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哥說書院系列之十三——近光書院

上期臉哥給大家介紹的書院是燕平書院,燕平書院是乾隆年間知州苪泰元,在昌平諫議書院的基礎上重新修改而建成的新書院,由於昌平曾被成為燕平縣,所以書院命名為燕平,後來隨著時間推移,最後被改造為昌平檢察院。

臉哥說書院系列之十三——近光書院

01

一天一度的上課時間又到了,今天臉哥帶大家去的是古時的平谷,沒錯,今天的主角就藏身於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平谷縣城中。現在臉哥就帶大家去探究書院的秘密。

02

在說今天的主角之前,我們首先要先說一說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正值道光年間,已值清朝後期,社會已些許有動盪,不過在文化方面,清政府對於書院的政策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官辦的書院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對於清代時這種重視教育的態度,臉哥不得不誇讚一下,只有科教才是興國最好的方式。

臉哥說書院系列之十三——近光書院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也都猜到了,今天臉哥給大家介紹的書院也是屬於清朝時官辦書院的一所,叫做“近光書院”,書院的建造者是當時擔任平谷縣令的曹擢新,那麼這位曹縣令是如何建造近光書院的呢?容臉哥給大家慢慢道來。

03

關於曹擢新,歷史上沒有太多的記載,不過有傳曹擢新是雲南人,曾在雲南老家擔任官職,也曾到平谷縣擔任過平谷縣令,所以臉哥推斷這位曹縣令還是很有才的,畢竟當時清朝的都城就在北京,而曹擢新本遠在雲南但卻被調到京都當縣令,可見一定是位有志向有能力有品德的“三好少年”。

臉哥說書院系列之十三——近光書院

話說這位“三好少年”接到告令之後,趕緊從雲南趕到平谷,一路雖然疲憊,卻也見得了不少風景,有繁榮和平的縣城,也有貧困混亂的兵家要地,“三好少年”暗自尋思:“如今社會動盪,但教學傳書之事卻是不可不為,現在朝廷把我調到京都,我定要大力發展書院文化,只有教育提高了,我們才能強盛”。

04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曹擢新到達了平谷縣,繁雜瑣事安排完畢之後,曹縣令馬上就著手研究的書院的事情。

在經過調查之後,曹縣令發現緊鄰的順義,密雲都有書院,但唯獨平谷沒有,便眉頭一皺:“我來到此地之前,便決定要發展文化教育,如今且不論教育程度如何,周邊區縣都有書院了,而平谷卻連書院都沒有,這怎麼行?”,於是一紙批文交上去,申請在平谷建造書院。

臉哥說書院系列之十三——近光書院

當時正好興建書院之風,所以幾乎沒費什麼力氣,曹縣令的申請就通過了,還另外得到了一筆建造書院的資金。就這樣,平谷也有了自己的官辦書院,書院名字由曹擢新所起,稱為“近光”,在建好之後,傳授官學八股,日益紅火。

05

關於近光書院的其他資料,歷史沒有過多記載,至於沒落的原因,也不得而知,“有名而來,無名而去”,曾經熱鬧的書院如今卻消失的無影無蹤,不得不說是書院文化的一大遺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