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a 与星巴克单纯从咖啡的角度来看究竟谁更优秀?

Costa 与星巴克单纯从咖啡的角度来看究竟谁更优秀?

今昔物语 www.jinxiwuyu.com

这个其实就是个伪命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品味和看法,所以没有谁优秀不优秀。各位看官我们看看知乎上面的朋友怎么评价的。

@巴松

咖啡从业者,培训师,做过咖啡师大赛北京赛区比赛技术和口味评判,利益无关……

仅从最基础的ESP评价,北京星巴克的ESP我目前为止没有喝到符合我的最低标准的咖啡,并且星巴克的品控从最初就一直是个问题……我最不好的三次咖啡体验两次在星巴克,一次是MANN(这是最差的一次)。今天只说这两次星巴克的体6验,2001年去星巴克东方新天地店,当时点了一杯ESP,我就站在操作员姑娘对面(恕我不能称其为咖啡师,因为真的达不到咖啡师的标准),那姑娘做完之后端给我,我一饮而尽……没错,是一口咽下去的!这是什么问题?咖啡温度太低!然后口腔里充满了焦糊味和明显的刺激的酸味……我很客气的对那姑娘说:不好意思,你给我的咖啡温度太低了。姑娘瞪着水汪汪的眼睛对我说了三个字:哦,是吗?然后……然后就没了……我灰溜溜了走了……

第二次是一个冬天,早上路过清华东门附近的星巴克,那个时间刚开门,进去点了一杯当日外带,吧台很快就给我倒好了,走出门一喝——温的,能一下喝一大口的那种温度。这又是什么问题呢?咖啡是前一天剩下的,早上起来直接加的温……还没热透就赶上我来买咖啡,就卖给了我……

在说说COSTA,第一次去COSTA是在北京南站店,那应该是COSTA的第一批店,当时人挺多,也是点了一杯ESP,当我说要ESP的时候,店员有点惊讶,告诉我是一小杯,很苦……我说对,就是要这个……咖啡师制作好以后,端给我,三口喝完,口腔里并没有太强的刺激感,稍稍有些酸……证明咖啡有一点萃取过度,但不严重,完全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后来又去了其他几家店,同样质量不是很差,基本上没遇到让我觉得很差的咖啡。

当然也有例外,08年去上海参加食品展,可以去了上海的几家星巴克和COSTA,平心而论星巴克要比COSTA的咖啡做的稍好一些。

从我的分析来看,星巴克除了没有很好的学习到意式咖啡的烘焙和制作技术外(我一直都说星巴克只学到了皮毛和样子),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上的问题……这个在很多年前我和星巴克上海第一家店的首任店长聊天时也聊到过这个问题,他也说北京的星巴克要比上海差不少。星巴克这些年可能也意识到了品控和管理上的问题,将几乎所有店的半自动咖啡机换成了全自动的,以避免品控的问题……

COSTA在这方面继承的传统还不错,至少豆子的烘焙是得当的,而且老板本身就是意大利人,对对意式咖啡的口味理解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偏差……但从上海店的表现来看也依然有品控的问题……

=========咖啡的分割线=========

另外反对@拔丝青蛙对意式咖啡概念的理解,他对罗巴斯特豆的理解明显是SCAA的概念,但这是错误的,使用罗巴斯特豆并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是用罗巴斯特豆来丰富意式咖啡豆的口味的层次感,弥补阿拉比卡过于柔和而显得单薄的口味,增加ESP的厚重感,这也是ESP所谓的strong的口感所在,strong绝不是苦甚至是刺激,而是柔和的厚重。我们在培训学生时形容是好的ESP的口感应该是想一个人用拳头在顶着你,你可以感受的到它的力量,但不会觉得难受。而不好的口感就像一根手指戳着你的穴位一样,是不舒服的……答主可以好好了解一下意式咖啡的故乡意大利的情况,在整个意大利,只有illy是只生产百分之百阿拉比卡的意式豆,(illy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它的咖啡有多好,而是因为它赞助了威尼斯双年展,那些艺术大咖们把自己捧了起来,意大利人对illy的感情就像雀巢在中国,是哪里都能买的到并且不会太差的咖啡。)其他几乎所有的咖啡企业都是使用阿拉比卡和罗巴斯特的拼配,最经典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就是评论里@何智远所说的8:2的拼配比例,意大利人也叫oro,只要看到oro三个字母,那么他的比例一定是8:2。这已经是意大利几十年来的习惯了……

