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如何从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行动上的巨人?

曾经我也是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直到我学会了这个方法。

我从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了强力的执行者:

在一年之内,坚持每天学习1个小时的专业知识,读1个小时的专业书籍,每周星期输出1~2篇原创内容(2000字以上),成为了平台签约作者,自己也成为公司的运营负责人。

要想解行动力问题,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空有上进心?

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

刚毕业的时候,我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毕业5年内要实现年薪100万。

在目标设立之初,我很激动,脑补的升职加薪画像仿佛就在自己眼前:

激动完过后,我却没有任何行动上的改变,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我虽然想实现这个目标,但是由于目标太过遥远,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达成目标:我完全不知道。

既然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又谈何执行呢?

直到后来,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方法,才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掉。

现在我就把我实践过的方法告诉你:

当你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今年10月,要学成一项技能(例如写作)

这个目标现在已经成为了你行动的指引,但是记住一点:人天生都是有惰性的。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你可能会给自己设定一些阅读任务,然后开始写作。

但是几天过后,你就会发现,一旦断了,就很难坚持下去。

所以第一点我想告诉你的就是:

一、你要学会量化目标

还是拿写作举例子:学会写作,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是随便写出一篇文章?还是1个月后,写出一篇故事型的文章,发布在各个平台,获得10W+的阅读量?

显然后者才算是可量化的目标。

一般来说,可量化的目标具有“SMART”这样5个特征:

深度好文——如何从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行动上的巨人?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给出具有的时间限制,制定一个可接受并且可实现的目标,并且可以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

也只有最终目标是可量化的,我们才能清晰地认知这个目标,让目标来指引我们的行动。

但是目标设定过后,如何行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所以:

二、你要学会分解目标

很多人的目标设定没有问题,但偏偏中途放弃,罪魁祸首就是:不会分解目标。

不妨思考一下,当你设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比如:6个月内成为公司部门主管,实现收入翻番。

但是怎么去实现,很多人就犯懵了。

很多人的做法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努力,埋头苦干。

结果努力半年之后,发现自己似乎没有太大的进步,升职加薪也遥遥无期。

显然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目标设定后,你首先需要的,不是给自己打鸡血,而是把部门主管的职业技能进行拆分:比如拆分成A、B、C三个技能。

然后对照自身:看一看自己离部门主管,还有哪些方面的能力差距。

知道能力差距以后,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充电,缩小与部门主管之间的能力差距。

但是,这样分解就完了吗?

当然没有!

知道能力差距之后,你还需要评估,自己花多少时间,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掌握这一项能力。从而细分到:每个月应该完成什么目标、每周应该完成什么目标,以至于每天应该完成什么目标。

深度好文——如何从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行动上的巨人?

这样分解的目的在于:便于印证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为实际行动建立清晰的指引。

完成目标的最终结果是:你已经具备了主管的能力,即使公司没有资源让你马上晋升,你也可以通过储备、跳槽的方式实现晋升。

三、目标—执行—反馈的正向循环

也许你会说,目标也设定了,也进行了每个阶段的分解了,但还是无法长期坚持,怎么办?

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1、你的目标设定得过高,你现阶段没有办法完成,或者完成起来非常痛苦

《蜥蜴脑法则》这本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当中,其实都有一个内在蜥蜴的存在。

它脱离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被称为无意识思维系统。

而这个无意识思维系统,总是倾向于得到快乐,避免痛苦。所以人类虽然自诩理性生物,但事实上,我们在做大多数决定时,其决策过程与低等脊椎动物蜥蜴并无太大区别。

如果我们的分解目标过高,我们的蜥蜴脑认为这个目标完成起来太过于痛苦,就会产生逃避心理,找各种理由来终止我们的行动。

所以颠覆式的改变,只会让人很痛苦,很难长期坚持。

遇到这种情况,你就需要审视自己:目标是否制定得相对合理,能够让自己在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前完成?

最好的办法不是痛苦咬牙,而是把目标调整得相对合理。

2、你完成这个小目标过后,自己没有任何反馈

当你完成一个小目标过后,常常会觉得:自己没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这样反反复复,很多人就坚持不了多久。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完成小目标后,没有得到即时的反馈。

想一想,为什么游戏能够让人上瘾,从小boss杀到大boss,然后非要通关才罢休?

因为每杀掉一个小boss,你都能获得即时的成就:这个成就可能是掉落的装备、可能是你的任务进度条、可能是大幅度经验的加成......

总之杀掉这个小boss,你一定能获得比平常更多的反馈。

而游戏设计的上瘾模式,同样可以复制到我们的目标管理上来。

在目标设定后,不如为自己约法三章:今天完成目标,就奖励自己早餐加一个鸡蛋;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奖励自己一顿大餐;

如果不能完成,就会受到惩罚:比如今天不能玩游戏、不吃晚饭等等

总之就是:不管目标完成与否,都设定一个反馈,奖罚分明。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不断完成目标,会带给你的持续的奖励,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你会开始把完成目标,的成一种习惯性动作。

深度好文——如何从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行动上的巨人?

四、运用承诺和一致原理

《影响力》是一本心理学的著作,里面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来一个选择,或者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会想方设法的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简单一点就是说:我们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如果没有做到就会万分痛苦。

在《影响力》中,这个原理叫做:承诺和一致原理。

其实这个原理,同样可以用到我们的目标管理方法上来:

当你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之后,尽可能地把这个目标告诉所有你熟知的人。

为了避免当众打脸,这样当众做出承诺之后,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达成这个目标,从而保持自己行为和承诺的一致性。

最后,再复盘一下这几个方法:

一、将目标量化;

二、对量化的目标进行分解;

三、对目标完成与否,设定即时的反馈;

四、尽可能将自己的目标告诉自己熟知的所有人;

相信我,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你的行动力一定会有大幅度地提升。

作者:小强——斜杠青年|专栏作者|创业团队运营负责人

关注后回复:面试作品,可获得我零经验入职互联网公司的面试作品;

回复:时间,可获得5本优秀的时间管理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