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還有一座小商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2014年5月,趙州橋館藏欄板及構件搶救保護修復工程啟動。主要針對欄板的表面覆蓋物進行清洗、脫鹽、加固、空臌回貼、封護等修復工作。

此次修復的有隋二龍交頸欄板、北宋鳳凰欄板、清饕餮欄板等17塊欄板和修橋主題銘、仙蹟等構件,共計26件(套)。

石欄板及其他石構件是研究趙州橋的重要材料物證。欄板望柱上精雕龍獸和花卉圖案,尤其是浮雕上各具神態的蛟龍或相互纏繞,或遊玩嬉戲,若飛若動,活靈活現,惟妙惟肖。這些龍雕造型生動,跌宕多姿,風格古樸豪放,意境深厚,刻工精細,刀法蒼勁,顯示了隋代深厚嚴整、矯健俊逸的石雕藝術風格,堪稱精湛的石雕藝術珍品,代表了隋唐石雕藝術的精華,在藝術美學方面佔有重要地位。

樂藝會擷取國家博物館藏安濟橋石板雕刻藝術系列資料,奉獻給廣大愛好者。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潛龍抱淵,乘雷九天:國博隋代趙州橋石板藝術


本內容圖片均為樂藝會藝術圖庫資料

文字摘編自展覽公開資訊

歡迎轉發

謝絕不經同意擅自拷貝圖文至自己公微號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