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34歲詹姆斯這10年技術發生多大改變

“暫停回來,時間只有一秒。”

“騎士邊線球戰術。”

“詹姆斯頂弧接球!”

“迎著特科格魯的防守!”

“三分出手!”

“球進了!”

“詹姆斯三分絕殺!騎士最終在主場以96-95險勝魔術,將東決系列賽大比分扳成了1-1!”

“……”

十年,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34歲詹姆斯這10年技術發生多大改變

那是十年前的東部決賽,當時年輕的皇帝只有24歲並且榮膺了生涯第一座MVP獎盃。那時的詹姆斯有著領跑全聯盟的絕對速度,當他一彎腰加速,聯盟沒人能跟上他的步伐。這樣的速度配上他250磅的身軀,產生的動能絕對讓你不想成為補防勒布朗的人。憑藉這樣的天賦,我們時常能看見那時的勒布朗一步過掉防守人,頂著對手內線完成高難度上籃甚至暴扣。

十年,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34歲詹姆斯這10年技術發生多大改變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如今早已過而立的皇帝依然有著迅捷的第一步,只不過年輕時一步把對手過個乾乾淨淨的場面已不多見。如今更多的是搶過半個身位,靠住對手用柔和的手感或者利用經驗打時間差完成終結。

十年,數據上勒布朗依舊是那麼穩定,可是技術風格上卻有很大的變化,那麼究竟變化在哪呢?

十年,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34歲詹姆斯這10年技術發生多大改變

首先,便是得分方式的變化,18-19賽季的34歲詹姆斯,籃下出手比重佔了38.3%,而08-09賽季的24歲詹姆斯則是佔了33.3%。乍一看只有5%的差別,其實過了三十歲的詹姆斯遠比年輕時依仗籃下得分。

十年,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34歲詹姆斯這10年技術發生多大改變

從回到克利夫蘭的第二年開始(15-16賽季),詹姆斯的籃下出手比重每年都超過了40%。在15-16賽季,也就是騎士奪冠的賽季,這一比重甚至超過了45%,也就是說幾乎有一半的出手是在籃下。而且18-19賽季的平均出手距離也相比08-09賽季略有減少,這更加印證了勒布朗在而立之年後愈發趨於內線得分的風格。

十年,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34歲詹姆斯這10年技術發生多大改變

老了之後,34歲勒布朗也選擇了更加有效率的進攻方式,可是同時你也能發現,勒布朗的遠投雖然比重一再減少,可效率相比年輕時卻高了不少。雖然15-16, 08-09兩季的三分命中率基本持平,可18-19賽季的遠距離兩分命中率比08-09賽季高了進10個百分點。這得益於日常的艱苦訓練,也得益於出手姿勢的改變。和羅斯類似,年輕的詹姆斯,投籃是起跳高度高,弧線偏平的跳投,這種投籃方式更加適合中投。

十年,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34歲詹姆斯這10年技術發生多大改變

34歲的詹姆斯投籃,起跳高度低,弧線高,更適合遠距離出手。得益於出手方式的改變,如今的詹姆斯儘管不具有頂級的三分威脅,但對手防守時也絕不敢輕易放空。

十年,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34歲詹姆斯這10年技術發生多大改變

其次,便是34歲詹姆斯戰術角色的變化。如果說24歲的詹姆斯是頂級的突破手,那麼34歲的詹姆斯便是頂級的指揮官。年輕的詹姆斯坐擁天賜之軀,往往通過突破造成殺傷,串聯球隊的主要手段也是以突破分球為主。

如今的詹姆斯儘管身體已不比當年,但憑藉出色的背身技術,往往作為球隊進攻發起的軸心。當詹姆斯通過擋拆造成“大打小”錯位時,他恐怖的背身威脅將吸引多名球員的注意,甚至引來包夾,他的隊友便能獲得空切甚至空位的機會,而詹姆斯出色的出球能力也保證了隊友能舒服的接到傳球完成得分。

十年,足夠讓一個人脫胎換骨!34歲詹姆斯這10年技術發生多大改變

在防守方面,24歲的詹姆斯是防守的箭頭,具備出色的防守撕咬能力。而如今的詹姆斯則更多通過經驗指揮隊友落位,由於體力的制約也不再具備整場撕咬對手的能力。歲月帶走了勒布朗的速度與體力,也賦予了他經驗與技術,至於24歲和34歲哪個勒布朗更強,這恐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十年,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少年子弟江湖老,當年叱吒風雲的皇帝兩鬢間也見到了白絲。十年,足夠一個人脫胎換骨,活出另外的模樣,十年,足夠一名球員跌下神壇,只能褪去球衣,西裝革履。十年對於我們或許很漫長,可對於詹姆斯或許只是匆匆一過,過眼雲煙。這個站在制高點俯瞰的男人終究會完成更多壯舉,帶給我們更多奇蹟!

這10年個人主要榮譽:

11-12賽季總冠軍(邁阿密熱火) 12-13賽季總冠軍(邁阿密熱火)

15-16賽季總冠軍(克里夫蘭騎士) 11-12賽季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FMVP)

12-13賽季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FMVP) 15-16賽季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FMVP)

08-09賽季最有價值球員(MVP) 09-10賽季最有價值球員(MVP) 11-12賽季最有價值球員(MVP) 12-13賽季最有價值球員(MV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