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遭鉅額損失,成2018年最後一隻黑天鵝?

關注股市的朋友們可能都聽說了,27日下午,中國石化爆出重大負面消息,鉅額交易虧損導致子公司兩高管停職。

這個消息導致中國石化股價閃崩,跌幅接近7%。截止28日收盤,中國石化股價為5.05元,較前一日閃崩前的價格5.69元,這次事件在一天半內造成中石化市值蒸發了774億。一天多就跌去了差不多一箇中興通訊的市值,滴血了,我的中石化……

中石化遭鉅額損失,成2018年最後一隻黑天鵝?

對於中國石化這樣的巨無霸企業,子公司10億左右的虧損都算不上事,能讓市值頃刻間跌掉700多億的“鉅額交易虧損”,保守估計至少也是在百億人民幣級別。什麼交易能一下子虧那麼多?網上猜測很多,辣媽從專業角度來做個揭秘。

這家遭遇鉅額虧損的子公司叫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聯合石化),被停職的是總經理陳波和D委書記詹麒。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陳波已經在聯合石化工作了25年,是不擇不扣的石油行業老兵了。

行業資深人士,怎麼會導致驚天大虧呢?媒體報道多半很神秘,辣媽掰開來講一下,大家就知道了。聯合石化做的是經典的“零成本衣領期權”(zero cost collar option)。這種操作有兩種套路:

  • 賣出看漲期權,買入看跌期權;
  • 買入看漲期權,賣出看跌期權。


看起來有點繞,但是大家把這兩句話的動詞抓取一下,每一句都有一個“賣出”和一個“買入”。所以,衣領期權的第一個特點,是一套相反方向的交易,賣出一個東西的同時,買入另一個東西。

因此,在衣領期權交易成立的時候,企業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的,這就是所謂的zero cost,這也是為什麼這種套路可以在國企開展(參與決策的部分人肯定是不懂的,反正不花錢,就同意唄)。

有些人說,便宜沒好貨。同理,免費,有時候意味著“陷阱”。衣領期權這種組合,一般來說要和實際的貨物貿易匹配的,因為:

套路一“賣出看漲期權,買入看跌期權”,會讓交易者在市場上漲時損失上漲的所有收益,但在市場下跌時依然能以鎖定的價格賣出貨物,從而避免虧損。

套路二“買入看漲期權,賣出看跌期權”,可以讓交易者在市場上漲時大賺特賺,在市場下跌時大虧特虧。

這裡可能需要插播一點背景知識,如果看不懂可以直接看結論:用石油舉例,看漲期權,就是預計未來石油會漲價,買入一個在未來某個時點(或者時期內)以某個價格買入石油的權利;看跌期權就是預計未來石油會跌價,買入一個在未來某個時點(或者時期內)以某個價格賣出石油的權利。

所以,兩個套路分別適合什麼情況呢?

套路一適合手中持有大量石油現貨的企業,持有石油的成本已經確定,也不想要油價大幅上漲的收益,做這樣的交易可以零成本避免油價下跌導致庫存損失。

套路二適合未來需要採購大量石油的企業,如果未來油價下跌,賣出看跌期權是會大虧特虧,但是在市場上買入石油的價格也降低了,和現在買入沒有什麼區別,做了一個對沖,但是如果油價大幅上漲,那麼就提前鎖定了進貨成本。

但是聯合石化做了什麼事情?他們手中持有大量的石油,所以理論上來說應該採取套路一,可以獲得非常穩健的經營收益。但是,聯合石化顯然被套路二套路了

媒體報道,除了期權交易本身導致的虧損,未來一個季度中石化還面臨150億的庫存減值虧損。由此可見,這幫人判斷油價會大幅上漲,除了手中持有的大量石油要搏個漲幅,還要在期權交易方面,藉由套路二的零成本結構,放大油價上漲的收益

歷史卻沒有遂陳波的心願。聯合石化“買入看漲期權,賣出看跌期權”後,歐美原油期貨價格自10月初抵達年內高點之後便出現斷崖式下跌,並創造出了多個歷史級的單日暴跌,從10月3日的近四年最高點計算,WTI原油期貨已高位下挫約40%。幾乎是兩個月走完了兩年的路。

中石化遭鉅額損失,成2018年最後一隻黑天鵝?

所以,一方面,聯合石化買入的看漲期權一文不值,但是賣出的看跌期權卻給了交易對手以約定價格把石油賣給聯合石化的權利。假設看跌期權鎖定的行權價格是60美元一桶石油,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聯合石化每桶油的期權需要虧損15美元之多。

網傳聯合石化的交易數量在3000萬-7000萬桶,以60美元的保守執行價估算,虧損金額在4.5億美元-10.5億美元之間,如果執行價是70美元,那麼虧算金額會放大到7.5億美元-17.5億美元。細思極恐!

