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九則經典禪語小故事,令人深思!

人生若禪,禪如人生。或樸實簡易,或意味深長,但都值得我們去品鑑,去發掘,去研習,去斟酌。喧囂的世間,浮華的生活,紛繁複雜,很容易讓人迷失,如何才能達到“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的境界呢?看看禪語故事,用心感悟其中的人生智慧,倒不失為一種保持樂觀、自省的好方法。

人生智慧:九則經典禪語小故事,令人深思!

一:自傘自度

有一個信者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位禪師正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禪師!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程如何?”

禪師道:“我在雨裡,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簷下,站在雨中,說道:“現在我也在雨中,該度我了吧!”

禪師:“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傘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

說完便走了!

自己有傘,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應該不被魔迷。雨天不帶傘想別人助我,平時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別人度我。自家寶藏不用,專想別人的,豈能稱心滿意?自傘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諸己,禪師不肯借傘,這就是禪師的大慈悲了。

【人生智慧】禪師的大慈悲在凡人看來,是小氣,不就是一把傘嗎?至於喋喋不休?不借就不借了。但是仔細想想,卻很有深意。禪語中有這樣高深的教導,俗家也有。對施授者來說,古人云: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人黃金不如給冶金術。不過這需要大慈大悲,因為授人漁有可能斷了自己的生路,當別人掌握了冶金術之後,你自己卻有可能成為貧困戶。用今天的話說,這是具備奉獻精神的高風亮節,很精神的一種境界。對接受者來說,一方面要儘量不被魚和金子利誘,因為那是讓你放棄更高層次追求的迷惑,大智慧就是追求長遠利益,追求最大利益的人。另一方面,要立足於自己,要立足於為我所用。當然,自力更生也不是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更不是封閉循環、拒絕先進的閉塞,我們強調的是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能動作用,在上文中,所謂的自傘自度不是教人怎麼花費的大力氣製作一把很簡單的傘,那樣會得不償失,會少慢差費。所以,在維護知識產權嚴肅性的前提下,執行拿來主義,消化吸收應該是最高境界。

人生智慧:九則經典禪語小故事,令人深思!

二:小草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呀!”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籽也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了幾隻小鳥啄食。

“ 要命,種子都被小鳥吃了!”小和尚急的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嚷嚷到:“師父,這下可壞了,好多草籽都被雨沖走了!”“衝到哪兒了,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來光禿禿的地面,居然長出來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有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的直拍手,師父點頭道:“隨喜”

【人生智慧】這一段禪語有點意思。師父的五隨:隨時,隨性 ,隨遇,隨緣,隨喜有很強的順應天時自然而然的意味。這和我們熟悉的與天鬥其樂無窮,人定勝天的口號顯然不符。在過去的一些年代,我們做了許多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還美其名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精神力量是無窮的。其實,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顯得非常渺小,我們也許在某一些方面,在某一些時段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看起來很輝煌,但是,放在更長的時間,更廣的空間看,這樣的成果又是另一種巨大的失敗。比如我們的很多大型水庫,看起來在當時是發揮了很大的效益的,但是它們對我們周遭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性後果在若干年之後越來越明顯的暴露出來。有人說這是大自然在發威,在懲罰,逼迫我們吞下自己種下的惡果。

當然,師父的五隨對每一個人的個人修養來說,也不無借鑑。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做事都必須考慮它的實際效果,不能僅憑美好的想象和預期。必須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完成每一項工作。那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強求,是好高騖遠,只會徒生煩惱;那些能為而不為,偷奸耍滑,偷懶墮落,也只能自取失敗。所以,明白自己,明白別人,明白周圍,明白手段,做事做人才算是做到家。

人生智慧:九則經典禪語小故事,令人深思!

三:月亮偷不去

良寬禪師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腳下一間簡陋的茅棚,生活過得非常簡單。有一天晚上,他從外面講經回來,剛好撞上一個小偷正在光顧他的茅蘆,小偷看到禪師回來了,慌張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寬和悅的對雙手空空的小偷說:“找不到可偷的東西嗎?想你這一趟是白跑了,這樣吧!我身上的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著衣服就跑,良寬禪師赤著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無限感慨的說:“可惜我不能把這美麗的月亮送給他!”

【人生智慧】“美麗的月亮”,象徵著我們的自性,每一個人,自性中都有無限的寶藏,假如能識得自家寶藏,何用偷竊他物?禪師的惋惜,不能將美麗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訴天下眾生,人人都有佛性至寶,何必淪為竊盜?

四:途中珍重

靈訓禪師在廬山歸宗寺參學時,有一天,突然動了念頭,想下山,因此向歸宗禪師辭行。歸宗禪師問道:“你要到哪裡去?”

