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品模擬物遷移 測試池實用新型專利


摘 要:本專利可有效提升遷移池的熱環境利用率,使食品模擬物快速達到動態平衡,提升檢測效率,目前正在逐步走向批量生產,今後準備在檢驗檢測機構及企業實驗室大力推廣。

關鍵詞:專利 遷移測試池

遷移試驗是指在規定條件下,為測定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的組分遷移到與之接觸的食品或食品模擬物中的量而進行的試驗。科學研究結果表明,食品汙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餐具和包裝容器,原因是與食品接觸材料中的有害元素、有害物質會向食品遷移,因此食品接觸材料安全風險問題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重視,食品接觸材料的安全風險符合性評價主要通過模擬特定遷移試驗進行。遷移試驗的主要儀器為遷移測試池(指安裝、固定待測試樣,注入食品模擬物進行遷移試驗預處理的裝置)。

1 依據的標準及相關專利

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遷移試驗通則》;GB 5009.15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遷移試驗預處理方法通則》;《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專利》(200820229301.1)。

2 現有專利存在的不足

首先,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的遷移測試池本體材質僅限於聚四氟乙烯(PTFE)和不鏽鋼,對於食品模擬物的兼容性較差。其次,遷移測試池本身不可控溫,需通過外部溫度來進行調節(如放置於烘箱中),且佔據空間較大,熱環境利用率較低,不利於大批量樣品測試(目前的測試條件下,單個樣品的加熱測試時間需要持續10天),測試成本較高。最後,遷移測試池在靜態放置的狀態下,食品模擬物中遷移出的物質達到動態平衡所需時間較長。

3 本專利的工作原理及專利點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提供一種食品模擬物遷移測試池,可有效解決現有遷移池熱環境利用率低,無法使食品模擬物快速達到動態平衡的問題。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①提供一種食品模擬物遷移測試池,包括呈一體結構的遷移池殼體、底座和熱浴殼;遷移池殼體和熱浴殼均設置於底座上;遷移池殼體設置於熱浴殼內部,且二者均具有獨立空間。

②遷移池殼體上端開有穿過熱浴殼的食品模擬物進口;遷移池殼體內設置有開有若干通孔的隔板,並在隔板上放置有攪拌子;遷移池殼體下端開有穿過底座的開口;開口處設置有封蓋。

③熱浴殼上分別開有熱浴液進口和熱浴液出口;熱浴殼外套有隔熱套;隔熱套內頂部設置有與攪拌子配合的磁力攪拌器。

④專利點

a.底座下端面開有凹槽,封蓋可嵌入其內,並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開口連接;

b.凹槽內設置有密封墊圈;

c.熱浴液進口與食品模擬物進口位於同一垂線,隔熱套上分別開有供熱浴液進口和食品模擬物進口,以及熱浴液出口穿過的縫隙;

d.遷移池殼體、底座和熱浴殼材質均為玻璃;

e.隔板材質為玻璃或陶瓷。

4 本專利示意圖及實施方式

以下將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本實用新型,需要注意的是本專利不限於具體實施方式的範圍,對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只要各種變化在所附的權利要求限定和確定的本專利的精神和範圍內,這些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一切利用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實用新型創造均在保護之列。


一種食品模擬物遷移 測試池實用新型專利


圖1 本裝置的剖面圖

如圖1所示,該食品模擬物遷移測試池,包括呈一體式結構的遷移池殼體1、底座2和熱浴殼3,遷移池殼體1和熱浴殼3均設置於底座2上,三者均由玻璃材質製成。遷移池殼體1設置與熱浴殼3內部,二者之間具有間隙,且二者均具有獨立的封閉空間,即遷移池殼體1為獨立空間,熱浴殼3與遷移池殼體1之間的間隙為不與遷移池殼體1連通的獨立空間。遷移池殼體1上端開有穿過熱浴殼3的食品模擬物進口6,遷移池殼體1下端開有穿過底座2的開口12,並且,底座2在開口12外緣開有凹槽14,封蓋13嵌入凹槽14內,並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開口12結合,對遷移池殼體1進行密封。同時,封蓋13內還設置有與食品模擬物接觸的薄膜,為提升封蓋13和開口12的密封性,在凹槽14內還設置有密封墊圈11。熱浴殼3上下兩端分別開有熱浴液出口8和熱浴液進口7,優選熱浴液出口8設置在食品模擬物進口6相對側,熱浴液進口7和食品模擬物進口6位於同一側,且在同一垂線上,熱浴方式為水浴或油浴。


