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柺貧困戶”的自立路

12月18日上午,河南省新野縣施庵鎮曾營村的趙大媽用三輪推著一袋小麥去本村的"銀鋒糧食加工點"打面,為她加工麵粉的是一個拄著雙柺的年輕人。麵粉加工好後,為收取加工費兩人發生了推讓,拄雙柺的年輕人堅定地說:"我這個生意多虧了扶貧政策和扶貧幹部,我規定為貧困戶加工糧食只收個成本費,你是貧困戶,我就只收你個電費錢。"

“雙柺貧困戶”的自立路

王銀峰正在工作

這個拄著雙柺的年輕人就是曾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銀鋒。

今年36歲的王銀鋒中專畢業後在廣東打工,十年前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病,造成下肢離開雙柺不能行走,被迫回鄉養病。由於這種病的特殊性,王銀峰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被鑑定為肢體四級殘疾。他的父母都七十歲了,兒子剛上小學,前幾年妻子又和他離婚了,家庭生活十分困苦。2017年5月,王銀鋒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社會保障扶貧、健康扶貧、殘疾扶貧、教育扶貧等各項政策都得以落實。但是,由於缺少勞力和穩定的收入,王銀鋒的脫貧一直是扶貧幹部的一塊心病。

去年,王銀鋒的扶貧幫扶責任人王守豪也幫助他養羊脫貧,但由於王銀鋒個人身體原因,沒有實現目標。2018年,曾營村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程方獻在多次入戶走訪中,發現王銀鋒有文憑、有技術、有志氣、有創業意向,就根據金融扶貧政策和他的身體實際,商議讓他貸款購買全自動糧食加工設備,在家門口搞糧食加工,實現穩定收入。

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王銀鋒利用金融扶貧政策於今年10月份貸到了4萬元現金,開辦了"銀鋒糧食加工點",主要從事原糧的粉碎加工。自今年11月中旬開業,每天的毛收入150元左右。

“雙柺貧困戶”的自立路

扶貧幹部上門幫助王銀峰

王銀鋒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後,不忘感恩扶貧政策,回報社會。他規定凡是貧困戶來加工糧食,只收取用電量這個成本費用。平時,王銀鋒利用自己上中專學的電子電器技術,義務為村民修理電子電器。鄰居王宗祥介紹說,王銀鋒十分勤快、熱心,不論誰家的電線、電器出點小故障,喊一聲他都會跑去幫忙。王銀鋒說:"如果不是扶貧政策和扶貧幹部,我們這家人都不知道能過上啥日子。照我現在這個穩定的收入,過年實現脫貧肯定沒問題!"(彭興才)

“雙柺貧困戶”的自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