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之徒相聲名家於寶林:少見舞臺的精典“白吃猴”

於寶林先生一九二一年生於天津,由於家境貧寒,小學沒有畢業就做了書場的服務員。在耳濡目染中,逐漸熟悉、理解了評書及相聲藝術,對相聲尤為喜愛。

十七歲時,他拜張振圻為師學相聲,同時拜張闊峰為師學評書,一邊學習一邊演出,互有借鑑,頗為火熾。從十九歲開始,專門從事相聲演出,先與焦國臣(藝名兒:"小金牙")搭夥,在北京東安市場演出。

後與李潤傑、王佔榮在天津"新三不管"等處撂地。二十二歲時,拜評書、相聲前輩馬軫華(亦名馬壽延)為師,在天津謙德莊、河東地道外等處演出,聲譽鵲起。二十六歲以後入天津南市"連興茶社"獻藝,先後與郭全寶、高鳳山、馮寶華搭伴。

馬三立之徒相聲名家於寶林:少見舞臺的精典“白吃猴”

一九四七年,二十六歲的於寶林來到天津相聲大本營"連興茶社"獻藝。這裡由老藝人尹壽山"掌穴"(主持業務),演員有閻笑儒、耿寶林、史文翰、郭全寶、於佑福、尹笑聲等。每日中午開場後,輪換演出,倒替吃飯,要到夜間十一時才散場。

有一天,尹壽山等應邀去"登瀛樓"吃晚飯,臨行時囑託於寶林:"你使單口,儘量把人攏住。"於寶林深知這是對他業務上的考試,因先後在這裡說過單口的有老藝人吉評三、馬德祿、趙佩茹、劉寶瑞等,如果份量差,很難要下來聽眾的耳音。而這次演出又很關鍵,萬一演砸了,自己在"連興"的位置就不易坐穩。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一位職工請教:"我使什麼好?"對方思索了一下說:"使大夥兒沒聽過的"。一句話點醒了於寶林,如果演以上幾位常演的《君臣鬥》、《解學士》、《馬壽出世》、《張雙喜》等,準使不過人家,觀眾有先入為主的印象,就不易信服自己。於是決定演《還珠花》,開始十分鐘一段,後來就五、六分鐘一段,觀眾越聚越多,座無虛席。

十段過去之後,尹壽山等回來了。劇場裡異常火爆,欲罷不能,於寶林就堅持說完全部內容才去吃飯,

觀眾仍要求他翌日還說單口。到散場後分錢時,尹壽山滿意地說:"給於寶林整份兒"。從此他便結束了"七釐"的待遇,藝術上也有所提高。

得遇名師 於寶林在"連興"站穩之後,並不滿足已有的成績,他對馬氏相聲的穩健、諧趣表演十分讚賞。當時,主持"連興"業務的尹壽山正是馬德祿的弟子,因此,尹壽山曾向於寶林代傳馬氏技藝。馬德祿先生之子--馬桂元、馬三立以及侄兒馬四立的表演,對於寶林也有很多啟示和深刻影響。

一九五四年初夏,北京曲藝三團到天津和平路世界商場樓上的華林戲院演出相聲大會,一天上午,京津相聲演員聚在一起聽張壽臣先生講課。剛講完,高德明先生跑上臺:"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借今天這個機會,於寶林拜馬三立為老師,現在行鞠躬禮……"。

當時,演員們簇擁著馬三立先生上臺,於寶林如願以償地入了馬氏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