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秋分時節,一陣秋風,

點點滴滴,盡是愁緒。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涼風侵襲的秋天季節,讓一個豪情滿懷的詞人心生愁緒,就如林黛玉在怡紅院賈寶玉壽誕上掣得的芙蓉花籤的題詞“風露清愁”那樣,易逝之物,總是能勾起人的傷感之情。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雲:“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秋分三候

雷始收聲丨秋分之日"雷始收聲",雷二月陽中發聲,陽光開始明媚。八月陰中入地收聲。陽光隨之衰微。前半秋,秋雲逶迤,秋霞爛漫;後半秋,陰風四起,秋雨纏綿,秋蟲殘鳴。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蟄蟲坯戶丨後五日,"蟄蟲坯戶"。"忽忽遠枝空,寒蟲欲坯戶。""坯"在這裡是"培"的意思,蟲類受到寒氣驅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別殘秋,準備冬眠。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水始涸丨再五日,"水始涸",涸是幹竭,水氣的影響,春夏水長,到秋冬乾涸。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據考證,我國很早就以“秋分”作為耕種的標誌了。漢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寫到:“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後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穫的大好時節。農民朋友們要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還要適時早播冬作物,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


秋分風物

中秋之後,最是一年菊黃蟹肥時,秋水漣漣處,丹桂飄香時,美食相佐,妙不可言。

嗜蟹如命的李漁,寫道螃蟹“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所有食物可以他人代勞,唯螃蟹需自己動手才有味。相比而言,蘇東坡一句"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則讓美食平添了幾分詩意。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遙想紅樓蟹宴,史湘雲做東、薛寶釵家埋單,請賈府上下、老幼女眷,在大觀園中吃蟹、賞桂。大家在席間飲酒、談笑、賦詩,真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俱全。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秋分養生

春分與秋分都是晝夜平分,一個“分”字體現出這個節氣的最大特點——陰陽平衡。這個時節,人要與自然相應,注意身體陰陽的平衡,“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孫思邈在《攝養論》中說,"是月心臟氣微,肺金用事,宜減苦增辛,助筋補血,以養心肝脾胃,勿犯邪風,令人生瘡,以作疫痢。"此時,可多食石榴、白蘿蔔、芝麻、銀耳、蜂蜜等物,以潤燥增辛。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隨著陽光減少,人們悲愁情緒上升,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說。此時宜“登高望景”,秋海棠花開,秋煙升起,都是好景,與友人踏秋、閒談,都是抒發胸懷、解除愁苦之法。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秋分·獨釣江邊


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隻是君。

——賈島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謝逸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常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辛棄疾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復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陸游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紫靜儀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