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理精:理性閱讀,智慧生活
張柏芝又生兒子了。
今天早上,張柏芝發了一條微博,也是自2017年註冊以來,發佈的第一條微博。
一幅圖+兩個英文單詞,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如果不是這條官宣,可能很多人都不會知道張柏芝已經生了第三個兒子(小王子),並且已經滿月。
不知道張柏芝是因為喜悅之情,還是為了什麼?
自從那個事件的影響,與謝霆鋒離婚後,張柏芝已經漸漸消失在網友的動態之中。
其實,被大家遺忘對她來說是一件挺好的事情,畢竟張柏芝的這次“現身”,又要招來一堆“不必要的麻煩”。
這條微博也引出了一個重要的不解之謎:
1、孩子他爸是誰?
還一不小心上了熱搜。
如果我要是張柏芝,我就選擇“默默無聞”,畢竟此時無聲勝有聲,何必去招惹吃瓜群眾呢?
給孩子一個安寧的網絡環境不好嗎?給自己一個平靜的生活不好嗎?
想不明白,說的不好聽,過去你是女神,可是現在已儼然“過氣”,現在出來蹭熱度,真的沒有一點意義。
01
“關於孩子他爸的猜想”
作為吃瓜群眾,對於張柏芝孩子他爸的事情一定非常的好奇。
早在月初,港媒就已經在不斷的猜測,猜來猜去,其實無非就是讓吃瓜群眾娛樂娛樂。
從14年17年,任何跟張柏芝有八卦的男性都一一羅列了出來。
做為一個單身離異的女性真難,身邊出現的任何男性都可能成為未來的話題。
當然,以上的猜測都是不靠譜的,傳言最多的則是一位65歲的新加坡富商。
甚至有媒體說,張柏芝月前亮相電視節目曾“露口風”,稱有位65歲的新加坡富商追求,雖然年長自己27歲,但很會照顧人。
更誇張的是,媒體表示張柏芝媽媽對這位富商十分滿意。
還傳言,柏芝媽媽和弟弟都曾勸張柏芝公開戀情。
為了刺激張柏芝自己說出孩子的那個爸爸,媒體無端的給孩子找了N多“可能的爸爸”。
不過,張柏芝就是一直沒說孩子他爸是誰,估計以後也不會說。
更何況,現在生子真的不需要滾床單了。
根據12月10日港媒報道,張柏芝生第三胎的真相, 很可能是借精生子,人工受孕。
也是,與其沒有根據的猜測, 我也寧可相信張柏芝的第三個孩子是人工受孕的。
畢竟,38歲的高齡了,加上本身又不是缺錢的主,通過人工受孕可以找個更加優秀的精子,優化下一代,倒也是個非常不錯的想法。
據說多年以來,張柏芝一直鍾情房產投資,由於眼光獨到,雖然香港樓市幾起幾落,但她賬面未有虧蝕。
目前張柏芝手持物業總市值逾2億,據悉她現在所住的大埔康樂園獨立屋就是年初豪擲2500港元購入的。
反正已經這麼有錢了,有何必去找一個65歲的新加坡富商,還為其生子?
這個富商即使再怎麼體貼照顧人,我想張柏芝也沒這個必要。
這個富商更沒必要讓一個接近40歲的女人為他生娃。
所以。張柏芝的第三個兒子更可能是人工受孕。
02
“孩子與婚不再必然捆綁”
經濟獨立,大齡剩女。
通過人工受孕這不是越來越多女性的選擇了嗎?
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做個“不婚主義者”。
雖然我並不喜歡這種選擇,但是別人的選擇又關我什麼事?
我越來越喜歡用中立的思維去看待任何事情,更相信這句話:“存在即合理”。
所以,壓根沒有必要也千萬不要帶有任何情緒的去解讀一個“不婚主義者”。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23歲女兒被催婚後絕育,媽媽萬字長信曝光:餘生很長你不能沒有家》。
我們這一代80、90後,超前的文化思維與父輩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根深蒂固的思想顯然已經產生了不可調諧矛盾。
這種矛盾是無法用語言或者行動去改變的,至少很難。
所以作為我們應當去理解父輩們,而不是做一些極端的行為。譬如像這個23歲的女孩為自己絕育。
文化的思想更新換代的很快。因為現在信息的生產和傳播都太快了。等到若干年後,等到我們自己孩子成人以後,他們可能還需要婚姻嗎?這都可能是一個問題。
但是,我們必須學會去接受這種“文化的變異”。
生子不一定要婚姻,婚姻也不一定非需要一男一女的結合。再過100年, 婚姻的這種文化是否又需要必然存在呢?
曾經,再知乎上看到一個海歸女性。
她也是一個不婚主義者,剛剛回國的時候,父母也是催她趁著年輕早點結婚。
可是後來因為工作太忙,一直耽誤到 30多歲還沒找到合適的對象。說實話,當你層次越高,你對另一半的要求也就越高,找到合適的就越難。
後來父母也不催了,她也在幾年前做人工受孕,生了孩子都由媽媽帶著,自己收入也還不錯。
教育基金、各種保險該買的都買了。總之,並沒有因為缺少家庭或者缺少男人感到生活有什麼不方便。
至少她覺得,人工受孕的孩子還是跟自己姓。
而姓氏才是男權社會最更深蒂固的特徵,作為一個男的,如果孩子都不能跟自己姓,多多少少覺得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恥辱”。
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不婚主義的文化影響。婚姻會消失也不是並不可能,生孩子也變成單方面的需求。
女人,有經濟實力,可以人工受孕。
男人,又經濟實力,可以找人代孕。
孩子都跟自己姓,而且沒有婚姻的舒服,感覺挺好的。
當然,如果又想兩個人一起生活也可以,總之,婚姻將可能不再是必須。
03
“不婚主義不得不被接受”
中國新聞週刊有一項調查顯示:
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結婚人數301.7萬對,與五年前同比下降了29.54%。這個降幅很大,按道理,現在應該是90後結婚的高峰期,但是登記結婚的人數並沒有按預期想象的那樣。
一方面,可能是晚婚的已經成為現實的趨勢;另一方面,不婚主義者數量有可能在上升。
另外根據調查顯示,不婚族在85前的群體中佔比不足10%,但在85後和95後佔比分別達到13%和18%。
當然,其中的原因很複雜,85後的不婚主義者可能是現實的壓力太大,不敢結婚;95後更可能的只是暫時性的想法,畢竟還年輕,以後對婚姻的態度也會轉變。
但是,這種不婚主義者的現象才是最值得關注的。
任何一種社會文化都不是在短時間形成的,但是以現在的社會發展速度和接受新文化的速度,這種不婚主義文化可能在未來10年到20年就會被大部人接受和認可。
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80、90後的下一代了。
世界變化太快,以至於我們來不及適應,所以來不及接受。
而我也不再願意去接受什麼要嫁就要好好嫁的這種規勸之話。
有愛情的時候我們一起好好生活;沒有愛情的時候我們各奔東西。
畢竟,青春對每個人都是有限的,曾經愛過就好。婚姻,何必把曾經愛過現在已經不愛的兩個人捆在一起天天爭吵,度過短暫的人生呢?
張柏芝和謝霆鋒不愛了,各奔東西,各取所需。張柏芝想再要一個孩子,那就人工受孕,多麼簡單和自由的事情。
我覺得這樣挺好。你怎麼看?
提醒:本文的觀點只是個人 的猜想,畢竟現在的社會還是以婚姻為主的社會文化體系。
也希望大家能夠找到心儀的另一半或者過上幸福的婚姻生活。
閱讀更多 胡理精1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