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這兩天無意中看到了一條新聞,“爺奶照看孫女向兒子索要“帶孫費

”,法院:支持”,仔細一看裡面的內容,差點氣得爆粗口。

新聞中,爺爺奶奶自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一直親自撫養孫女,在照料孫女期間,為孫女繳納幼兒園費用每個月350元,日常開支每月三四百元。

因此要求自己的兒子和兒媳,支付撫養費一萬元

而孩子的親生父母則稱,自己曾四次支付了三四千元的撫養費

法院判定:綜合各種因素考慮,酌情確定爺爺奶奶撫養孫女需要花600元每月,一共花費了6600元。

孩子的親生父母支付了4000元,扣減之後,應該再給老人2600元。

What?!氣得想掀桌!

老人辛辛苦苦幫忙帶孫女一年,孫女的各項生活支出都由老人掏錢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老人出人出錢,勞心勞力,最後就給2600?!而且還是靠打官司才拿到這2600的,這要不打官司,指不定還得貼多少進去呢。

就算是小城市,請個育兒嫂也得一個月3000塊錢起步了吧?一年下來怎麼也得3萬多塊。

老人辛辛苦苦照顧孩子,還要墊付學費,保不齊還得給孫女買零食、帶去遊樂場玩,這些零零碎碎的錢,一年下來幾萬塊都打不住……

真想跟老人說一句,您可好好想想這兒子是不是親生的吧,該不會生孩子的時候把胎盤帶回家養大了吧。

現在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老人幫你帶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換句話說,老人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

法律明文規定: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只要父母有撫養能力,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孫輩並沒有法定的撫養義務。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只有父母無能力撫養孩子或是父母死亡的情況下,老人才對孫輩有撫養義務。

法律條文雖然是這麼寫的,但大多數家庭的實際情況是:媽媽休完很短的產假就得趕緊上班,只能將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

即便家庭條件很好,能讓媽媽在家全職帶娃或者能夠請得起育兒嫂的,多少也得讓老人幫忙看著點。

身邊基本都是這幾種的情況。

第一種,女方老人帶孩子。這些老人基本都是心疼自己閨女,捨不得閨女辛苦,也捨不得閨女處理複雜婆媳關係的,只能自己上。

第二種,雙方老人交替帶孩子。男方老人來帶個半年,再換女方老人來帶,兩邊交替上崗。

第三種,請育兒嫂帶,但又怕育兒嫂對孩子不好,只能讓老人時刻跟著的。

第四種,

自己帶,但多少還得讓老人搭把手的。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基本孫輩一出生,老人都沒閒著

說實話,這屆老人真挺不容易的。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自己辛苦大半輩子掙的錢,基本花在了給孩子買房子上。孩子結婚生子了,還得出錢出力。法律都說了,老人沒有撫養孫輩的義務,但為什麼老人多少還是在幫忙帶孩子呢?

是愛啊!

現在社會上對那些背井離鄉帶孫輩的老人有新的稱呼,叫做“北漂老人”“滬漂老人”、“深漂老人”什麼的。

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隻身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然後就開始日以繼夜的帶孩子。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帶孩子有多累,就不用我細說了吧。而且現在還強調要“科學育兒”,好多老人還得邊帶孩子邊學習,生怕哪做的不夠科學,免不了又是一場家庭紛爭。

除了帶孩子,不少老人還得做家務和做飯。因為心疼孩子“上一天班多累啊”,好多老人都是自己先哄孩子,讓兒子兒媳先吃飯,等他們吃飽了,老人才能趕緊吃上幾口。

這些背井離鄉的老人,除了能和小區裡同樣帶孩子的老人聊聊天,基本沒有什麼社交圈。除了家門口的菜場和孩子常去的遊樂園,他們基本哪也去不了。

而且老人一般都心疼孫輩,除了出力,多多少少也出著錢,孩子出門喜歡什麼,老人基本二話不說就掏錢買。

聽說上什麼早教課對孩子好,好多老人也爭著掏錢送孩子去。給自己捨不得花什麼錢,但給孩子花,二話不說就刷卡。

最慘的是:

