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魏捍東談消防隊伍轉型升級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魏捍东谈消防队伍转型升级

// 你的目光,我的堅持 //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長期以來,消防隊伍作為與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繫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總是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由於我國國情和災害事故特點,為構建新時代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今年4月應急管理部掛牌成立,其中涉及到公安消防和武警森林兩支部隊近20萬武警官兵轉制。這不僅僅關係到國家應急救援工作體系高效運轉,消防隊伍的穩定也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息息相關。

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國家應急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魏捍東做客央廣中國之聲《今天我值班》,介紹有關情況。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魏捍东谈消防队伍转型升级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魏捍東做客央廣中國之聲《今天我值班》(央廣記者柴婧 攝) 10月以來,金沙江、雅魯藏布江先後發生四次由山體滑坡導致的堰塞湖險情,舉國關注。 魏捍東介紹,四次堰塞湖的形成都是因滑坡體堵塞河道形成。但由於山體滑坡的成因與岩土類型、地質構造條件、地形地貌條件、水文地質條件等眾多原因有關,主要的誘發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沖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等。他認為,很難對四次堰塞湖形成的原因一次性進行解讀,但可以肯定的是後兩次的滑坡,均受到上次滑坡的影響,由於山體結構的不穩定造成的。魏捍東介紹,災情發生後,消防救援局第一時間派出骨幹力量趕赴前方,參與領導指揮當地消防救援力量開展搶險救援工作,現場消防救援力量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強化安全管控,全力以赴完成了災情勘察、通信保障、物資運輸、群眾疏散等搶險救援任務,為堰塞湖順利過流,最終消除險情,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指出,這幾次險情,都是發生在高海拔地區,地質環境複雜,氣候條件惡劣,力量投送困難,救災行動艱苦,同時也是消防隊伍第一次處置類似的險情,指戰員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既完成了任務,也積累了經驗。

魏捍東表示,這次救災任務的勝利完成,確實可以看成消防隊伍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魏捍東指出,通過當地政府的緊急安置和處理,受災地區的群眾得到了妥善安置,有效避免了群眾生命財產損失。下一步,上下游仍要高度警惕、加強監測,緊盯滑坡體、上下游邊坡滑動和橋樑情況,關注集中居住區、重點鄉鎮、重點工程和重要部位,及時發現風險、盯緊風險、防控化解風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影響地區工作重心要從現場救援轉向救災救助,實行防災、救援、救災一體運作,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和過冬生活保障。有關地方和部門要在金沙江沿岸特別是受災地區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宣傳,加強安全提示預警工作,提高群眾防災避險水平。在國家應急管理事業的大環境下,消防救援隊伍如何更好的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履行新使命,魏捍東認為當前要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建強專業隊伍。消防隊伍全面承擔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隊伍職能將大幅拓展,對消防救援隊伍實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更好地適應任務需求,消防救援局對新形勢下“全地域”“全災種”的綜合性應急救援工作進行了系統分析和“量體裁衣”,正在謀劃推進建設“1+N”的救援力量體系,“1”就是整合現有力量,打造一支由應急管理部直屬的綜合性應急救援機動支隊,這既是一支國內重特大災害事故救援的尖刀拳頭力量,又是一支可以代表中國實施跨國救援的常備力量;“N”就是依託17個省的消防總隊特勤力量,按照水域、山嶽、地震(地質)、空勤4種主要救援類型,建設27支國家級專業隊伍,同時,在31個省(市、自治區)建設省級、市級、縣級應急救援機動力量,形成覆蓋城鄉、形成合力的應急處置隊伍網絡。
二是配備救援裝備。新時代賦予新使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除擔負傳統意義上的滅火救援任務外,還將承擔諸如颱風、洪澇、泥石流、堰塞湖等應急救援和搶險救災任務,在配備裝備器材上,既考慮貼近實戰、實用高效,又要同國際接軌,甚至領先於世界水平。通過對數次重大災害事故應急處置的分析研判,除了常規的救援裝備外,還需為這支隊伍配備一些針對性強、專業性高的特種裝備。三是開展針對性訓練。為適應新挑戰、新任務,牢固樹立“練為戰”的思想,消防救援局已經著手開展8個重大滅火救援課題研究攻關,部署開展了消防員等級達標訓練體系研究,按照職業制的特點設計今後的訓練工作。特別是從今年年初開始,基層隊伍的訓練工作正式調整為冬訓和夏訓兩個階段,不再是以前的訓練科目“大而全”,而是“少而精”,為下一步專業化訓練進行探索嘗試。四是構築作戰機制。今後的綜合救援涉及多項業務,部門多、行業多,消防救援隊伍作為主力軍和國家隊,理應主動作為、敢於擔當。一是建立扁平化的指揮調度機制。二是建立協同作戰機制。三是建立戰勤保障機制。應急救援中的戰勤保障,直接關係到處置是否能夠成功,尤其是面對重特大災害事故的處置,更需要來自方方面面的資源支持,發動全社會力量和民間救援組織共同參與其中。因此,要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擴大救災物資儲備種類和數量,推進分災種、分區域的應急物資保障中心建設,形成“標準配置、精確管理、模塊儲運”的國家、省、市搶險救災物資儲備佈局,建立鐵路、公路、水運、航空應急調運與配送機制,確保第一時間能夠把專業力量和應急物資迅速投放到災區、事故現場,保障救災行動的高效開展,真正展現“大應急”格局。

