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為春運“神傷”?相比之下,90年前春運,更加“驚心動魄”

你還在為春運“神傷”?相比之下,90年前春運,更加“驚心動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運”,春節國家過年,已經成為了人們一年到頭最發愁的事情。雖然如今中國的交通飛速發展,我們回家的時間不僅縮短,就連選擇,都變多了。即便如此,人們還是為春運“神傷”。買不上票,坐不上車,一直推遲的神傷,那些有車的人,更神傷,要想在預期的時間回家,必須提前好幾天走,因為路上太堵了,如果堵在路上,簡直恨不得自己長了翅膀。發愁、擁擠、等待,成為了人們神傷的源頭。然而,每年都要經歷一次的事情,人們顯然永遠不會適應,每年抱怨。那麼,相比90年前,中國交通還不發達的時候,春運豈不是更加“殘酷”?沒錯,90年前的春運,根本想不到的艱難,更加“驚心動魄”,相比之下,我們的“神傷”,就是小事。

你還在為春運“神傷”?相比之下,90年前春運,更加“驚心動魄”

90年前的中國,民國政令“廢曆元旦”,就是不過舊年的春節,過的是咱們如今的元旦。所以,在如今春節的時候,他們是在上班的。不管哪個春節,都是要過的。這就遇到了共同的問題,就是春運。當時外出務工的人,雖然沒法跟現在比,但在當時也是非常多的。到了春節放假,都希望能夠回家陪伴家人。當時的交通工具有限,火車和汽車成為了首選。但是買票成為了發愁的事情。沒有網絡,他們只能排隊買票。

你還在為春運“神傷”?相比之下,90年前春運,更加“驚心動魄”

最痛苦的是,輪到你的時候,票沒了,簡直太慘了。就算 運氣好,排長隊買上了票,等車成為了最艱難的事情。有記載,當時最長的火車晚點記錄,是28個小時。人們只有傻等,一來科技不發達,沒有晚點的具體更新時間,二來,人們沒有更好的選擇,“拼命”買的票,不能浪費。一個人所有的耐心,都會被春運給磨的沒有了。

你還在為春運“神傷”?相比之下,90年前春運,更加“驚心動魄”

以為幸運坐上車就完事,可以回家好好過年了嗎?並不是,這只是春運的一道工序,接下來等著的,是輪番的換車。在90年前,各大線路並不是很順利,有人更是多種交通工具齊上陣,火車、汽車、輪船等,幾經波折,才能夠回家。相比較,如今的交通發達,車多還提速。我們的“神傷”,在如此“驚心動魄”的春運下,簡直不值一提。社會在發展,過去“驚心動魄”的春運想象,已經不存在了,如今的春運已經便捷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