AppleStore零售店提供;而所有iPhone型号仍可通过德国4300 个地点的运营商和经销商提供给消费者。

高通方面,其执行副总裁、总法律顾问唐·罗森博格表示:“仅在过去两周内,两个法域的两家受尊敬的法院确认了高通专利的价值,并认定苹果公司侵权,判决禁止iPhone在德国和中国这两个重要的市场销售。”

- 2 -

苹果早在中国失利


值得注意的是,10天前,高通已在中国小胜一场。

12月10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了高通针对苹果公司四家中国子公司提出的两个诉中临时禁令,要求他们立即停止针对高通两项专利的、包括在中国进口、销售和许诺销售未经授权的产品的侵权行为。

相关产品包括iPhone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

12月13日,苹果方涉事的三家子公司拒绝签收法院裁定书,导致裁定书退回,高通向中国法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禁售)申请。次日,苹果一面表示尊重裁定、申请复议,一面在其旗下销售渠道继续销售涉事产品。

截至12月21日发稿,易简财经发现苹果iPhone 8、iPhone 7依然可在其中国官网购买,购买页面依然显示“有现货”,配送免费。


高通再下一城!在德国胜诉将禁售iPhone


而对此,高通公司的诉讼代理人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律师蒋洪义表示,苹果拒不执行中国禁令,已涉嫌违法,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其已对苹果这种违法销售行为取证,并提交给福州中院申请强制执行。

而针对苹果此前宣布的软件升级以规避禁令的行为,他进一步指出福州中院颁发的禁令是针对机型而非系统,是针对已经生产出来的和库存中待销售的产品,而苹果发布软件升级却是面向中国消费者已经购买的iPhone产品,因此所谓通过软件升级可以规避禁令纯属误导。

依照中国法律规定,苹果有权向法院申请复议,但复议期间不得停止执行禁令。苹果单方面声明其规避禁令,实际上仍属于拒绝执行禁令的违法行为。

而与上文中德国的相关诉讼程序相似,高通目前已向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提供3亿元的担保。该担保属于财产保全措施,

在德国判决中,该担保是为预防该判决在上诉后被推翻或改判的情况下,以对苹果公司导致的潜在损失相当的、需高通方提供的担保,此举有助令诉讼双方权益对等。

- 3 -

以战争换筹码


中国与德国并非这两个巨头唯二的战场。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双方的专利战火已经遍及全球6个国家、16个司法管辖区,诉讼数量高达50余起,且绝大多数都还处于审理之中。

以中国为例,高通已经在中国对苹果提出24项专利侵权诉讼,受理法院遍及北京、广州、南京、青岛等地。各个案件审理的进展有一些差异,福州法院因为诉讼程序进行得比较快,因此最先公布裁定书。

战火纷飞里,这两个曾在移动时代紧密合作的芯片巨头、手机巨头生出龃龉的原因,正是利益不均。

尽管高通自诩为一家芯片制造公司,其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芯片销售收入,但在利润上其三分之二来自的是他的专利业务。

高额利润与高通的反向授权、整机定价模式有关。整机定价,简单来说即是专利费用是以整机售价抽成来提取。在这种价格模型下,哪怕厂商只是因为升级外观设计而提高其售价(和芯片的使用无关),也要向高通多交许可费。这种专利授权模式虽然被外界诟病,但在过去的确让高通在芯片领域独占鳌头,授权业务的毛利率一度达到61%。

而具体到与苹果的诉讼里,苹果希望能够在不签署专利许可协议的情况下购买芯片,即不再按机分成。然而作为高通的高毛利盈利模式,高通显然不会轻易放弃。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仅仅是苹果和三星这两家公司就曾为高通贡献了约40%的营收。而苹果对高通的影响似乎远比业务本身要大。

从2017财年二季度开始,高通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2017年高通二季度总营收同比下降10%至50.2亿美元,归属于高通的净利同比下降36%至7.5亿美元。

在最新的一个季度,这一影响依然在加大。截至2018年9月30日,高通第四财季营收同比下滑2%至58亿美元,净亏损为4.93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68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尚未与苹果达成和解,高通预计2019财年第一财季营收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高通其实陷入了两难局面:一方面高通害怕苹果的专利胜诉在全球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破坏其盈利模式,一方面苹果是其重大客户不能轻易彻底抛弃,这也就意味着高通必须无比谨慎地考虑每一步进退。

中信证券此前的研报指出,这场全球专利战大概率将以和解收场,双方都是彼此重要的战略合作对象,目前的紧张局面都是在商言商。诉讼是苹果降低成本的手段,但当前高通的5G技术相对成熟,苹果完全摆脱高通的概率不大。而对高通而言,苹果的抵制将导致公司失去部分基带芯片收入和授权收入,同时也可能引发其他厂商跟进。因此,双方明年有可能进行和解,采用较低费率授权,来延续更大范围的合作。

换言之,在双方的全球专利战里,谁胜得越多,日后在谈判桌上谁就拥有更多的筹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