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遙牛肉

山西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食文化的精華之一,古漢時就有“賣刀買犢,賣刃買牛,遊刃有餘”的對牛肉加工的描述,而風味獨特、久負盛名的平遙牛肉早在明清時代就已遠銷亞洲各國,史載清末,慈禧太后途經平遙,享用平遙牛肉後,聞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將其定為皇宮貢品。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在全國食品名產展覽會上,平遙牛肉被評為“全國名產”,隨著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的一曲“誇土產”,平遙牛肉更是馳名華夏,香飄海內外。牛肉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食文化的精華之一,古漢時就有“賣刀買犢,賣刃買牛,遊刃有餘”的對牛肉加工的描述,而風味獨特、久負盛名的平遙牛肉早在明清時代就已遠銷亞洲各國,史載清末,慈禧太后途經平遙,享用平遙牛肉後,聞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將其定為皇宮貢品。中國山西平遙特色菜:平遙牛肉

介紹: 是平遙久負盛名的特產,早在明代中期就開始四遠馳名。它選用優質的小牛腿肉煮熟後醃製而成,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酥可口。

山西平遙牛肉

推薦:歷史上,平遙城加工五香醬牛肉的著名作坊有“隆盛旺”、“興盛雷”、“自立成”等老字號,現在最著名的品牌則是“冠雲”,有盒裝出 售,也有現切按斤出 售,可以現場真空包裝。

山西平遙牛肉

1、古法工藝:平遙牛肉的製作工序,概括起來有三個字:殺、醃、煮。

殺,用的是“平刀大拉法”,先在牛的脖頸上來一刀,割斷兩根主動脈血管,讓牛血儘快噴湧、全部放盡。在瞬間宰牛放血的好處,一是不讓牛血滲入體內,保持色澤鮮嫩;二是使牛在屠宰前不過分受驚嚇與緊張,防止了肌肉纖維迅速收縮而造成的堅韌。好的宰屠師,往往眼明手快,手起刃落,殺牛、剔骨、切割牛肉塊,前後僅用一刻鐘,那利索勁兒真如古代名廚庖丁再世。

醃,把牛肉切成16塊到26塊,在每塊肉上劃開幾條刀痕,揉入硝鹽,然後放入大缸,再用當地井中的鹼水浸泡,並用牛胃矇住缸口。使用的鹽,以平遙西大街寺廟後所產的硝鹽最佳。用鹽數量,依季節不同而不等,一般而言每百斤肉冬季用3公斤,夏季5公斤,春秋兩季各4公斤。浸泡的時間也因季節而異,天熱則短,天冷則長,一般說來冬季一月,春秋兩季半月,夏季5至7天。

山西平遙牛肉

煮,關鍵是要掌握好火候,正如當地俗語所說:“水深要把肉漫到,湯沸鍋心冒小泡。”具體說,就是把浸泡過的牛肉撈出,用冷水洗淨,再放入筒式大鍋,用當地的鹼水和硝鹽烹煮,不加任何佐料。水不能盛得太多,以剛把牛肉蓋住為宜。初煮火大,漸次減弱,肉熟八成,把火燜住,使之慢慢熟化,一般每鍋煮12小時。肉鍋不加蓋,飄浮在湯上面的牛油會形成自然的鍋蓋,既保溫又透氣,還能使牛肉中的腥味和水分散發。

平遙牛肉與其它各地醬牛肉的不同在於,一般加工醬牛肉不願用老牛,而平遙醬牛肉卻是牛越老,做出來的醬牛肉越香,保存的時間越長。隨著醃煮工藝的不斷提高,平遙牛肉在1956年北京舉行的名產食品展覽會上,被評為全國名產之一,暢銷朝鮮、蒙古、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家。

山西平遙牛肉

2、傳統工藝

冠雲平遙牛肉不加任何色素,但色澤紅潤,茬口鮮紅,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組織緊密,裡外軟硬均勻,食之綿軟可口,鹹淡適中,香味醇厚,回味悠長。久食之,可抉胃健脾,增進食慾。製作時必須選用上好肉,加工技術非常講究。

山西平遙牛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