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何其多,遊客為何獨寵烏鎮?

根據中青旅股份發佈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烏鎮景區實現收入8.33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淨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2.3%。若不考慮政府補助影響,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 23%,客流方面,上半年烏鎮景區累計接待遊客 449.57 萬人次。

烏鎮憑藉強大的盈利能力、超高的管理水平,從江南著名的周莊、同裡、南潯等古鎮之中脫穎而出,位居江南名鎮之首,而這一切成就皆源於烏鎮獨有的運營模式。

江南古鎮何其多,遊客為何獨寵烏鎮?

差異化優勢放大品牌價值

烏鎮有四條大街,分東南西北四向,開發歷程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觀光小鎮——度假小鎮——文化小鎮。

首次開發想借助東柵茅盾故居的名氣,圍繞水鄉古鎮的亮點定位為“觀光小鎮”,在當時所有的古鎮都只有一條街或一塊地方像古鎮。而烏鎮樹立差異化,拆掉了區域內的新房子,力求保證古鎮的整體風貌——不是做一個點,而是做一片,給旅客一個整體的感受。


江南古鎮何其多,遊客為何獨寵烏鎮?

如果說東柵是有資源的差異性,那麼,西柵則是產品的差異性。東柵是白天遊、西柵是晚上游、是度假遊、是住下來的旅遊。當中國旅遊業停留在做觀光旅遊,單純依靠門票費作為收入來源時。烏鎮則提出“要遊客住到烏鎮裡”,以“住”為商業模式,收入規劃為三三制,三分之一的門票,三分之一的酒店收入,三分之一的景區綜合收入,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度假旅遊”模式。

傳統的觀光小鎮和度假小鎮兩種模式,極其容易複製。為了將自身與其他小鎮區別開來,烏鎮開始做文化小鎮,通常文化小鎮都會去打造印象系,比如印象麗江、印象西湖等,一向特立獨行的烏鎮選擇戲劇節作為核心的文化產品,真正開創了中國小鎮的藝術天地,成為除了法國阿維尼翁、英國愛丁堡戲劇節之外的世界第三大戲劇節。


江南古鎮何其多,遊客為何獨寵烏鎮?

標準管理 只為旅客美好體驗

旅遊產品的運營除了自身模式的打造,另一個就是遊客的體驗。對於用戶的體驗,烏鎮始終從遊客的角度出發。

景區內所有酒店一律不對外合作,統一自營管理。所有的客房、走廊的裝修高於一般酒店標配,酒店一次性用品的針線包是用當地特有的藍印花布製作,冬天會為旅客送上一杯熱飲,夏天會贈送一份冰飲或綠豆湯。旅客留下極佳的體驗,也就願意再來住一次。據調查,烏鎮一年900多萬遊客,70%是散客,70%裡面至少60%是第二次來。

江南古鎮何其多,遊客為何獨寵烏鎮?

景區內的商業雖不是旗下自營,但嚴苛的標準同樣保證了質量與水平,大多去過烏鎮的遊客都會感嘆低廉的消費水平。

為了防止景區過度商業化,西柵的對外招商實行“一品一店”方針,即一個品種,只招一家店。為了控制店家的質量,西柵對商家有嚴格的規定,開店之前需要通過層層篩選審核通過後,雙方在質量和價格上都有協定,開店之後,不定期會有嚴格的考核,一旦發現違規現象,立即處理。這樣嚴格且統一管理的環境下,從根本上杜絕宰客、欺客的現象,保證了景區十年如一日的良好口碑。


首先要做對,其次才是做好

這個在地圖上不起眼的小鎮,因其差異化的定位標準與注重體驗的服務宗旨,獲得世界各地遊客的青睞。 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古老小鎮現已成為一座歷史悠久、經濟發達、生態良好的文化名鎮。

15年來,烏鎮每年都做大量基礎設施、管理服務的細節工作,對標準化、精細化孜孜以求。由它的發展軌跡我們明白,建設特色小鎮必須要有中長期的目標,切忌急功近利。指望馬上找到一個大項目,生出一隻金蛋,是不切實際的。烏鎮當然是一種好模式,但未必是唯一的模式。我們期待未來與大家一同探索,誕生出更多元、更多姿的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