靈訓如實回答:“回嶺中去。”

歸宗禪師關懷地說:“你在此參學13年,今天要走,我應該為你說些佛法心要。等你整理好行李,再來找我吧。”

稍後,靈訓禪師先將整理好的行李放在門外,然後去見歸宗禪師。歸宗禪師招呼道:“到我前面來。”靈訓禪師依言前行,準備聆聽教誨。

歸宗禪師輕輕說道:“天氣嚴寒,途中多多珍重。”

靈訓禪師頓有所悟。

【人生智慧】“天氣嚴寒,途中珍重”,如果把“天氣嚴寒”看成是征程中的艱辛、挫折、苦惱與坎坷,那麼“途中珍重”則是以平常心對待一切的一種告誡。禪是如此平常,如此簡易,一句叮嚀即可顯露出禪意。

人生智慧:九則經典禪語小故事,令人深思!

五:本分事

石梯禪師有一次看到侍者拿著缽盂往齋堂方向走去,就把他叫住問道:“你到什麼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齋堂去。”

石榴禪師不以為然地斥責道:“看你手拿缽盂,我怎麼會不知道你要到齋堂去!”

侍者反問道:“禪師既然知道,那又為什麼明知故問呢?”

石榴禪師認真地辯解說:“我是問你的本分事。”

侍者神色莊嚴地回答道:“禪師若問我的本分事,那麼我實在是要到齋堂去。”

聽到侍者如此回答,石榴禪師拍掌讚歎道:“你實在不愧為我的侍者。”

【人生智慧】誠然,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很多人不能夠堅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於是,因放棄和氣餒、懦弱,苦惱隨之而來。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本分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則能在那本分事上幹出一番成績。

人生智慧:九則經典禪語小故事,令人深思!

六:無明的產生

一個禪師在講禪,說:“禪可以斷除人的無明煩惱。”

這時有一個人出來反駁說:“我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煩惱。請問禪師,什麼叫無明?無明是怎麼產生的?”

禪師說:“這麼簡單愚蠢的問題你也能提出來?”

這個人立刻惱怒起來,理直氣壯地質問:“你不回答也就算了,為什麼要侮辱我呢?”

禪師笑了一下,說:“這就是無明,無明就是這樣產生的!”

【人生智慧】什麼是無明?無明產生於愚昧,它是對佛法真理的錯誤認知,也是誘發“貪嗔痴”三毒的根源。我們往往會被憤怒、抑鬱、煩擾等不良外力所壓迫,如“無明之火”等,這就源於“無明”。放下一切,不執著於相,則能有效控制住“無明的產生”。

人生智慧:九則經典禪語小故事,令人深思!

七:唯我獨尊

有一個人來問從漪禪師:“請你告訴我,什麼叫做佛呀?”

從漪禪師說:“不指天地。”

那人不懂,繼續問:“為什麼不指天地?不是說萬物同體、天地同根嗎?”

禪師淡然答道:“因為唯我獨尊!”

【人生智慧】佛本來是智慧、圓滿、覺者之意,而佛陀曾講“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能成佛”,也就是說,眾生只要能通過深入的修行,都能成為覺者。“唯我獨尊”不是妄語,而是注重體驗、注重過程的一種姿態。

八: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幾叩首後,這人突然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麼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人生智慧】“求人不如求己”,這真是禪語機鋒啊!在人生中,我們往往選擇崇拜別人、羨慕別人為能事,把“求人”看作是成就自己的重要砝碼。殊不知,“求人不如求己”,很多時候,人生的成功,源於個人的身體力行、自信的意念和奮鬥的毅力。

人生智慧:九則經典禪語小故事,令人深思!

九:解鈴還須繫鈴人

從前有一個人總是非常苦惱,他聽說佛能滅除一切苦難後,就背上行囊去找佛。佛陀聽完他的訴說後,對他說:“真正能夠解脫你的,只有你自己。”

“可是,心中充滿了苦惱和困惑的正是我自己啊!”那人不解地說。

“你想一想,你心裡的苦惱和困惑,是誰放進去的?”佛陀對他慈悲地微笑著說。

這個人沉吟半晌,沒有說話。

佛陀繼續開示:“是誰放進去的,就讓誰拿出來吧。”

站在溫暖而明亮的陽光下,苦惱的人終於明白:自己的苦惱不過是自己的一種執著,要求得解脫最終也只能靠自己。

【人生智慧】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在人生中,有很多煩惱和苦寂,都源於我們自身,這正如“無明之火”一般,是莫名其妙的,也是難以言表的。要去掉那些無明煩惱,還得靠我們自己,善知識的引導也只能起到一種借鑑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