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晶:萬物互聯時代音頻站到了舞臺的中央

12月18日,2018(第十六屆)中國互聯網經濟論壇在京舉行,蜻蜓FM副總裁吳曉晶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她認為,近20年,中國互聯網有兩大風口:90年代的PC互聯網和2010年前後的移動互聯網,接下來我們正在迎來萬物互聯的風口,音頻將站到舞臺的中央。語音交互將全面普及,音頻收聽實現全場景化。蜻蜓FM正在進行全場景生態部署,通過生態開放平臺建立起多元的內容分發體系,從而最終打造廣覆蓋、多入口的音頻全場景生態體系。

吳曉晶:萬物互聯時代音頻站到了舞臺的中央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來到《互聯網週刊》一年一度的年度盛會現場,跟大家分享我在音頻內容方面的一些看法。

我們都知道這些年有一個“風口論”非常的膾炙人口。近20年來,可以說中國的互聯網有兩大風口。 一個是90年代末的PC互聯網風口,我想這個風口在座絕大多數的朋友們都曾經趕上過。在20世紀末1998年正好20年前,我當時還是一箇中學生,在一個大學的老師實驗室裡第一次接觸到了互聯網。那個時候網速非常慢,那時候是聊天室BBS的形態,第一次接觸給我的感覺非常的神奇,完全沒想到互聯網以後會對世界產生這麼大的改變。

在20世紀末有一波互聯網的公司,他們抓住了這一波浪潮發展起來。比如說,現在一直存活至今並且發展很不錯的一些五大門戶等等都是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這是一波PC互聯網的風口。在那個時候其實還沒有音頻的存身之地,這是由於很多原因決定的。

又過了10年,2010年前後又出現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在座絕大的多數人在那個時間前後擁有了第一部的智能手機,然後開始去享受移動互聯的生態。在這個時候音頻開始逐漸走向了舞臺的中央。為什麼?因為移動互聯網便攜性和整個音頻的伴隨性是有一些先天的互補條件,像我們蜻蜓FM也是在那個時候創立起來。當然剛開始它更多的是像網絡收音機的平臺,它去收集了非常多的電臺的優質內容。當時整個上下游的公司都不算特別的健全,這種音頻平臺也需要非常多好的內容來支持,但在當時條件是不夠的。 這幾年來上下游逐漸的健全起來,越來越多的好內容加入到音頻平臺,音頻這個行業也越來越多的被大家所熟知。

我覺得現在是非常好的時代,也是音頻要大發展的時代。為什麼?音頻現在在整個互聯網行業的滲透率還是比較低的,有個數據大概是20%左右。我們經常看的這些視頻滲透率非常的高,達到了90%,甚至更多。所以我覺得不足是我們的機會,也是我們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萬物互聯時代,即將到來萬物互聯的風口,為非常多的行業都提供了機會,尤其是我們的音頻行業。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可以看一下,這些天有一個詞非常的熱“5G”,非常多的文章只要是以5G開頭的,大家瞬間都會傳開迅速10w+。馬上到來的2019年我國會完成5G的試商用,據說2020年正式開始商用,不要小看這個變化,它可能會對非常多的行業產生革命性的衝擊。5G的特點是速度快、低延時,據說是在1公里範圍內同時處理100萬個傳感器同時聯網,之前我們都很怕去一些大型的聚會場所,比如說:一些發佈會、音樂會,甚至說現在的會場,因為去到那裡會發現當人和智能設備高速聚集的時候會發一條內容都是非常難的事情,但是當5G到來這一切不再是問題,不再延遲,5G可以處理非常多的智能終端。

到了萬物互聯的時代,語音交互也將全面地普及。之前我們都知道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能跟別人或者機器形成互動,更多的是通過視頻和觸摸的方式,但是當5G到來之後,身邊的任何設備,甚至咱們現在所坐的椅子、沙發、家裡的冰箱,更不要說現在很流行的智能音箱,它們都會成為你和它進行連接的窗口。這個時候看到語音的應用非常的成熟,像科大訊飛這樣公司的應用,可以說我們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接下來語音操控的普及也會給音頻帶來更大的應用市場跟場景。

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雙十二”,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進行了搶購,整個電子產品的銷量排行榜上智能音箱的銷量是非常好的。同時今年BAT三個最強的互聯網公司分別的在重推自己的智能音箱產品,像百度的小度、天貓也在推自己的天貓智能音箱,還有像咱們的智能互聯的前行者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小愛同學。這幾款在市場上的銷量都非常好,為什麼巨頭會提前做這樣的佈局?就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除此之外,智能家居、智能音箱、可穿戴的設備都是未來的趨勢之一,這些場景裡面音頻都非常有發展潛力。剛才開頭講的有點快,在座的各位在你們生活裡面會有多少用到音頻?大家都會有一種感受,我們的生活是日漸碎片化的。像以前可能一生鍾一事只做一件事,但現在不可能,每個人都會成為終身學習者,但是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那你怎麼辦?你是擠壓自己的休息時間,還是會把自己訓練成一個更好的處理同時併發的人?所以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在工作之餘會去選擇付費的產品,這裡邊尤以付費的音頻為多。所以其實是當下時代對每個人的學習習慣的重複,這種時代下音頻有很大的利用空間。