好不容易幫忙拉扯大一個孩子,馬上二胎又來了

,還得接著帶。

好不容易孩子上幼兒園了,還得接送。這一接送,基本得接到孩子讀完初中甚至高中為止。

好多老人一幫忙帶孩子,真的好幾年沒回過自己家,每天就是那麼幾點一線的來回奔波著。

這要不是老人心疼自己孩子,心疼自己孫輩,這又出錢又出力的,擱誰誰幹啊。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之前看到一個調查,說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上了抑鬱症,大部分都跟帶孩子有關。

帶孩子的老人,承受的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某小區裡,有一個奶奶,獨自帶一對雙胞胎。我有一次在小區廣場上和她聊天,就說:“您真是太厲害了,我們一家人帶一個孩子都累得要死,您一個人帶倆這都怎麼做到的。”

這位奶奶正跟我分享她同時帶倆娃的一些絕招,孩子媽媽下班回來,一看其中一個孩子額頭上腫了一塊,就說:“怎麼回事啊。”

孩子奶奶怯弱的解釋到:“我忙著做飯把他倆放安全圍欄裡,沒想到他自己爬了出來,沒抓緊摔了一下。”

孩子媽媽立刻皺起了眉頭:“哎喲,你這怎麼看的孩子啊,都跟你說了幾遍了,不要把孩子單獨放圍欄裡。”

我在旁邊氣得翻白眼,正想理論幾句,孩子奶奶輕輕拉了拉我的衣角,搖了搖頭。

在後臺經常看到一些這樣的留言:“婆婆趁我不在會給孩子吃糖,怎麼說她都不聽,該怎麼溝通?”“我媽偷偷給孩子把屎把尿,怎麼勸呢?”“爺爺奶奶竟然給孩子吃上一頓的剩菜,氣死我了。”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一般看到這些留言,都默默的忽略了,但其實真的很想回復:老人帶的不好,那就自己帶吧。

沒自己日復一日帶過孩子的人,真的無法理解帶孩子的辛苦和壓抑。

老人體力精力都已經遠不如年輕人,帶娃本來就承受了很多身體上的壓力。有時候偶爾偷個懶或者做得不夠好,還要被埋怨,這種委屈,真的也就是老人才能承受了。

說回咱們的主題本身:老人幫忙帶孩子,該不該給錢?

為此問了一圈周圍的同事和朋友,他們有沒有給錢。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我們想給,但他們不要。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看吧,這就是答案,那些因為心疼我們而自己辛苦幫我們帶孩子的老人,同樣心疼我們賺錢不易,不會輕易要我們的錢。

其實,給不給錢,都是一個形式。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記得這是老人對我們的額外付出,要感謝,並感恩。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我的一個朋友,生了倆孩子,事業風生水起,但是她心裡門兒清:如果不是這些年雙方老人盡心盡力的幫忙帶孩子,讓她可以沒有後顧之憂,那她絕對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閨蜜說:“老人帶孩子,那是真的不容易,我家倆孩子都是高需求寶寶,真是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折磨得夠嗆。

所以就算有時候我覺得老人有些教育方式不是特別好,不是大事的,我都閉上嘴巴,絕對不抱怨。畢竟我設身處地一想,這要我天天這麼累還不討好,我早撂攤子不幹了。”

另外,朋友還跟我分享了一下她“變相”給老人錢的經驗:“我們家四老,直接給錢那肯定是不要的。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所以我給他們各自買了一份保險,每年往裡面存一筆錢。他們嘴上埋怨我亂花錢,其實心裡還是很感動的。

每年我還給他們買體檢套餐,定期督促他們檢查身體。逢年過節的,再定個全家出遊,我和孩子爸主帶孩子,讓他們能好好玩一玩。其實老人就是,他們知道你惦記著他們,知道你有心孝順,對於他們來說,就心滿意足了。”

誠如朋友所說,我也是這樣認為的,老人幫忙帶孩子,累的是自己,幸福的是兒女和孫輩。咱們給不給錢,如何給錢,其實就是一個形式。

老人起訴兒子索要帶娃費,老人帶娃該不該給錢?

老人操勞一輩子 ,晚年還要犧牲自己的生活幫我們帶娃,為得不就是我們能夠踏踏實實 工作,安安心心生活嗎?

請對帶孩子的老人少一點抱怨,多一點理解和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