一種食品模擬物遷移 測試池實用新型專利


圖2 隔板俯視圖

一種食品模擬物遷移 測試池實用新型專利


圖3 隔熱套截面圖

如圖1和圖3所示,為提升裝置對熱環境的利用率,在熱浴殼3外設置有隔熱套4,並在隔熱套4上開有供熱浴液進口7和食品模擬物進口6,以及熱浴液出口8穿過的縫隙。通過在熱浴殼3外設置隔熱套4,且熱浴液是不停的從熱浴液進口7流向熱浴液出口8,可有效防止熱浴液溫度的散失,使遷移池殼體1內部的溫度一直保持在一個相對恆定的範圍內,提升對外界熱環境的利用率。同時,隔熱套4的縫隙寬度僅為2~3cm,不會使熱浴液中的熱量通過縫隙大量的散發出去,而且,熱浴液不停的從熱浴液進口7流向熱浴液出口8,因此,不會存在熱浴殼3內的熱量大量流失的情況。

如圖1和圖2所示,在遷移池殼體1內部,設置有位於食品模擬物進口6下方的隔板9,隔板9上開有若干通孔,並在隔板9上放置有與設置於隔熱套4內頂部的磁力攪拌器5配合的攪拌子10,磁力攪拌器5與外界電源連接。

食品模擬遷移過程如下:首先,食品模擬物進口6設置在遷移池殼體1上端,經其向遷移池殼體1內加入食品模擬物時,由於高度差的原因,食品模擬物會對開口12處的薄膜形成較大的衝擊力,隔板9恰好可以對食品模擬物具備一定的阻擋作用,降低其下落的衝擊力。

另外,如果攪拌子10放置於開口12薄膜處,那麼,當其在磁力攪拌器5帶動下轉動時,攪拌子10轉動的摩擦力會對薄膜產生損壞;因此,通過設置帶有通孔隔板9可有效的避免次問題。

由此,在磁力攪拌器5的帶動下,攪拌子10在遷移池殼體1內轉動,並通過隔板9上的通孔帶動遷移池殼體1內的食品模擬物轉動,然後在熱浴液加熱的配合下,使遷移池殼體1內的食品模擬物快速達到動態平衡,提升薄膜內物質進入食品模擬物的效率。

5 本專利的有益效果

通過在熱浴殼外設置隔熱套,且熱浴液是不停的從熱浴液進口流向熱浴液出口,可有效防止熱浴液溫度的散失,使遷移池殼體內部的溫度一直保持在一個相對恆定的範圍內,提升對外界熱環境的利用率。在磁力攪拌器的帶動下,攪拌子在遷移池殼體內轉動,並通過隔板上的通孔帶動遷移池殼體內的食品模擬物轉動,然後在熱浴液加熱的配合下,使遷移池殼體內的食品模擬物快速的達到動態平衡,提升其與薄膜的反應效率,以達到提升檢測效率的目的。密封墊圈可有效提升封蓋與開口的密封性,避免遷移池殼體內的食品模擬物流出。

6 本專利的優點及推廣情況

本專利可有效提升遷移池的熱環境利用率,使食品模擬物快速達到動態平衡,提升檢測效率,目前正在逐步走向批量生產,今後準備在檢驗檢測機構及企業實驗室大力推廣。

本專利專利號:201721184711.4

陳紅 陳誠 雲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