另外说到烘焙,@拔丝青蛙很明显没有搞清楚咖啡豆烘焙程度的分类,把星巴克的自创的FULLCITY和普通滴滤豆的烘焙混淆了,就星巴克的意式烘焙而言,它的FULLCITY在我们职业咖啡人的眼里就是烘焙过度了(这是个残酷的公认的现实),咖啡最忌讳的就是烘出油脂,烘出油脂的结果就是迅速破坏了咖啡的芳香物质(咖啡的香气是大部分靠挥发性脂肪来散发的,您都把脂肪烘出来了,香气哪里还存的住?)这也就是为什么星巴克一直崇尚豆子不能超过一个月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它的烘焙没法长时间保存。我记得很清楚,舒尔茨在他的回忆录里写过一句话,当他在烘焙炉边捧起一把沾满油脂的咖啡豆,闻着深深的焦糖味,心中无比幸福(大概意思是这样),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只能呵呵,真想跟舒大爷说一句,那真心不是焦糖味,是焦糊味!

还有就是C家虽然是个英国公司,但创始人却是两个纯种意大利人,他们还是相对比较忠实于意式咖啡的传统……和英国人的咖啡观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Costa 与星巴克单纯从咖啡的角度来看究竟谁更优秀?

今昔物语 www.jinxiwuyu.com

@林松

本人是美式爱好者,会使用半自动咖啡机制作Espresso(很简单一学就会)。曾在某咖啡贸易公司工作过,藉此机会参加了上海的烘培展,试喝了80%以上参展咖啡豆贸易商提供的免费咖啡。

旗帜鲜明地摆明态度:Costa比星巴克更加优秀。

着手写下答案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本答案是且仅从咖啡的角度评价两家大型连锁咖啡馆。为了杜绝更多干扰,我的评价基本是基于我喝得最多的美式咖啡(Espresso加水而已啦啦啦啦)。

个人口感,喜欢Costa。

口感因人而异,难以比较。我们必须借助可以评价的标准。

全世界的精品咖啡协会,通常都是使用「杯测」作为评价咖啡的标准。通常来说,杯测的方式有许多种,各个国家各有各的方法,一般是以「巴西式杯测法」为基础。(谁叫巴西是最大的咖啡豆产地呢。)以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的杯测方法最为著名。(谁叫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呢。)

SCAA的杯测方法通常是用来评价精品咖啡,用来评价星家和C家两个大型连锁咖啡馆,未免是杀鸡用牛刀。但我们可以借鉴SCAA的评价咖啡的项目来比较二者的口感。SCAA杯测法的主要评价项目有:

  • 干香气Fragrance(咖啡粉的香气)

  • 湿香气Aroma(咖啡液的香气)

  • 甘甜Sweetness

  • 清爽的酸味Acidity

  • 风味Flavor

明确这五个评价标准后,开始来打分吧。由于本人手头没有两杯咖啡直接做比较,打分全凭记忆,分数全凭感觉。满分为五分。

星巴克

干香气:2分。显然是烘焙过度,略焦。

湿香气:3分。基本上每一杯口感都保持了平均的口感,差不多。就是略苦,苦中带焦。

甘甜:1分。基本没有嘛,回味就像嚼烧干了的木头。

清爽的酸味:1分。对于深度烘焙的咖啡,要求酸味基本上是缘木求鱼。

风味:2分。尚可。

Costa

干香气:3分。大家去闻一闻两家店的味道,基本就能得出结论啦。当然,C家的奶味有时会略重,不知道为什么。可能点花式咖啡的人比较多。

湿香气:3分。一般能达到4分的,但因为咖啡师的缘故,口感不是特别均匀,但一般都能达到3分以上的。

甘甜:3分。嘿,这一份属于喉头间的美妙感受,在星家是感受不到的。

清爽的酸味:3分。烘焙恰到好处的咖啡豆,酸味中略有果香、橙香,尽管不能令鼻腔都充满了清爽,但确确实实能让人感受到:这实实在在是一杯现磨咖啡啊!

