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款運動鞋,你有沒有?

球星款運動鞋,你有沒有?

本土球星款在設計中更多考慮大眾市場而不是運動員本身的需求

“除非這個市場有改善,不然估計很長時間都是這個狀態”

中國越演越烈的賀歲檔風潮正在波及更多領域。未來3個月,在紐約時代廣場的索尼大屏上,中國體育品牌匹克簽約的籃球明星託尼•帕克(Tony Parker )、肖恩•巴蒂爾(Shane Battier)、喬治•希爾(George Hill)、卡爾•蘭德里(Carl Landry)和本諾•尤德里(Beno Udrih)將用中文向過往行人拜年。追求廣告效應一直是體育用品製造商簽約頂尖運動員的原因,同等重要的還有打造明星產品系列。匹克至今已經打造出了帕克二代和巴蒂爾八代。

球星款的銷售號召力是普通球鞋無法企及的。匹克在2013年首批推出2萬雙帕克一代,迅速被搶購一空,甚至為此加急補貨10萬雙以供應市場。而過去30年裡,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製造商耐克推出了Jordan系列、科比系列、C羅系列、詹姆斯系列,其中Jordan系列自1985年推出已經更新了29代。早已退役的飛人喬丹(Air Jordan)一直是耐克的“頭號促銷員”。根據研究公司Sports One Source的數據,2013年耐克籃球鞋在美國所佔的市場份額高達92%;其中,每賣出的兩雙耐克籃球鞋中,就有一雙是Jordan品牌。

匹克北京研發中心總監崔亞光回憶,從2008年起,位於北京的研發中心就開始為匹克簽約的NBA球員服務。研發中心目前有大約有70位設計師和研發人員。每位球員角色和要求不同,每雙鞋子的差異性也巨大。基於對30多位簽約過的球員的研究,匹克設計研發中心構建了自己的數據庫。匹克還在洛杉磯設立了研發中心,以蒐集如帕克、巴蒂爾等人的腳型數據、比賽數據和款式喜好。

在一直關注體育裝備產品研究的虎撲體育網裝備主編華野看來,儘管表面看來大同小異,但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的球星款在研發上的出發點不同。本土球星款實際上在設計中更多考慮大眾市場而不是運動員本身的需求。

“耐克不太會先想消費者的需要是什麼,一般是先想運動,什麼樣的技術能幫助運動,什麼樣的人可以幫助蒐集數據。”耐克大中華區資深傳播總監黃湘燕說。耐克每一代球星鞋的技術和材料更新都完成於NSRL(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和Innovation Kitchen(創新廚房)。這兩個部門現在一共有700多位設計師和科學家。其中,NSRL面積達16000平方英尺,內設不同實驗室,例如動作捕捉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等。 “NSRL關注一個產品幾乎所有的數據。鞋的要求分得很細,緩衝性、穩定性、靈活性和舒適度都很重要,不過重要性的排序取決於你問誰。” NSRL高級總監Matt Nurse對《商業週刊/中文版》說。

匹克沒有類似NSRL這樣的實驗室。崔亞光的解釋是:“實驗室成本很高,而且現在還沒有這麼多簽約運動員可以使用,利用率會很低。”

過去兩年多,中國本土體育品牌集體進入調整期。安踏總計關掉1000家門店,2014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4%;從2011年到2013年連續虧損的匹克加快國際化後,2014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1%;李寧公司兩年內兩度換帥,2014年上半年雖仍然虧損,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行業有了復甦跡象,本土品牌在頂級賽事資源的競爭上更加激烈。2014年9月匹克成為FIBA(國際籃球聯合會)全球戰略合作伙伴,一個月後,安踏代替匹克成為NBA官方合作伙伴。在球星方面,匹克在NBA擁有的簽約球星達到17名,僅次於耐克和阿迪達斯;安踏簽約的NBA球員有路易斯•斯科拉(Luis Scola)、凱文•加內特(Kevin Garnett)、拉簡•朗多(Rajon Rondo)以及錢德勒•帕森斯(Chandler Parsons)。

