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的湯唯不屬於畢贛的凱里

大概每一個因為《路邊野餐》而認識畢贛的人,都會在《地球最後的夜晚》裡看到太多似曾相識的影子,包括那種陰暗冷色調的影像,那種溼漉漉的氛圍,那種人物說話的腔調與狀態,那些猶如個人標籤式的地名(凱里、蕩麥)、道具(鐘錶、摩托、火車)和場景(髮廊、盤山路),以及敘事的方式和結構,尤其是那個註定會被放在聚光燈下反覆探討的3D超級長鏡頭。以上種種,無一不在宣告,這就是年輕的作者導演畢贛所獨有的電影語言。

精致的汤唯不属于毕赣的凯里

是的,雖然《地球最後的夜晚》僅僅是畢贛的第二部長片,但是我們大概已經可以說,在這兩部電影裡,他已然向世人呈現了自己的電影風格。誠然,在他的電影裡,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前輩大師的影子,侯孝賢、王家衛、塔可夫斯基、韋哈斯拉古等等,但你很難否認這依然是畢贛的獨創。

有不少人認為畢贛電影的靈魂是凱里,是並不存在的蕩麥,是他的家鄉獨有的那種地貌和風土人情。但在我看來,畢贛電影的靈魂其實是夢,他的這兩部長片本質上都像是某種夢囈般的呢喃,他都有意用了一個夢幻般的長鏡頭來呈現一場夢。在《路邊野餐》里長達40分鐘,到《地球最後的夜晚》則增加到令人咋舌的整整一小時,還加上了3D這麼個更有噱頭的形式,把整部電影一分為二。

很多人會問,這個超級豪華的長鏡頭是必須的嗎?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說,在畢贛的電影裡,超長的長鏡頭不但不可或缺,而且可以被認為是畢贛電影美學的核心。正是在一場夢裡,人物的情緒與心境,以及他所牽掛的人和事,才以一種可感知卻難以言說的方式被表達了出來。在夢裡登場的人物,都顯然與主人公的記憶有種種或明或暗的勾連。夢境與記憶,就這樣難分彼此地交織在了一起。

精致的汤唯不属于毕赣的凯里

《路邊野餐》裡,在蕩麥發生的那個夢還不算明顯,但在《地球最後的夜晚》裡,畢贛直白得多。有好幾次他甚至是把話挑明瞭告訴觀眾,影片的最後一小時,都是羅紘武在電影院睡著後做的一個夢。

夢裡,他遇見了自己年少時的好友,見到了自己掛念的曾經拋棄他的母親,也見到了他始終在尋找的神秘情人(湯唯飾)。在夢裡,他可以神奇地從一個地方迅速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甚至可以飛翔。裡面的人貌似都與他素昧平生,但同時又彷彿和他都有說不完的故事。人物的語言和行動難以用日常的邏輯解釋,但又不是全無邏輯。所在的場景也是亦真亦假讓人難分虛實,如果你曾經認真地回憶過自己的夢,你會立刻明白,這是夢的樣子。

精致的汤唯不属于毕赣的凯里

畢贛絕對是華語電影圈裡極少數敢於且熱衷於如此直觀地在電影裡呈現夢境的導演,用長鏡頭拍攝夢境的意義立刻彰顯出來——真實、流暢、自成方圓世界,卻又顯然與真實世界不屬於同一維度。攝影機如同鬼魅一般伴隨在人物身旁,時而跟隨,時而側身,觀眾都是夢境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這種在故事上的語焉不詳,和人物背景上的模稜兩可,對於許多觀眾而言,可能會形成理解電影的阻礙。過億的預售票房讓這部本屬於小眾的電影成為了一場波及全民的跨年狂歡,這固然是一次成功的營銷,但最終會有多少觀眾真正進入畢贛的世界,依然令人懷疑。

對於那些早已在前作中熟悉了畢贛風格的觀眾而言,新作的問題在於它實在太像《路邊野餐》了。雖然擁有了更充裕的資金,起用了遠比前作豪華得多的卡司,故事與人物也不盡相同,但是這兩部電影的氣質和情緒實在太過相似。《路邊野餐》當年給人的那份驚豔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沉穩紮實的場面調度。無怪乎有人會調侃,《地球最後的夜晚》就像是畢贛用更專業的團隊,給《路邊野餐》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套餐升級。

對於這份群星璀璨的陣容,畢贛這次也算是極其任性。除了黃覺與湯唯兩大主演,張艾嘉、李鴻其、曾美慧孜和齊溪等人都是隻有極其短暫的驚鴻一瞥,就連畢贛的小姑爹陳永忠,也只有兩三場戲而已。這些演技卓絕的配角,就這樣悄然隱匿不見,融入環境,成為了畢贛影像裡的一抹背景。

湯唯是片中演員裡星光最耀眼的那一顆,但她在片中的表演,或許也是爭議最大的。湯唯的問題是,她太過精緻,太過耀眼,從衣飾到妝容,她看上去都不屬於畢贛的凱里。在電影裡,羅紘武也在反覆拷問她這一點。畢贛對此的處理是,他把湯唯的角色設定為某種神秘的符號,她既可以說極其標準的普通話,也可以說地道的凱里話,既可以是純真的少女,也可能是歹毒的情婦。她不是具象的人物,更像是一種意識深處的所指與象徵。

精致的汤唯不属于毕赣的凯里

但畢贛呈現給我們的世界,除她之外,實在與精緻沒什麼關係。凱里和蕩麥,都是西南山區所獨有的那種潮溼氤氳,那種破敗頹廢和時光侵蝕過後的美感。這個世界裡的人,可以是張艾嘉飾演的紅髮女人,可以是李鴻其飾演的白貓,可以是曾美慧孜飾演的Call機,尤其應該是陳永忠飾演的左宏元,卻不太應該是湯唯飾演的萬綺雯。

湯唯耀眼的存在,好像總是在提醒我們,這不完全是一部畢贛的電影,而是一部更注重市場與回報的電影。就好比,影片行將結束時,羅紘武直白地發問:“你說人可能知道自己在做夢嗎?”一下戳破了夢中的真實。對於享受畢贛所營造的幻夢的人而言,這是另一個瑕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