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換太子”是後人杜撰還是確有其事

《狸貓換太子》這一出包公戲。把宋仁宗身世之謎渲染得充滿了奇情異彩。

“狸貓換太子”是後人杜撰還是確有其事

京劇狸貓換太子

宋仁宗趙禎,是宋真宗之子。乾興元年(1022年)即位。由太后劉娥垂簾聽政。明道二年(年1033)太后死。才開始親政。宋仁宗在位42年是兩朝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關於宋仁宗的身世,有一種至今流傳的說法,就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在這出包公戲《狸貓換太子》中,包拯巡行到地方的路上,在經過一處破窯時,被一位老婦人攔住,老婦人向包拯哭訴了自己鮮為人知的悲慘而又離奇的身世之後,經過仔細推敲,包公認定她就是當今聖上宋仁宗的親生母親李娘娘。於是他立刻回京查訪了當時還在世的老宮女,終於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位李娘娘當時只是宋仁宗的父親宋真宗後宮的一個小小的宮女,可是由於受真宗皇帝寵幸,被封為才人,進而升為婉儀,並懷上了“龍種”。那時候母憑子貴,李娘娘幻想生下兒子會在後宮擁有一席之地。在得知李娘娘生下兒子之後。當時的劉德妃,也就是後來的劉皇后異常妒忌。於是她便買通了接生婆,用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換去了剛剛出生的宋仁宗。等到宋真宗高興的下朝回來看自己的骨肉時,卻只看到一隻血淋淋的怪物。後果可想而知。宋真宗不分青紅皂白,立刻將李娘娘打入冷宮。後來劉德妃又升為皇后就對李娘娘起了起了滅口之心。李娘娘看出劉皇后的心思,就在一位好心宮女的幫助下,急忙逃出了深宮。從此就躲到了一處破窯裡,隱姓埋名孤苦伶仃的生活了20年,期盼著有一天自己能骨肉相聚。包拯一向清節廉明、大公無私。他為了洗雪李娘娘的冤仇,就把她帶回京城,想方設法讓宋仁宗認了真母。此時幾十年的冤案真相大白,壞人得到了應有的懲處,李娘娘也就母子團圓。被封為李宸妃,結局十分美滿。

儘管離貓換太子這部京劇結局十分完美,可它究竟是純屬偽造,還是確有其事呢?

“狸貓換太子”是後人杜撰還是確有其事

關於仁宗認母史上確有其事。劉妃、李妃亦有其人。只是歷史的真相卻非大家所熟知。真宗皇后劉娥,華陽人。他本是嘉州一個銀匠龔美的妻子,後來隨著龔美從四川來到東京。

真宗趙恆為襄王,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他聽聞四川出美女,便要找一個蜀姬。劉娥得知,便想方設法進了襄王府,趙恆與劉娥一見鍾情,如膠似漆。宋太宗得知後,怒令趙恆將劉娥趕走,趙恆無奈,便把劉娥秘密安排在一個親信家中,暗中幽會達15年。

“狸貓換太子”是後人杜撰還是確有其事

宋真宗即位後,把劉娥召進宮來,先是封為美人,郭皇后死後,宋真宗有意立劉娥為後,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但在三年中,將劉娥升至德妃。劉娥沒有親戚,遂將前夫龔美改姓劉,認為兄長。

真宗曾有五子,但相繼夭折。已經40歲的宋真宗憂心忡忡,於是劉娥借腹生子,命自己的侍女李氏服侍真宗,不久生下一子,名受益,後改為禎。是為仁宗。李氏剛生下趙禎,劉娥便趕到,威脅利誘,搶走了趙禎,並告誡所有知情人不得外洩一絲信息,劉娥母憑子貴被冊封為皇后。

“狸貓換太子”是後人杜撰還是確有其事

李氏,杭州人,家境貧苦,與弟弟李用相依為命。李氏入宮後,與弟弟離散,替劉娥生下了太子。但是她被剝奪了太子生母的身份,心情悲苦可想而知。真宗到還記得李氏,時有臨幸,後來李氏又生下一個女兒,但不久夭折。劉娥並沒有按身邊太監的意思殺掉李氏,相反幫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並授以官位。李氏生前默默無聞,真宗死後,仁宗即位,劉後臨朝,也沒有人敢告訴皇帝真相。後李氏病重,劉後匆匆的加封其為宸妃,但是封號沒有挽救李氏的性命,她帶著對兒子無盡的思念離世。

劉後本打算以普通宮女的身份葬了李氏,宰相呂夷簡勸改之,最終著皇后衣冠,以皇后之禮下葬於嘉慶院,後改葬洪福院。

仁宗親政後得知自己的身世,哭得死去活來,追尊李氏為皇太后,並開館勘驗是否為劉後毒殺以及衣冠之制。之後連續為李氏上尊號,建神廟,給李氏唯一的弟弟高官俸祿。

李氏生前之遭遇與死後之榮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後人同情李氏遭遇,以借腹生子之事為原型編寫故事“狸貓換太子”,並且沒有讓李氏早早的死去,而是苦盡甘來,在生前就享受到了她應有的一切。

“狸貓換太子”是後人杜撰還是確有其事

真相永遠都留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所有的蛛絲馬跡都靠後來者偵察而得。這其中,真或假,除了更多的歷史事實,也隨著人們的傳聞而變得越來越蹊蹺迷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