收割聯合石化的,正是14年收割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陳久霖的高盛。和陳波不同的是,14年前,陳久霖預計油價要跌,做的是套路一,區別是陳久霖當時手中並沒有原油現貨,並且隨著油價暴漲繼續做空原油,賭油價突然暴跌賺回之前的損失。天不遂人願,最後兩個交易都爆倉了,導致了5.54億美元的鉅虧,陳久霖入獄服刑4年零3個月。

做金融這一行,出入高級寫字樓,穿得人模狗樣,很多男士還會裝袖釘,在襯衫的袖口繡上自己的名字,總之怎麼“裝”都不過。但是這一行顯然是充滿著巨大的風險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對風險沒有足夠認識,或者過分自信的人來說。

尤其是期權這種“有趣”的交易,確實有能讓人瞬間賠得連褲衩都不剩的潛力。前段時間,著名的期貨交易員James Cordier就遭遇了滅頂之災,其客戶的資金在天然氣期貨交易中慘遭爆倉,損失了幾乎所有本金。James Cordier事後在Youtube上發佈了一條視頻,解釋虧損的原因。在視頻中,可以明顯感覺出爆倉事件重創了他的內心,他幾乎在鏡頭前精神崩潰。諷刺的是,James Cordier曾經在2004年寫過一本教人交易期權的書……

中石化遭鉅額損失,成2018年最後一隻黑天鵝?

而中石化、陳波這一次,顯然也是耍蛇的人,被蛇咬了!

根據中國石化2018年三季報數據,存貨達到了2014年以來的最高值,金額超過2100億元,距離2014年的2300億存貨只有一步之遙。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暴跌,粗略計算,這2000億的存貨,光價格就跌掉了300億。體現在2018年的年報上,就是300億的存貨跌價準備。據公司2018年三季報披露,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758億。而四季度的原油交易損失和存貨跌價損失,可能就要吃掉公司前三季度一半以上的盈利。而另一桶油-中國石油的庫存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嗚呼哀哉,經營石油、黃金等既有投資屬性,又有實用性的大宗商品,最忌諱的就是裸多或者裸空,把單邊敞口放得太大。這樣血淋淋的教訓,值得我們每一個人來深思。

2018年,不管是美股,還是港股,A股,表現都是非常“慘淡”的。在全球17個主要股指中,僅有聖保羅IBOVESPA指數、孟買SENSEX30指數2018年增幅為正,離我們最近的深證成指跌幅34.42%、創業板指跌幅28.65%、上證綜指跌幅24.59%,分別排名倒數前三名。

可是沒想到的是,在如此慘淡的年景,在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竟然是以中石化這樣一隻黑天鵝為結尾。

中石化遭鉅額損失,成2018年最後一隻黑天鵝?

對於辣媽這樣一位女性、多年從事金融專業工作的童鞋來說,2018年幾乎全年都在旁觀、深思。也許一開始被吐槽過於謹慎,讓大家賣股票,不要買房子,現金為王。但是到了年底盤點,辣媽有時候真慶幸自己是如此地風險厭惡。

上一次,2008年的時候,辣媽身在其中。這一年,辣媽沒有任何港股和美股的長期倉位,在10月份之後略略有了A股的倉位。而且,由於對美股從2017年年末開始看空,今年時不時做些階段性的看空交易,12月初在美股意外收穫了一週20%的收益。雖然後來同樣因為風險厭惡,放空倉見好就收,及時止盈,錯過了12月末美聯儲加息和美國政府停擺的暴跌行情,但是我心足矣。

2019年,對辣媽來說是充滿著希望的。經歷過2018年如此巨大的跌幅,辣媽覺得未來可期。因為我們投資,不僅賺企業發展收入增長的錢,我們也賺其他人在恐慌時刻低價甩賣撿便宜的錢。所以,哪怕經濟增長有限,我們也未必沒有機會。

介紹自己的收益,並沒有任何沾沾自喜的感覺,尤其大家這一年的投資成績可能都不太好,辣媽只是覺得,做好風險控制,把風險放在首位,反而會發現市場上隨處而在的機會。

上一篇文章中,不少朋友已經開始在留言中比慘了。不知道看到這則新聞後,比慘的朋友們會不會有種阿Q式的自我安慰,雖然虧了錢,好歹還沒丟工作,不是嗎?

祝大家元旦快樂,感謝相伴又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