我們還會看到像家庭裡的場景,之前小孩子晚上睡覺的時候可能是爸爸媽媽在講故事,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尤其是有了故事機什麼的智能音箱之外,之後更多的是讓它們來講故事給小朋友一些陪伴。這是陪睡的場景,這個場景是不想用眼和不能用眼的場景,比如說開車的時候全神貫注的看前方難免有枯燥,以前是聽音樂,現在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去聽一些文化類的產品、文化類的內容,還有是健身、做家務、洗澡的時候。一些閒暇的時間都會被你去用音頻填充,為自己的生活增加效率或者增加閒暇和舒適的場景。

為了應對萬物互聯時代的來臨,我們蜻蜓FM也做了非常多戰略的佈局,其中就是全場景的生態部署。為什麼說全場景?在座的大多數人應該都是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增長是每個公司的生命線,尤其是APP的增長。但是我們也看到現在智能終端的日漸飽和給各家移動互聯網的開發者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我今天早上還看到一個數據,2018年11月的手機行業出貨數據,11月整體出貨是300多萬臺,環比和同比都有比較大的下降,同時中國人手機的換機週期也比之前有了非常大的增加。之前的換機週期可能是12個月,現在是2年或者是更長,這都說明在中國和在世界都是差不多的,中國本身也是在智能手機全球佔比非常高的國家,其實都出現了終端的增長放緩。大家都知道線上的流量紅利日漸下降,這兩年有一個“流量下沉市場”的詞,以前都很少聽說五環外的市場。這是為什麼?流量已經瓜分殆盡,流量很貴的,不知道有沒有做過增長的同學,購買過線上流量都知道這東西是很殘酷的事情。

所以說,我們以後所定義的“流量”絕對不會是單一APP的流量,而是我們會去向更多的場景、更多的應用去找流量。那麼我們是怎麼做的?我們通過和更多的硬件廠商的合作,尤其是在智能音箱和智能手錶等等領域的合作,我們去尋找新的流量入口。比如說,我們現在和國內最大的幾家手機廠商:華為、小米、OPPO、vivo都是建立了生態合作。此外還和剛才提到的這幾家智能音箱的開發商都有了深度的內容合作,這就是尋找新的流量。此外,還有和車載智能硬件,比如說車聯網,非常多汽車生產商上下游也會有相關內容的提供方,通過跟他們的合作把我們的內容更多的去放進硬件裡面,通過這個建立起來多元的內容分發體系,推動音頻全生態場景的建設。這其實是我們這一兩年正在進行的探索,但是我覺得它也是未來的一大趨勢,所以在這裡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剛才說的是生態方面流量的佈局,接下來還有在內容方面做了很大的部署。音頻終歸只是一種表現形式,大家去聽還是內容最為打動人的。在音頻發展的早期一直是兩類內容會比較受歡迎,一類是知識類的,一類是人文類的。蜻蜓FM相比於市場上其他的競品而言,它的優勢是以人文起家、人文、歷史或者是文化類的內容是非常佔優勢的,當然我們也有知識方面的內容。接下來更多的會做偏年輕化、娛樂化、多元化的嘗試去充足內容的矩陣。

剛剛過去的11月,我們在北京也舉辦了一場新聞發佈會,然後是宣佈了我們的九大內容矩陣。當時是在798,來的人非常非常多,這也說明行業現在已經非常火了,大家都願意來看一看這個行業在發生什麼。那天推了九大內容矩陣,像《高曉松曉年鑑》大家都知道,2012年在優酷推的《曉說》,這幾年最重磅的產品《曉年鑑》蜻蜓FM是它的獨家內容品牌。還有許知遠去年有一檔節目叫《十三邀》非常的火,今年繼續它的主題“豔遇圖書館”非常的文藝。上面還有梁文道、楊瀾、管清友,上面關於寶島臺灣的內容也非常的豐富。像蔣勳老師非常願意拆解《紅樓夢》,他的優質內容也在平臺上。還有臺灣的胡德夫、臺灣的綜藝大師王偉老師獨家內容都會在我們平臺上播出。

說了這麼多,兩大內容佈局,除了生態和內容之外,還會再針對內容在不同硬件上的應用進行適配,更好的去迎合用戶收聽的習慣。可以想見未來非常的美好,每個時代都會有適合自己當下需求的節目,這就是萬物互聯的時代,音頻一定會走到舞臺的中央。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也希望跟大家有更多的交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