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動物城》為何不適合兒童,電影中的黑暗面究竟有多少?

嗨!各位大家好。看過《瘋狂動物城》的人似乎都記住了一句話:狡猾的兔子,愚蠢的狐狸。這似乎有悖於我們每個人的常識,但在《瘋狂動物城》中一切皆有可能發生,特別是這本該是一部齊家歡樂,適合於孩子們看的動漫電影,卻被評為是一部面向成人現實社會的縮影,電影不僅有可愛的動物們,但在動物們毛絨絨的裝飾下,卻隱藏著現實社會中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媒體的盲從和腐敗。今天就來和大家一一分析動物城中各種各樣的黑暗元素吧。

《瘋狂動物城》為何不適合兒童,電影中的黑暗面究竟有多少?

當你第一眼看到《瘋狂動物城》那色彩斑斕的海報時,你一定只想著這是一部經典的迪斯尼動漫電影,但絕想不到電影中存在著諸多隱喻和類比。電影以動漫的元素給了孩子們歡樂的同時,也讓成年人的我們在看電影時難免地想到現實社會,想到自己,畢竟電影中兔子朱迪求職中所經歷的一切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在我們就來談談朱迪求職面對的第一個問題。

《瘋狂動物城》為何不適合兒童,電影中的黑暗面究竟有多少?

《瘋狂動物城》的黑暗面一:動物城中嚴重的種族歧視。

在電影的一開頭,小朱迪的舞臺演出一下就道出了動物城中存在著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在朱迪的敘述中,我們知道在動物城中存在著百分之九十的被捕食動物和百分之十的捕食動物。弱小者們在城市中佔據著巨大多數,被社會群體所保護。象徵著弱小的他們被視為友愛和慈祥,而作為少數的肉食動物們,他們則是一種恐怖和破壞的標誌。就如電影中的狐狸,一直被貼著狡猾,邪惡的標籤。

這種歧視不僅存在於個人,包括媒體的主打力量都惡意地抨擊捕食者們身體上的強壯和恐怖的長相,誇大地宣揚了他們地存在的危險性。其中的種族歧視不僅表現在食肉者和食草者之間,包括不同動物之間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歧視。在職場上,弱小的動物和強大的動物們分別做著不同的職業,比如兔子朱迪,每當她提到自己的警察夢想時,總免不了被那些大傢伙所嘲笑。

《瘋狂動物城》為何不適合兒童,電影中的黑暗面究竟有多少?

《瘋狂動物城》的黑暗面二:作為女性的兔子朱迪所受的性別歧視。

電影中,兔子朱迪費勁了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警局,獲得了警察的勳章。在朱迪第一天報到時,朱迪的周圍坐滿了高大自傲的傢伙,就如同現實社會中初入職場的女性被強壯的男性所包圍,特別是警局一隻是以男性為主導的職業。

在分配任務時,朱迪的上司見到她嬌小的個頭,就斷定她能力不足,給了她一個最低端的職業,上街貼罰單。因為大夥們都認為,打擊犯罪這種危險的職業,只適合高大男人不適合矮小的女人。

作為主角的朱迪,聰慧的她面對這種性別歧視,用自己出色的智慧打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包括自己的同事們。甚至在被豹子誇自己“可愛”時,朱迪也進行了自己的反抗。當然若是一個女性被誇美麗和可愛是一件榮幸的事,但在職場上,朱迪就如同那些成熟和智慧的女性一樣,希望別人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僅把印象停留在表面上。

《瘋狂動物城》為何不適合兒童,電影中的黑暗面究竟有多少?

《瘋狂動物城》的黑暗面三:媒體的利益宣傳。

大夥是否記得當朱迪接受媒體採訪時的場景?朱迪恐懼和緊張地面對著各大媒體,不僅如此,在朱迪地背後還放映著捕食者們的可怕圖片。臺下的媒體對於那群捕食者進行著誇張的評判和揣測,很明顯在這個被絕大多數被捕食者的統治下,捕食者們才是社會的弱勢群體。

電影中,媒體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各種抨擊捕食者們,就為了上頭條博得觀眾,正因為如此,朱迪和尼克也吵了一架。很顯然,媒體所宣揚的觀念就是:被捕食者都是善良的,捕食者天性邪惡。但是隨著電影的進程,即使是主人公看似完美無缺的朱迪自己也存在著問題,比如她一隻隨身攜帶的防狐噴霧劑和她在媒體中採訪所說的生物DNA學說。

《瘋狂動物城》為何不適合兒童,電影中的黑暗面究竟有多少?

《瘋狂動物城》的黑暗面四:腐敗的動物城領導人和黑社會。

當朱迪和尼克發現綿羊是躲在背後的幕後兇手時,綿羊的處理方式就是在消滅朱迪後,把罪惡掛在尼克的頭上。除了綿羊外,看似無辜的獅子市長,在關押動物們時,其實也只是在保護自己的權威性,就如朱迪所說,他只想著自己。

除了兩位奇葩的市長以外,電影中還有如同教父一般的黑社會。這位大先生雖然殺人無數但是極其講究正義,比起兩位虛偽的市長,他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領導人。

談了這麼多,不知道各位對《瘋狂動物城》這部電影有何感想?當然電影雖然存在著很多的黑暗面,但十分可貴的是,迪斯尼以一種明亮有趣的方式向我們觀眾講了一個存在於現實社會中的各種陰暗面。想必若是成人的你,在從電影中學習到很多知識以外,也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樂趣,只要不太深入地思考就行。

《瘋狂動物城》為何不適合兒童,電影中的黑暗面究竟有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