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央廣網成都12月25日消息(記者 劉濤)多年前,人們提成都青白江,老舊的廠區、較重的汙染、冷清的街道等落後的城市印記總是揮之不去。

也曾經,經歷汙染事件的成都青白江痛定思痛,決心“生態立區”,走出汙染陰霾,讓城市面貌來一次脫胎換骨甚至華麗轉身——跟國內很多老工業城市發展轉型一樣,青白江經歷了從來沒有過的焦慮與陣痛。

到如今,成都青白江搭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東風,緊抓歷史機遇確立“港口立城、產業興城、品質優城”的發展戰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起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前瞻性規劃“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的城市空間佈局,高規格提升城市面貌品質,一個全新的“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呼之欲出。

從一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老工業基地到一座國際化新城、內陸亞歐門戶的完美“蝶變”,成都青白江經歷了一場不同尋常的“鳳凰涅槃”。近年來,青白江下大力氣培育新動能,改變老工業基地的落後面貌,把科學的城市形態、高端的城市品牌、精緻的城市界面和優美的城市環境有機結合和美麗呈現,讓老工業基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青白江城市總體設計效果圖。(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 供圖)

城市佈局:規劃打造“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

青白江是國家“一五”時期在西南建設的第一個工業區,當時的戰略考量是成都平原“有糧無鋼”。1958年,攀成鋼前身成都鋼鐵廠在此落戶;之前,已有四川肥料廠(今川化集團)在這裡安家。為服務好這兩家企業,成都從新都、金堂拆分出部分鄉鎮,於1960年組建成立青白江區,由此應運而生。

跟攀枝花等很多國內工業城市一樣,幾十年來,攀成鋼、川化兩大工業巨頭的廠區和生活配套區幾乎佔據了青白江城區的“半壁江山”,“城市面貌老舊差,空氣汙染較重,不適合定居。”隨著時間推移,這幾乎成為外界對這個老工業區全部的城市印象。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夜色中的青銅馬。(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時間回溯到2006年,青白江區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生態立區”發展戰略;2007年,該區斥以巨資開始規劃打造鳳凰湖國際生態溼地旅遊度假區,遠期規劃達1,5萬畝。寬敞整潔的城市大道,現代氣派的高樓大廈,時尚洋氣的樓盤小區,便捷舒適的城市配套,功能齊備的城市綜合體??從那時起,如雨後春筍般在鳳凰湖周邊一帶湧現出來,這裡逐漸成為青白江新城區華麗亮相。

2017年,青白江一躍成為成都市的中心城區,又喜迎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掛牌。也就在當年,成都為優化城市空間結構,重塑城市經濟地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宣佈重磅出爐。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青白江區文體中心。(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新時代與新起點,城市空間佈局的規劃變格,彰顯出一座城市的願景、胸懷與視野。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躍居成都中心城區的青白江也在思考全新的城市空間佈局。該區新一屆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緊抓新的歷史機遇,明確提出了“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的發展定位,確立“港口立城、產業興城、品質優城”的發展戰略,大膽提出“1+3+6”即“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的城市空間佈局。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規劃圖。(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瞭解,“一港”是指成都國際鐵路港;“三城”是指歐洲產業城、智慧產業城和鳳凰新城,而“六個特色小鎮”則是城廂天府文化古鎮、蓉歐國際物流小鎮、七星島國際會議度假小鎮、福洪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人和國際康養運動小鎮和彌牟文化旅遊小鎮。到2020年,青白江城市建設規模達50平方公里,全區總人口65萬人,城鎮人口39萬人,城鎮化率60%,其中城區人口35萬人;到2035年,該區城市建設規模達89.28平方公里,全區總人口100萬人,城鎮人口90萬人,城鎮化率90%,其中城區人口70萬人。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人和國際康養運動小鎮。(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青白江區規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其中城廂天府文化古鎮將加強古鎮保護和歷史街區空間管控,傳承歷史文脈,厚植文化底蘊,強化高端商務、文化創意等;七星島國際會議度假小鎮將發展國際會議、專業會展、休閒度假、星級酒店、高端居住等;蓉歐國際物流小鎮將承載國際鐵路港配套功能,發展跨境貿易、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和電子商務等;人和國際康養運動小鎮依託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國際山地運動品牌和康養旅遊資源,將發展山地自行車、高山滑翔、康體養生等;福洪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將依託農業設施設備展示展銷,開展進口肉類、水果、糧油、生鮮精深加工,建成國際農產品商貿物流中心;彌牟文化旅遊小鎮將充分挖掘三國文化、做強特色飲食文化,率先打造田園民宿等。

