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東方芭蕾“花鼓燈”


說起花鼓燈,受電視、電影題材的影響,人們首先會對鳳陽的花鼓燈比較瞭解。而我國的花鼓燈多分佈在安徽省的蚌埠市、鳳臺縣和潁上縣,三地花鼓燈形式和表演藝術各不相同,從而產生了眾多流派。考察組此次要探尋的是蚌阜市的花鼓燈。

本次,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安徽省蚌埠市,在這裡,考察組欣賞一年一度的花鼓燈文化節,探尋了被譽為“東方芭蕾”的蚌埠馮氏花鼓燈,聽花鼓燈傳人講述背後的故事,並對花鼓燈這顆淮河鄉土上的“東方之冠”明珠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東方芭蕾“花鼓燈”


01欣賞花鼓燈文化節

“今天我們要探尋蚌埠花鼓燈,花鼓燈的語彙之多、難度之高,舞蹈、鑼鼓和歌唱在演出中的配合之複雜協調,在世界民族民間舞蹈中都是罕見的。原為乞討表演的花鼓後演化為花鼓燈舞蹈,並傳承了幾百年後依然經久不息,真可謂是中國舞蹈藝術中的一隻‘奇葩’……”車子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還未到蚌埠市區,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就高興地向大家作著介紹。

車子開到塗山腳下,考察組便被熱鬧的花鼓燈表演吸引住了,一場名為迎接塗山廟會舉辦的花鼓燈文化節在這裡精彩上演。廣場上,眾多的花鼓燈表演班子在此表演各式各樣的花鼓燈舞蹈,廣場上聚滿了前來觀看的市民。

蚌埠市禹會區秦集鎮花村黃莊鑼鼓班子、禹會區許莊村鑼鼓班、馮氏花鼓等表演藝術團等六家藝術團同臺競技,真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演出中,“大花場”是集體表演的情緒舞。有七人、九人、十一人等,第一人為“傘把子”,其餘“鼓架子”、“臘花”各佔一半。表演中,“武傘把子”舞罷,奔至上場門,高喝一聲“唉”,引出群舞演員。“臘花”多人各自站在“鼓架子”肩上,手中翻動著扇花、手絹花,或做各種造型姿態,在狂歡般的鑼鼓聲中魚貫而出。

而表演的“傘把子”一把岔傘指揮全局,“鼓架子”和“臘花”聯接轉換各種圖形,表演熱烈、奔放的集體舞蹈,並穿插各人擅長的身段和筋斗,扭、跳、翻、跌等一系列高難度技巧。

演到激烈處,眾“鼓架子”伴著鑼鼓點節奏,常常吹起高亢悅耳的口哨。傳統的“大花場”隊形,先跳“走四門”,再跳其它圖形,有“五朵梅”、“蛇脫殼”、“兩堵牆”等20餘種。“大花場”舞罷,全體演員在“傘把子”帶下跳出場。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東方芭蕾“花鼓燈”


“小花場”是“鼓架子”和“臘花”的雙人或三人即興表演的情節舞,這是花鼓燈舞蹈的核心部分。主要表現男女相互愛悅、嬉戲逗趣的情景。其中,有“二女爭夫”的情節,有戲劇矛盾,表演起來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俗話說,大鼓一響,腳板子發癢。特別是馮家班出場的時候更是掌聲雷動,即興表演,歡快激昂,真是太精彩了。”慕名而來觀看花鼓燈表演的合肥市民王永山先生是第一次來到蚌埠,欣賞完花鼓燈表演後對馮家班的馮派花鼓燈表演讚不絕口。考察組也決定對馮氏花鼓燈一探究竟。

02探尋馮氏花鼓燈

幾經輾轉,車子開到了蚌埠市的禹會區秦集鎮西南三公里處的馮嘴子村,這裡自然環境優美,“天河抱村落,碧水繞家門。”然而,馮嘴子最吸引人們的倒不是優美的自然環境,而是首屈一指的“花鼓燈”藝術。

車子開過天河,隔水相望的便是馮嘴子村,水天一色的景象讓考察組隊員們陶醉,水中不時還有天鵝在翩翩飛舞,河畔上的一座馮國佩石雕像倒映在水中。

進入村口,一座紅色木質牌坊便映入眼簾,上書“中國花鼓燈第一村”,牌坊矗立在村口,猶如一個大將軍鎮守在馮嘴子村一樣,威武雄壯,永遠保護著馮氏花鼓燈一般。

再往裡走,兩個石碑便矗立在路邊,一塊刻有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馮嘴子花鼓燈生態保護村字樣,一塊是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和中國舞蹈家協會命名的“中國花鼓燈第一村”。兩座石碑並排而立,共同迎接著來自祖國各地的花鼓燈藝術家和愛好者前來觀賞馮氏花鼓燈。

“花鼓燈是一種比較完整系統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有歌有舞有戲劇,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最豐富的藝術語言。”一進村,蚌埠馮氏花鼓燈藝術團團長馮開苗先生便接待了考察組成員,並介紹起馮氏花鼓燈的文化與歷史淵源。

馮開苗介紹說,花鼓燈的舞蹈動作剛健樸實、歡快熱烈、動作灑脫,表演風格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它的音樂源自民歌,題材廣泛,節奏多變,或高昂激越或婉轉纖柔,是漢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間舞蹈之一。”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東方芭蕾“花鼓燈”


說著花鼓燈的歷史,考察組走到馮國佩先生的塑像前。只見馮國佩先生塑像手拿花扇身體向前傾斜,表演著花鼓燈的經典動作。馮開苗團長介紹到,馮國佩藝名小金蓮,是著名花鼓燈藝術大師,花鼓燈馮派創始人一代宗師。

