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名不虛傳的獨臂將軍,有一個很霸氣的綽號“紅軍趙子龍”

他是名不虛傳的獨臂將軍,有一個很霸氣的綽號“紅軍趙子龍”

革命戰爭年代,英雄豪傑輩出,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革命先烈之功績,彪炳千古,萬世傳頌。

紅軍時期,有這樣一位豪邁氣概的英雄軍人,他個子雖不高,但卻力大無比,在戰場上如猛虎出洞,常以一把大刀在敵陣中橫衝直撞,令敵軍聞風喪膽,因此他得到一個“紅軍趙子龍“的綽號。然而在一場戰役中,他不幸失去右臂,但他並沒有因為失去右臂而退下戰場,在往後的戰鬥中,他仍能以獨臂單刀斬殺敵人,故而又得到一個“獨臂刀王”的綽號。沒錯,我說的正是開國上將賀炳炎。

他是名不虛傳的獨臂將軍,有一個很霸氣的綽號“紅軍趙子龍”

1913年2月5日,賀炳炎出生於湖北松滋第九區劉家場一個貧農家庭 。10歲那年,賀炳炎不幸喪母,從此以放牛為生。除了放牛,賀炳炎還先後幹過殺豬、送貨、打鐵等手藝。也因此,賀炳炎從小就練就了一身好力氣,這成為他今後征戰沙場的重要財富。

他是名不虛傳的獨臂將軍,有一個很霸氣的綽號“紅軍趙子龍”

1929年月,16歲的賀炳炎同父親一同參軍,來到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成為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由於作戰勇猛,表現突出,19歲的賀炳炎有幸去到湘鄂西紅軍學校學習,畢業後任紅3軍手槍大隊區隊長。

在湘鄂西蘇區第四次反“圍剿”中,賀炳炎所在的部隊奉命從洪湖蘇區突圍,向湘鄂邊轉移。在途中,賀炳炎所部遭到敵軍的襲擊,全軍陷入苦戰。在生死存亡之際,賀炳炎臨時組建“百人敢死隊”,與敵軍進行周旋,採取機動靈活的戰術,成功地轉移了敵軍的大部分火力,並牽制住大部分敵軍,使得主力部隊順利突圍。“百人敢死隊”,最終只剩20餘人,但他們卻殲敵1300多人,給予了敵軍沉重的打擊,為大部隊轉移開闢了一條寬闊的通道。一時間,賀炳炎的名字傳遍紅軍,更是受到賀龍的讚賞。很快,賀炳炎就逐漸從區隊長晉升到團長。

他是名不虛傳的獨臂將軍,有一個很霸氣的綽號“紅軍趙子龍”

1935年7月,板栗園戰役打響,賀炳炎捨生忘死,身先士卒,提著大刀最先衝入敵陣,與敵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肉搏戰。面對數名鬼子的圍攻,賀炳炎毫不畏懼,勇猛地揮舞手中大刀,接連砍翻4個鬼子,而自己卻毫髮無損。

1935年11月,賀炳炎升任紅2軍團第5師師長。同年12月,在瓦屋塘戰鬥中,賀炳炎不幸負傷,而且必須要截掉右臂。在無麻藥、止痛藥的情況下,賀炳炎被軍醫用伐木的鋸子鋸掉右臂,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刮骨療毒”,成為了真正地“獨臂刀王”。

他是名不虛傳的獨臂將軍,有一個很霸氣的綽號“紅軍趙子龍”

1936年7月,賀炳炎率部參加長征。過草地時,他親嘗各種野草,尋找能充飢的野菜,最終成功帶領全師走出草地,保全了寶貴的革命火種。

1937年10月,賀炳炎親自指揮並參與雁門關伏擊戰,在戰鬥中,賀炳炎手提單刀,率軍闖入敵陣廝殺,最終殲滅日軍1700餘人,鼓舞了全軍士氣。

他是名不虛傳的獨臂將軍,有一個很霸氣的綽號“紅軍趙子龍”

在30多年的革命征程中,賀炳炎參加大小戰鬥400餘場,負大小傷16處,僅他一人就殺敵2000多人,堪稱名不虛傳的“紅軍趙子龍”,更是不折不扣的“獨臂刀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