安踏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中國第一家運動科學實驗室,最初為C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運動員蒐集腳型和足部壓力等數據。“由於專業運動員腳型較大,運動強度大,當時的產品其實不能滿足運動員的比賽需求,曾出現過磨腳、不止滑等現象。”安踏在對《商業週刊/中文版》的郵件回覆中稱。說到現在如何服務於簽約球星,安踏表示自己的實驗室中配備了運動生物力學研究員、材料工程師和結構工程師,但不願意透露如何蒐集加內特或朗多的需求數據。

根據NSRL的說法,24個月是一款新產品一般的研發耗時,如果技術需求不是很強,則需要15至18個月。匹克一般提前一年開始研發球星款。這其中有簽約過程造成的限制。“雖然有時前期做了很長時間的球員追蹤,但在沒簽合約之前,球員不會把腳型和其他數據給我們,公司只能做大概的設計。”崔亞光說。有了第一代產品,匹克接下來的更新都基於外觀和材料。“我們不會每一代都做大調整,除非球員提出一些個性的要求。”

耐克的做法是儘可能挖掘每一個運動員的“大數據”。在NSRL,一款產品在推出前要經過三類測試:首先是機器測試,將產品放在測量機器上,測試產品本身的穩定性和靈活度;第二類是讓運動員在NSRL裡面穿著產品進行運動,同時人體將連接到傳感器,傳送運動時的實時數據;第三類通常不在NSRL裡,而是請產品的目標用戶例如某一個品類的運動員,穿上球鞋連續訓練幾十個小時,測試樣品的耐用性。過去三個月,耐克陸續發佈了七款為NBA球員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定製的不同配色球鞋LeBron12。“我們需要進行成千上萬小時的測試,但顯然不能在勒布朗本人身上進行。因此,最後通過不同層級的運動員,他們每週訓練2-3次,這樣可以儘可能多得利用同類數據。” 耐克緩衝氣墊創新總監Taryn Hensley對《商業週刊/中文版》說。

反映到產品層面,耐克的球星款一般定位於高端產品系列,而中國本土品牌的球星款與大眾款差別不大。在華野看來,“國內品牌的球員款是在公司成立很久以後才有實力做的,但是明星款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的低端、中端產品差不多,例如鞋底和鞋面都是共享的。”

例如,LeBron12的定價在200美元,中國市場售價為1599元人民幣。而2013年安踏推出的KG4和RR1均為399元人民幣,匹克的球星鞋在人民幣500元至700元之間。與之相比,安踏和匹克的專業籃球鞋售價一般在人民幣300元和400元左右。“國內品牌還是首要考慮普通消費者,”崔亞光認為自己的品牌還難以支撐更高的價格,“售價提高100元,要保證銷量同步增長就很難。”華野則表示,區別在於球星款仍然被當做大貨產品,“如果真的研發成本很高,產品定價係數也高,那麼這幾個系列都無法回本。”

但目前中國體育用品公司已經意識到研發的重要性。根據安踏和匹克分別提供的數據,2014年上半年安踏為研發投入0.95億元,不到銷售成本的5%;匹克研發投入每年約為0.5億元,佔總銷售成本的2.5%。兩家公司都稱研發比重逐年上升。

崔亞光相信匹克最終也將轉向更專業的產品研發,“我們的標杆是耐克,如果我們像耐克那樣打造專業的運動員產品系列,也一定能夠服務好大眾。”但華野認為轉變會很漫長、艱難,“國內品牌現在又有‘內戰’,又要和國外品牌抗衡,同時要兼顧已簽約的明星形象,很少有精力為頂級運動員研發。除非這個市場有改善,不然估計很長時間都是這個狀態。”撰文/施鈺涵 編輯/劉葉

總之 體育用品製造商擁有開發明星鞋的傳統,耐克將其作為推向大眾市場的代表作品,國內品牌要投入同等研發精力還需假以時日。

即刻登陸App Store及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載商業週刊中文版APP,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