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可能不會衰敗,有可能就稱霸全球

康熙帝是中國的一代聖賢帝王,為清朝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備受老百姓的愛戴,而且軍隊將領們也願意為他付出,因為康熙十分器重自己的軍隊為自己的貢獻,所以,給予他們很多福利。這樣不僅保證了國家政治,經濟,而且軍事方面也是十分超前的,所以當時的清朝並不比漢朝時期的差,為以後國家的發展做了很好的鋪墊。但是,無論是多麼優秀的人,都會有很出錯的時候,就算是備受歡迎的康熙也逃不過。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可能不會衰敗,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了。那麼這位偉大的人是誰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可能不會衰敗,有可能就稱霸全球

在康熙時期,他善於親近賢臣,所以十分看重這位具有一雙巧手和一顆善於發現和製造的腦袋和心,所以他很快就成為了宮中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老工匠了,備受歡迎和尊重。正是因為這樣,這個名叫戴梓的臣子為清朝的軍事武器上有了很大的貢獻,他最喜歡的就是研究火炮,真是這樣,所以他當時在清朝對外攻打吳三桂的時候,使得清朝大軍一取獲勝,主要是因為他所研製出來的火炮命中率極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可能不會衰敗,有可能就稱霸全球

但是在這場戰爭獲勝後,康熙正是因為已經習慣了他對國家的貢獻,所以並沒有對他過於獎勵,只是讓他做個翰林書院的一個小官,但是戴梓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對火炮的熱愛,仍然潛心研究,不斷為國家做貢獻。後來一位荷蘭使者向中國進貢了一種鳥槍,然後對於這種鳥槍各種誇讚,引起了康熙的不服氣,康熙就下令讓戴梓也爭取研究和改造出另外一種更加先進的鳥槍,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可能不會衰敗,有可能就稱霸全球

果然戴梓不負所望,果然將荷蘭使者的鳥槍的作戰精巧之處,看的仔仔細細,所以很快生產出了更好的一種大炮。但是後來戴梓不斷髮展,對南懷人的利益造成了威脅,所以他就誣陷了戴梓,可能因為康熙習慣了戴梓的默默無聞,就相信了這個洋教士的造謠,最後康熙竟然流放了戴梓,發配到了邊疆。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可能不會衰敗,有可能就稱霸全球

幾年後,戴梓病逝了,人死不能復生,當康熙意識到自己錯怪了戴梓,也無力挽回了。從此,清朝的軍事方面的技術就癱瘓了,止步不前,如果還有戴梓的火炮的存在與發展,那麼清朝有可能就不會遭到英國的侵略,戴梓也會研究出更高端的武器,八國聯軍也不足為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