风味:3分。能品尝到地道的意式咖啡。尽管他是英国的牌子,创始人确实货真价实的意大利一对兄弟。

感觉打分见仁见智。列位知友如有兴趣,也可以借助这个评价标准各自为两家的咖啡打分。上节部分内容引自日本精品咖啡大师田口护所著《咖啡品鉴大全》。

理性分析一下,还是喜欢Costa。

接下来聊聊原因。决定一杯咖啡的品质好坏的因素有哪些?简单来说有两个:咖啡豆和咖啡师。

基本可以这样说:咖啡豆的品质决定了一杯咖啡的天花板,咖啡师决定了该咖啡豆能够到达的高度(等于没说)。决定咖啡豆品质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是咖啡豆的产地;二是咖啡豆的烘焙。

像星家和C家这样的大型连锁咖啡店,100%阿拉比卡豆还是能够保证。但出于成本、天气、供货来源等因素,我缺乏全面的数据,所以也无从详细比较产地来源。但可以确定一点,大陆的星巴克和北美星巴克的咖啡豆采购来源不一样,大陆的星巴克多数从云南采购咖啡豆,和全球其他产地的咖啡豆混合在一起烘焙,成为所谓的「综合豆」。

我当然不是说「综合豆」不好。正是有了「综合豆」+全球采购,才能保证每一杯咖啡都保持差不多的品质,大型连锁咖啡馆才有了生存的可能。

同样全球采购的综合豆,从产地选择方面,Costa显然比星巴克更加讲究。Costa号称只有1%的咖啡豆能够进入他们的采购流程,并保证所有咖啡豆都源于雨林联盟(RFA)认证农场的咖啡连锁品牌,第一家从头至尾控制整个咖啡流程制作的连锁品牌。

而星巴克方面嘛,上面其实提过的,嗯……

其次说烘焙。

星巴克的豆子显然都是烘焙过度了。大概也只有他们家敢于采用这样的深度烘焙方式……我认为,采购同样的咖啡豆都使用星巴克的方式烘焙,都会出来那种苦中带焦、焦中带焦木的味道……

Costa的烘焙,唔,至少是中规中矩吧。

最后说说说人:咖啡师。

咖啡师的作用是很大的,好的咖啡师极其难得。所以为了保证出品的每一杯咖啡都有平均的口感,不受咖啡师手艺、心情(误)的影响,他们推广了特有的全自动咖啡机。经过简单培训的咖啡师就能上岗操作,味道差不到哪里去,反正大家都是为了拍照。这样奠定了他们能够极速扩张的基础,漫天遍野都是星巴克的咖啡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舍弃了手工而就机器,牺牲一部分味道也就在所难免。牺牲的这部分,就是过度烘焙了咖啡豆。

而Costa一直在坚持了半自动咖啡机+咖啡师的模式。培养一个咖啡师很难,咖啡师的水平也较难达到稳定状态,所以口感方面不会像星巴克那样稳定,扩张的速度也受到了限制。但这样做的同时,保证了咖啡的品质和风味,这是喜欢Costa颇为难得的一点。

而且,为了培训咖啡师,Costa每年都会举办全球咖啡师大赛。虽然比不上WBC专业,倒也是有模有样,创意咖啡、经典咖啡、速度咖啡都会拿出来一项项比赛。去年中国区的冠军,还去伦敦参加比赛拿了全球冠军。据说这个小伙子现在还在广州某店里当一名普通的咖啡师呢。

结论

在大型连锁咖啡馆这个维度上,Costa的咖啡品质碾压了星巴克。

Costa 与星巴克单纯从咖啡的角度来看究竟谁更优秀?

今昔物语 www.jinxiwuyu.com

ps:喜欢请关注我们:今昔物语 www.jinxiwuyu.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