他自小熟練表演女角“蘭花”,並在在繼承前輩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大膽將“蘭花”的動作創新改造,使舞蹈動作灑脫嫵媚,表演細膩俏皮。

“他倡導由女演員演“蘭花”,甩掉了舊時代小腳女人走路的襯子,摸索出平足步、雙環步、篩子步、搓步等新步法,塑造出“新蘭花”秀美健康的新形象。”在馮開苗團長的帶領下,考察組來到石雕的背面,後面記錄著馮國佩先生的生平事蹟。

馮國佩曾將安徽花鼓燈跳進中南海懷仁堂,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被沿淮群眾譽為花鼓燈民間藝術的“活化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瑪琳娜·葛貝伊女士曾稱讚他是“了不起的藝術大師”。

“真為馮國佩先生的敬業精神和對花鼓戲傳承感到震撼,不愧是一代大師,為整個安徽的花鼓燈開了一個新的面貌,讓我們值得敬佩。”聽著馮開苗團長的講解,張秉政教授不禁感嘆道。

在馮國佩先生的雕像旁邊,一座中國花鼓燈藝術傳習所拔地而起,按照當地的風貌建築的風格別緻多樣。整個花鼓燈廣場廣闊平坦,不時還會有村裡的孩子在廣場上玩耍嬉戲,追逐打鬧,一幅質樸的鄉村風貌呈現在考察組面前。

03傳習所裡話歷史

“傳習所平時都會有表演,也會在裡面彩排,裡面也陳列著馮氏花鼓燈的歷史淵源和榮譽獎勵等,可以進一步的瞭解到馮氏花鼓燈的魅力”。談話中,馮開苗團長的妻子飾演‘蘭花’的彭金群向考察組介紹整個村子的歷史與現狀。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東方芭蕾“花鼓燈”


馮嘴子村是我國花鼓燈藝術明燈中最為耀眼的一盞。在清朝末年,馮嘴子村的花鼓燈就紅遍了江淮大地,名重一時,不僅奠定了馮嘴子村在淮河流域花鼓燈藝術的軸心地位,同時,還使花鼓燈這一民間藝術達到了一個頂峰。據村民介紹,馮嘴子村莊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村中居民以馮姓居多。

“自清朝中期至今馮派花鼓燈已流傳八代。全村共有660戶人家,人口2900人,幾乎人人會表演花鼓燈。村中的‘花鼓燈藝術傳習所’裡,有馮嘴子村自然文化景觀,馮派花鼓燈歷史及保護成果。”說著,馮開苗團長帶領考察組走進傳習所,裡面陳列著國家領導人和名人要士前來馮嘴子村參觀欣賞馮氏花鼓燈的照片,還保留有馮國佩先生的動作要領的姿勢照片,看起來惟妙惟肖。

說起馮派花鼓燈與其他花鼓燈的不同之處,馮開苗說道,馮派花鼓燈是花鼓燈藝術大師馮國佩以幾十年玩花鼓燈的經驗,用所學所創創造出獨具一格的馮派花鼓燈,馮派花鼓燈為花鼓燈蘭花第一大派,與陳派和鄭派並稱花鼓燈蘭花三大流派。

“熱烈、奔放、敏捷、靈巧、優美、細膩,動作乾淨利索,瀟灑大方,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刻畫的人物形象俊俏嫵媚,脈脈情深,腳下溜、韻律強、身姿美、情感真、神態媚。”馮開苗團長介紹著馮派花鼓燈的特點,斜塔、閃身、閃腰、野雞溜等特色技巧也是別與其他花鼓燈的“必殺技”。

“在這個擁有700多戶人家的村子裡,上至90歲的老人,下至三五歲的孩童,人人都是玩花鼓燈的好手。平時都是在家裡以耕種勞作收穫開支,有活動和演出都會村民齊上陣,載歌載舞,只要鑼鼓敲起來,什麼煩惱都忘了。”馮開苗講解著村裡人對花鼓燈的傳承和熱愛。

不管是農閒還是節假日,村民們都會自發組織到一起,敲起震天的鑼鼓,扭起歡騰的舞步,用樸素熱烈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對家鄉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而馮開苗和妻子彭金群的女兒馮興媛已經是馮派花鼓燈演出場上“年輕”的演員,別看興媛年紀小,在她孩娃時就跟隨父母去青島演出。

彭金群二十幾歲嫁到馮嘴子村,在丈夫馮開苗的影響和帶動下開始學習花鼓燈表演,如今一家三口同臺活躍在大花場上。說到這,馮開苗和彭金群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從一個家庭中,我們看到了傳統藝術的血液在流淌,看到了舞蹈藝術在薪火相傳,經久不息。從一個村子中,我們看到了中國村莊的內涵與修養,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個集花鼓燈表演、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的馮嘴子村將展現在世人面前。”考察組成員王軍說。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東方芭蕾“花鼓燈”


走出馮嘴子村,考察組感慨萬千,“馮派花鼓戲作為漢民族民間舞蹈形式入選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中國的藝術瑰寶做出了自己的榜樣。淮河兩岸人民思想感情,在花鼓燈之中展示得淋漓盡致。它那種傳承的精神將會久久影響著淮河兩岸,甚至也會給安徽省的藝術文化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

車子已經使出了馮嘴子村,考察組已經踏上了新的路程,回望整個村莊,張秉政教授說著說著情緒激動起來,接著朗誦起手抄的一首燈歌:“民間歌舞花鼓燈,淮河兩岸把根扎。玩燈的總有千千萬,常是淮河兩岸人。”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