【今天我值班】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副局長魏捍東介紹防範火災注意事項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長期以來,消防隊伍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繫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總是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由於我國國情和災害事故特點,為構建新時代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今年4月應急管理部掛牌成立,其中涉及到公安消防和武警森林兩支部隊近20萬武警官兵轉制。這不僅僅關係到國家應急救援工作體系高效運轉,消防隊伍的穩定也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息息相關。

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國家應急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魏捍東做客央廣中國之聲《今天我值班》,介紹有關情況。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魏捍東做客央廣中國之聲《今天我值班》(央廣記者柴婧 攝)

魏捍東介紹,冬春季節歷來是火災的多發時期,冬春火災有幾個特點:一是這兩個季節火災多發,從以往的數據看要比夏秋季節高出30%到40%;二是重大火災多發,近年來冬春的重大火災平均要佔到全年總數的60%多;三是住宅火災亡人總量大,能佔到火災亡人總數的75%左右;四是人員密集場所發生大火最多,近年來發生的重大火災中,有約70%發生在人員密集場所,主要分佈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公共娛樂場所、商市場和“三合一”場所;五是電氣原因引發火災佔比最高,近三成的火災是電氣設備故障、電氣線路短路、使用加熱電器產品不慎等原因引發,尤其57%的重特大火災是電氣原因引起的。

魏捍東表示,冬春火災防控工作看起來確實形勢比較嚴峻,任務也比較繁重,首先要堅持政府主導。推動地方各級政府切實把冬春火災防控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指揮調度和檢查督導,統籌推進工作落實。

第二要堅持綜合治理。有關部門加強行業消防管理和火災防範,強化協作配合,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集中整治一批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第三要堅持單位主責。各社會單位嚴格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健全組織機構,嚴格管理制度,建強應急力量,強化培訓演練,落實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第四要堅持群防群治。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加強屬地管理,將消防安全納入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內容,整合發揮基層力量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治理格局。第五就是要堅持從嚴問責。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強化事前、事中監管和問責,推動隱患整改;嚴格事故查處,按照“四不放過”原則,依法依規追究火災事故單位、主管部門和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有關如何防範火災,魏捍東介紹,一是社會單位火災防範方面。社會單位如何依法落實消防安全的主體責任,確保本單位、本場所消防安全。簡單來說就是“六個一”,即開展一次消防安全自查,列出一份隱患整改清單,向社會作出一次整改承諾,對消防設施進行一次維護保養,組織一次全員“一懂三會”培訓,開展一次應急演練。特別是對於人員密集場所,不能採用易燃可燃裝飾裝修,不要出現佔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問題;大型商業促銷活動舉辦單位要嚴格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嚴格規範臨時布展,落實現場看護措施。對於建築工地和生產企業,要重點對施工現場、員工集體宿舍、生產車間、物流倉庫等重點部位進行消防安全自查,重點查改使用易燃可燃保溫材料、違規留宿人員、違規動火動焊等行為。

二是社區農村火災防範方面。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要開展“城中村”、群租房、“三合一”場所、老舊小區、連片村寨消防安全檢查,重點糾治違規住人、違規用火用電、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等問題。居(村)民委員會、物業管理單位要組織開展可燃物清理工作,落實“三清理”,即清理村(居)民樓院、樓梯、走廊、陽臺等區域可燃雜物,清理居(村)民樓院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違規存放充電隱患,清理電纜井、管道井等豎井防火封堵不嚴以及堆放可燃雜物問題。居(村)民家庭要進一步增強冬春季火災防範意識,要注重可燃物清理,及時清洗抽油煙機,清理樓梯間、走到過道及室內陽臺可燃雜物;注重用火安全,特別是廚房內起火後要正確使用滅火方法,不臥床吸菸,教育兒童不玩火,節日期間做到安全燃放煙花爆竹;注重用電安全,購買和使用合格家用電器,不私拉亂接電線,不超負荷用電,使用後及時切斷電源,取暖設備與可燃物保持安全距離,不在建築內、房間內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並充電。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魏捍东谈消防队伍转型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