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人家”或成鄉村旅遊發展新動能

2018年2月4日發佈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

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到了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等相關意見。

從文件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系列意見看,發展鄉村旅遊已成為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而其中被認為是鄉村旅遊重要組成部分的“森林人家”,則在中央一號文件中以國家戰略形式被公開提出。

“森林人家”或成鄉村旅遊發展新動能

何為“森林人家”?

森林人家一詞,最初起源於福建省。是基於對四川、重慶、浙江等地的農家樂旅遊成功經驗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福建地區豐厚的森林旅遊資源優勢,於2006年12月首次提出的關於“森林人家”休閒健康遊的發展理念,是一種有別於農家樂旅遊,又能促進林農增收和弘揚林業生態文化的新型生態旅遊產品。

它是指以具有較高遊憩價值的森林景觀景點為載體,以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為背景,充分合理利用鄉村特色農家產品和森林動植物等生態資源,把森林生態文化與當地民俗風情融為一體,為旅遊者提供吃、住、遊、購、娛等多方面服務的新型生態旅遊品牌,也是林業與服務業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旅遊形式。

“森林人家”或成鄉村旅遊發展新動能

產業融合創新,振興東北經濟

作為一種新型的生態旅遊產品,如何發展森林人家旅遊就成為一個緊迫而又至關重要的課題。藉由東北三省這個中國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我們作具體探討。

近年來由於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面臨危機,東北經濟發展逐步由第一、二產業轉向旅遊業發展。無可置疑,東北憑藉其冰雪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冰雪旅遊業確是一條富民思路。但由於只有短短的四個月冰雪旺季,卻造成天價接待等醜聞層出不窮、打壓不止。

以雪鄉為例,從數據中不難發現,在“全面禁伐”之後,旅遊業幾乎成雪鄉的全部。一年只有4個月的賺錢“檔期”,4個月要掙夠一年的錢,無疑就要“宰客”。不止雪鄉如此,在內蒙古著名胡楊林景點額濟納旗,也是因為一年只有十幾天落葉可看,一次就要掙夠一年錢而瘋狂宰客。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體現在當地產業化程度低,經營管理粗放等問題。但從更深層面看,更多是因當地產業結構單一,無法形成綜合產業聯動經濟導致。換言之,

欲要振興東北經濟,必須基於綜合開發的原則,強化“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創新,以實現多元化收益

“森林人家”或成鄉村旅遊發展新動能

借鑑福建做法,建設“森林人家”

東北作為一個生態環境相對全國較為優越,且林木資源豐富的地區。要科學推動林業和旅遊業的發展,福建的做法值得參考。

作為我國南方重點林區,福建省的2600多萬農村人口大部分處於林區。如何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業,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促進林區經濟發展,增加林農收入,是當地政府及林區農民均十分關注的問題。

2006年12月,福建省憑藉其風光優美、環境良好的自然優勢,並緊密配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扶持林農依託其所承包的林地或者森林公園發展森林旅遊,推出“森林人家”這一全新的旅遊品牌

為了充分發揮森林的綜合效益,進一步促進林區經濟結構調整轉型,盤活林農閒置資產,拓寬林農就業門路和經濟收入,“森林人家”的推出成為了福建省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

截至2010年底,福建省共直接扶持建立授牌戶和示範點375處,覆蓋全部地級市,2010年全省“森林人家”接待遊客突破200萬人次,創社會產值9000多萬元,充分體現了“國家得綠,群眾得利”的價值。

“森林人家”或成鄉村旅遊發展新動能

森林人家”或成發展經濟新動能

目前,發展“森林人家”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和福建省的成功案例,東北三省或可整合自身資源優勢,有機融合第一、二、三產業的綜合性帶動,大力發展一批“森林人家”,以森林旅遊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進一步推動東北旅遊業從局部熱絡向整體繁榮轉變

,未準能成為未來發展經濟的一個新動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福建案例成功的背後,必然有其成功的建設思路和聯動效應,其它地方若要效仿可不能盲目套用。關於建設“森林人家”,絕不能是孤立的結構,而是要與旅遊景區、現代農業、美麗鄉村、生態文明、鄉土民俗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有機融為一體,最終實現對相關產業的綜合性帶動。

與此同時,如何將“森林人家”的建設發展與生態文化旅遊、林業旅遊經濟相結合,突出類型的多樣化,強化以規模化和生態化為本質的基地性,以實現營銷系列化和管理規範化的意圖,這更需結合當地情況作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