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還單身?對不起,單身真的很開心

你咋還單身?對不起,單身真的很開心

不知不覺,2018只剩一個多月了。

CBD寫字間裡的Lucy、Jack、Benjamin……一想到將回到那個稱呼他們為“二狗”、“華子”、“成龍”的溫暖(可怕)的家裡,接受七大姑八大姨親切的問候(催婚),就慌得不行:

你咋還沒找對象呢?隔壁李家老二孩子都滿月了……

眼光別那麼高,找個老實人嫁了過日子多好,整天那麼辛苦……

創什麼業,白天晚上不見人的,早點生孩子要緊,你媽還等著抱孫子呢……

你咋還單身?對不起,單身真的很開心

“上學的時候千方百計阻止我談戀愛、一畢業就開始催婚”,與家長們的熱心、急切甚至瘋狂相比,很多年輕人已經悄悄轉變了擇偶觀念。有的是“絕不將就即使晚來”,有的是“玩兒夠了再說”,還有的乾脆就選擇了“單身貴族”的生活。

究竟是“單身狗”還是“單身貴族”暫且不評論,不過單身生活並不僅僅是個人選擇的問題。

你咋還單身?對不起,單身真的很開心

一方面,經濟不斷髮展,有了充足的社會保障和福利體系,這是支撐單身生活的一個社會物質基礎;其次,單身經濟崛起, 雖然這有“雞生蛋蛋生雞”的疑問,但是當滿大街的便利店、各種單人主題的娛樂活動足以支撐你的個人生活,單身就成了一個很輕鬆的選擇。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女性地位的提升。今天,越來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成為職業女性。在財務獨立的同時,對男性的依賴減少,也擁有更多選擇自己想要生活的能力。

你咋還單身?對不起,單身真的很開心

另外,大規模的城市化平衡了多樣化的生活狀態。便利店、健身房、咖啡館、酒吧、住宅區到各種服務與聚集的部落,塑造了多種亞文化,憑藉著飛速的通訊手段,城市生活使外界人群可以便捷彙集、共享多樣化文化,同時保留著獨立的自我空間。

1950年,美國成年人中有400萬人選擇獨居,其中年輕人為50萬人。2012年,這兩個數字變成了3100萬和500萬。除了美國,其他國家也有同樣面臨獨居的社會現象。比如獨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瑞典、挪威、芬蘭及丹麥,“在那裡,幾乎40%到45%住戶都是獨居者。在日本,社交生活有史以來圍繞家庭組織進行,現在日本獨居住戶達30%”(對比美國獨居戶籍佔比28%)。在中國,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

你咋還單身?對不起,單身真的很開心

如果你細心,會發現這上面都是發達國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單身主義、單身經濟的崛起,是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旁證。

無論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還是“瀟灑走一回”,說到底,單身是一個個人選擇。

對於成年人來說,只要在社會規範內,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咋還單身?對不起,單身真的很開心

關鍵在於,你要有足夠的物質基礎來支撐。努力賺錢的同時,發揮出錢的妙用,通過財富增值手段來讓錢變得更有價值,時不時的給自己一些小驚喜、小確幸,就會過得更加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