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熊市甩賣資產,中小投資者紛紛抱怨坑爹?

熊市賣資產,這不是坑爹嗎……

- 1 -

賣掉半壁江山

李東生就要得償所願。

12月8日,TCL集團拋出了包含數十份公告的重組方案。公告裡,TCL集團擬合計把智能終端以及相關配套業務的9家公司股權以47.6億元向TCL控股出售。重組後,半導體顯示將成為TCL集團核心業務,對標京東方、深天馬等同行業企業,家電板塊再無TCL。

公告顯示,本次出售資產包括TCL 實業、TCL 產業園 、惠州家電、合肥家電 、客音商務、酷友科技 、格創東智以及通過全資子公司 TCL 金控間接持有的簡單匯。而這輪大動干戈的出售資產背後,TCL集團幾乎賣掉了自己的“半壁江山”。

2017年上市公司經審計合併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為 1117.27億元,而重組後同一時期這個數字即“瘦身”到505.1億元,佔超過50%。

重組方案一出,股吧裡當即反響激烈,譴責挖空上市公司、質疑李東生自我輸送利益的罵聲不絕於耳。


TCL熊市甩賣資產,中小投資者紛紛抱怨坑爹?


TCL熊市甩賣資產,中小投資者紛紛抱怨坑爹?



本次買下這些資產的TCL控股,成立於2018年9月17日,註冊資本1億元,尚未開始實際經營活動。而TCL控股的董事長正是李東生;總經理為杜鵑,系TCL集團執行董事、首席運營官;監事長為黃偉,任TCL集團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因而,從成立時點以及高管構成上看,有媒體推測,TCL控股明顯是為承接這些資產而設立的。

耐人尋味的是,在TCL集團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上述事項時,董事賀錦雷在20個議案中均投了棄權票,棄權理由為:其在董事會召開兩天前才收到重組方案,且本次重組方案複雜,給予分析該重組方案時間較短,難以形成準確意見,因此選擇棄權。

- 2 -

“賤賣”資產?


除了賣盤方輸送利益嫌疑,本次資產出售價格過低也讓股民怨聲載道。而資產價格與市場預期相差最大的,是TCL實業和TCL產業園。


TCL熊市甩賣資產,中小投資者紛紛抱怨坑爹?


具體標的資產及估值情況


TCL實業旗下主要子公司包括TCL電子(電視機)、TCL通訊(手機)和通力電子(智能音箱等其他視聽產品)。其中,TCL電子今年上半年營收171.5億元,淨利潤4.7億元;通力電子上半年營收23.4億元,淨利7000萬元;TCL通訊今年上半年營收50.8億元,虧損2.8億元;而合起來之後TCL實業評估值竟然是負值。

雪球網友水自雲下更是開始細數3家子公司市值:

港股上TCL電子的市值是70.5億元港幣,相當於62億元人民幣,給的是偏低的估值。即使這樣,TCL實業持有52.46%的股份,相當於32.5億的市值。

另外,TCL通訊去年10月以4.9億出售49%股權,這說明市場估值至少在10個億左右。考慮到今年3季度通訊業務扭虧為盈,這個估值只低不高。TCL實業持有51%的股份,相當於5.1億的市值。

至於通力電子,港股市值是16.2億元港幣,相當於14.2億元人民幣。TCL實業持有48.73%的股份,相當於6.9億的市值。

以上三者相加,市值總和已經達到44.5億元。這些是TCL實業的重要子公司,其他子公司即使是負面影響,影響也有限,那麼最後為什麼評估下來淨資產是負的,而且評估值也是負的呢?

儘管公告中指出TCL控股在受讓終端業務的同時,也相應承接了超過150億元的有息負債。然而,該網友繼續指出150億元的有息負債本來並不是屬於TCL實業的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不分開來評估呢?

而TCL產業園方面,它及其重要子公司主要資產為土地。而TCL產業園是建立在母公司口徑財務數據上的,而非建在合併口徑財務數據上的,這將導致資產數據呈現很大差別。

而由於負債基本確定,但資產不確定,其價值如果按照歷史取得成本來確定的話,將大大低於當前的市場價值。

除了上述原因外,TCL集團此次選擇在熊市出售資產更是讓資產價格再打折扣,接手方李東生的TCL控股固然拿得了一個優惠價格,但對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此舉無疑大大降低了TCL集團的應得利益,也降低了手上持股的價值。

- 3 -

面板下行


而讓投資者們寒心的事還不止一件。在剝離終端產品後,目前的TCL集團已經成為以面板半導體為主業的平臺。然而華星光電在度過創立初期的紅利期後,近期形勢不容樂觀。

2009年華星光電,投資總額已達到數百億元,前幾年全球面板行情好的時候,華星光電成為了TCL的印鈔機,是營利的主力。但在今年三季報中,華星光電前三季度銷售收入下滑6.8%到190.5億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大跌近三成到61億元。

不光是華星光電,國內顯示面板行業均不好過。面板企業龍頭京東方2018年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4.0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1.42%;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33.79億,同比下滑幅度為47.82%,扣非後淨利潤同比降幅更是超過80%。

另一家面板企業深天馬2018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2.75億元,同比下跌11.14%。專注於OLED面板的維信諾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1.5億元,同比下跌149.65%。

業內人士指出,相關公司業績下滑與行業走勢密切相關,近一年多以來,由於市場整體供過於求,面板行業處於“熊市”階段。

而上述行業困境或將持續。第三方機構IHS Marki近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全球平板顯示器(FPD)面積需求在2018年增長達到7.3%的頂峰之後,預計在2019年增長將為6.4%,達到2.28億平方米。其進一步預計,這是同比增長率四年來首次放緩。

IHS Markit總監Ricky Park表示,“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加劇,由此帶來了不確定性,可能對面板需求構成威脅。中國面板工廠的鉅額投資預計明年還將繼續,這會造成供過於求。”

IHS Markit指出,華星光電設於中國深圳的世界第二大10.5代工廠將於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大規模生產FPD,預計將對供應過剩的態勢產生影響。HKC將於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在其第8.6代新工廠大規模生產面板,也會對產能增加做出貢獻。因此,預計2019年薄膜晶體管面板產能將比2018年增加11%,供過於求的程度將超過2018年。

面板行業具有周期性,一旦面板行業週期下行趨勢延續,TCL集團失去龐大的家電業務作為調節器,TCL集團抵禦風險的能力將遠不如前。

- 4 -

時點太糟糕


有業內人士指出,其實這些資產並非不可賣,只是這次TCL賣出的時點太糟糕。熊市的資產價格一般是牛市資產價格的二到四折,若這些資產加起來能賣出兩三百億,那對投資者來說也不是不可接受,然而現在以40多億賣出,其中TCL實業還是負7億,這就“明顯虧大了”。

熊市賣出半壁江山,TCL集團還押注下行的面板行業,這個曾經的家電巨頭換道面板行業後還能再現昔日雄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