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近幾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2007年至2013年,國內電影行業市場規模由33億元增至217.7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37.5%,一路飈升至2017年的559億完美收官。

到2018年11月25日,總票房成績已高達559億元!市場規模增長迅猛,普通民眾也逐漸注意到這塊“大蛋糕”,影視投資,也成為了投資界新秀。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個人投資影視已經越來越被市場所接納,據悉,一位四川投資人,此前投資了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大賺3000萬,後來又投了林超賢的《紅海行動》,佔比百分之十,最後吸金1.2個億。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們再來聊聊最近大熱的“山爭哥哥”徐崢,2000年在《春光燦爛豬八戒》裡徐崢還只是一個飾演豬八戒的小演員,近二十年過去,“豬八戒”都賺飛上天了。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在電影市場爆炸式增長的今天,大家可能早已忘記當年國產電影第一個創造十億神話的喜劇神作---《泰囧》。當年《泰囧》以12.67億元成功榮登華語票房第一寶座,也正是這部電影讓徐崢在圈內聲名鵲起。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這位從演員小生到影視大佬的蛻變過程。

徐崢真正進入資本市場其實也就短短几年,2012年徐崢成立了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這一年電影《泰囧》以4000萬的成本換回了12.67億的票房,票房分賬達到4.9億,減去製作成本、宣發等費用,這部電影的淨利潤達到4億,而徐崢除了片酬之外分得了10%的利潤紅利,約4000萬左右。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15年再次推出“囧途”新作《港囧》,至今在資本市場談起《港囧》,關鍵詞依然是“徐崢淨賺1.5億”。 除去1.5億入股資金,徐崢還淨賺了超過13億港元。徐崢用一部《港囧》完成了從“新人導演”到“投資小生”再到“資本大鱷”的角色華麗轉變。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徐崢的真正爆發是在2018年。總所周知,《我不是藥神》的票房已高達30.99億,《我不是藥神》成功的背後有北京文化、歡喜傳媒、壞猴子影業等一批出品公司,這些公司也迎來了資本的狂歡,而這背後都與一個人的名字息息相關----徐崢。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從電影《幕後玩家》、《後來的我們》、《超時空同居》到《我不是藥神》,徐崢以出品方或監製、主演的身份貫穿始終,徐崢已然是目前影視市場上最具資本運作能力與商業價值的電影人。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不過,說到底電影人涉足影視資本在演藝圈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相反,對投資電影感興趣的群眾,也一定要把握時機來分得一杯羹,讓自已的收益呈指數增長。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近幾年電影題材呈多元化發展,沒有什麼類型是絕對爆款,一切皆有可能。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而且,中國電影的各項數據和指標都在迅猛提高,中國現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數字也會再次刷新。

當我們談論“影視投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在這樣好的發展前景下,好電影會越來也多,觀眾也會越來越多,電影投資人的收益就會越來越多。

隨著我們國家對影視產業的大力扶持政策,中國影視市場迎來了空前發展的好時機,國產電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優秀青年電影人才不斷湧現,進入創作繁盛的時代, 影視投資的“黃金”時代真的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