城市轉身:老廠區將“變臉”智慧產業城

進入位於青白江老城區的川化集團廠區,一條條廠區鐵路成為老工業基地一道別致的風景線——這就是川化專用鐵路。長達半個世紀以來,它見證著這個工業巨頭的興衰沉浮與前世今生。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川化專用鐵路。(央廣網發 邱櫟藝攝)

“目前,這些鐵路通過從廠區出發,連通到成都國際鐵路港,可通過國際港口延伸至世界各地!”川化物流鐵路運輸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餘超望著鐵路,滿眼充滿懷舊和期許,對川化專用鐵路有一種特別而深厚的感情。他告訴記者,川化專用鐵路是自川化1956年建廠一併建設而成的,負責川化的原料、產品進出運輸,總長21公里,總共有有站線6條、廠線21條,在最鼎盛的時期,光川化專用鐵路運營就有267名職工,年吞吐量高達300萬噸,“作為川化集團轉型升級發展項目,這些專用鐵路今後可能會升級打造成文旅創意設施!”餘超透露說。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品質優城青白江。(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青白江區工業區管委會(智慧產業城管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靳金介紹,2013年國家發改委下發全國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實施規劃,青白江區是作為四川省八市一區中唯一納入老工業搬遷改造的一個區。青白江區委、區政府由此緊抓機遇,科學規劃提出,在以川化、攀成鋼為核心的15.08平方公里的區域推進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打造智慧產業城和中央商務區,來實現老工業區城市面貌的涅槃重生。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智慧產業城核心區鳥瞰圖。(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採訪瞭解到,智慧產業城將堅持“人-城-產”發展理念,堅持業態、形態、文態、生態“四態合一”,突出工業文明傳承和生態環境營造,形成 “一核兩軸四區”空間結構,全力打造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示範區, 努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一核”即落實公園城市與TOD發展理念,構建“智慧+”城市公共服務功能體系,優化居住環境,傳承融合工業文化,打造智慧產業城中央商務核心區形象門戶;“兩軸”即以智慧產業大道為城市產業發展軸,以同創大道為城市公共服務軸,合理構築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四區”即以產業生態發展為路徑,形成總部經濟區、科技創新區、智造服務區和品質生活區四大功能片區,主要發展總部經濟、商務會展、數字經濟、科技研發、文旅創意等五大主導產業。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智慧之門。(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其中,總部經濟區將圍繞完善城市商務功能,重點發展歐亞國際企業總部、高端商務服務、文化創意辦公、工業遺址旅遊,打造城市總部經濟區;科技創新區將突出智慧創新、融合共贏,重點發展先進材料研發設計,匯聚優質科創企業,構建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區;智造服務區將通過智能服務引領,重點發展工業大數據、跨境電商和產業創新孵化,完善產業配套,搭建智慧雙創服務驅動的智造服務區;品質生活區以產城融合為導向,佈局高端智能化寓所,融入簡歐建築元素,打造公園式生態低密的品質生活區。

目前,投資上百億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在加快實施,企業調遷穩步推進;長流河公園、工業遺址公園、規劃展示中心、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加快完善;華僑城歡樂絲路、萬達廣場、龍湖天街等項目加速落地;成都先進金屬材料研究院產業方向和深度不斷拓展,積微物聯正在向著專業電商物聯獨角獸企業加速成長。到2020年,智慧產業城基本建成開放型現代服務業生態圈,2025年基本建成國際化中央商務區,2030年形成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國際會議度假小鎮效果圖。(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未來三年之內,我們要力爭創建全國老工業搬遷改造和調整改造的示範基地,打造成都北部的商務中心,利用自貿實驗區和蓉歐樞紐等優勢,最終打造成為亞歐、蓉歐的城市國際會客廳!”靳金透露。

城市升級:國際品質鳳凰新城將呼之欲出

如果說青白江區“港口立城”發展戰略是全力打造成都國際鐵路港,“產業興城”是瞄準國內外知名先進材料、智能製造和適鐵適歐產業,重點發力智慧產業城和歐洲產業城,而“品質優城”戰略則是健全完善現代化、國際化、高品質的城市配套,構建外聯內暢的區域綜合交通體系,挖掘彰顯青白江獨具魅力的城市文化,構建綠色、低碳、美麗的城市生態,讓青白江更加舒適便捷、宜居宜業與安定和諧——這顯然與城市空間規劃佈局中“打造鳳凰新城”一脈相承。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航拍第八屆櫻花節(央廣網發 白桂斌攝)

鳳凰新城無疑是青白江實現城市品質升級的一個完美縮影。按照規劃,鳳凰新城將依託城市北部鳳凰湖良好的水系景觀與生態本底,以完善配套、改善環境、提升品質為重點,打造體現人性化、包容性、最宜人的國際品質生活城區。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鳳凰新城城市設計圖。(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每到晴好的週末,今年68歲的王鴻鈞都會去美麗的鳳凰湖畔散步或騎騎單車,他對這個景區和周邊興起的這片新城讚歎不已:這裡碧波盪漾,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風景如畫,而周邊高樓林立、道路寬敞,小區和社區很有品質。特別是每年暮春時節,鳳凰湖畔櫻花似錦,花紅柳綠,是成都周邊聞名遐邇的“網紅打卡地”。

在退休前,王鴻鈞曾擔任原成都鋼鐵廠廠長助理,從1971年從老家綿竹到成都鋼鐵廠工作以來,他一直生活在青白江區,在這裡工作和生活了整整47個年頭,青白江成為他今生今世的“第二故鄉”,他是青白江改革開放40年來滄桑鉅變的見證者,也是受益者。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鳳凰新城(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對於青白江這些年城市環境、城市面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鉅變,王鴻鈞感觸良多。他告訴記者,用“鳳凰涅槃”四個字來形容太恰如其分,以前外地人都不願意來青白江居住和工作。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青白江區委區政府確定了轉型發展戰略,曾經確定“生態立區”戰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該區的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發生可喜變化,其環境越來越美麗宜人,比如說綠道打造、公園城市建設等,現在的青白江可以說是很多人嚮往喜愛的地方,很多外地人很樂意前來買房定居,不少外地的投資者、創業者紛紛到青白江投資興業。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同華大道(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青白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全力打造鳳凰新城外,該區還將加快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騰籠換鳥”,提檔佈局高端寫字樓、商務辦公、五星級酒店等公共商務設施,大力發展總部辦公、科技研發、金融結算、智造服務等新業態;加快推進大鐵公交化改造和新制式軌道交通建設;大力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加快實施特色街區創建、背街小巷整治等五大行動,加快教育醫療、居家養老文化體育、便民服務等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進出口商品展銷配送、歐亞文化生活體驗等特色消費。


青白江城市之變|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的完美“蝶變”


細心周到的醫療服務。(央廣網發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該負責人表示,青白江區還將做強民生服務保障功能,辦一流的教育強區,加快集聚七中嘉祥、樹德等優質教育資源,打造與開放型城市相適應的教育品牌,努力讓市民子女在家門口享受“留學”世界名校的便利;辦一流的醫療衛生強區,引進投建華西口腔等國內外醫療品牌合作辦醫項目,全力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提升全區居民健康水平;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堅持以公園城市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加快推進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和690公里城市綠道建設,“青山綠水、茂林修竹、人和景美”的城市盛景和錦繡畫卷將在青白江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