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今天的軍情觀察之“談兵論戰”您將會聽到:【朝韓簽署軍事協議將在軍事分界線設立禁飛區,11月開始停止邊境軍演】、【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兩位軍事評論員分別是——軍事專家成漢平教授和軍事專家袁周副教授。他們將為您就以下問題進行詳細解讀。請戳頂部音頻收聽!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背景介紹】第三次朝韓峰會結束後,朝鮮與韓國在平壤簽署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軍事文件。從10月1號按照協議起兩國軍隊已經開始在非軍事區排雷。未來非軍事區共同安全區的兩國軍隊人數將會減少到35人,此外從11月1號起停止在邊境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並且在軍事分界線附近設立禁飛區。我們今天和您一起來聊聊朝韓兩國這些軍事協議的相關內容。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我們開頭和軍迷朋友們主要談到了朝韓兩國未來重點開展軍事合作的兩個區域,一個是非軍事區,要在這裡掃雷,另一個是未來的非軍事區共同安全區,兩國軍隊在這裡的人數會減少到35人,您能不能給軍迷朋友們介紹和解讀一下這兩個區域的功能和作用呢?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非軍事區又稱之為非武裝區,一般是指交戰雙方在接近停戰線附近的地域所設立的緩衝地帶,朝韓的非軍事區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三八線附近。這是一條橫貫朝鮮半島的韓國和朝鮮的緩衝地帶,它是依據1953年簽訂的朝韓停戰協定而設立的。整條非軍事區長達248公里,寬度為四公里,南側為韓國,北側為朝鮮,三八線也由此成為了朝韓兩國的國界線。朝韓兩國的人員都是禁止進入非軍事區的,而非軍事區的管理和監督也交由了軍事停戰委員會來負責。朝韓非軍事區的兩側分別駐紮著大量的軍隊,使這條分界線成為了世界上駐軍最多的國界線。雖然叫非軍事區,但是自韓朝非軍事區設立以來,朝鮮軍隊和韓國軍隊駐韓美軍之間在非軍事區沿線就接二連三的發生過一系列衝突,並且導致了不少雙方的官兵的傷亡,非軍事區實際上也並不太平。為了防止對方穿越非軍事區,雙方均在非軍事區沿線埋設了大量的地雷,構築了不少雷區。現在半島南北的局勢趨於緩和,也的確有必要加強合作,聯合排除這些雷區。

而所謂的共同安全區也叫聯合安全區指的是朝韓非軍事區內直徑800米範圍內的雙方建起的24座建築物,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板門店談判的地點。

朝鮮在這裡建築了統一閣,而韓國則建有自己的自由之家和平之家,這些建築都分別被他們作為南北雙方的聯絡機構的所在地和進行對話的場所,不少朝韓雙方進行的會談都是在這些地方舉行的。

在軍事分界線上還有七座天藍色的簡易木板房,朝鮮和韓國還有駐韓美軍他們的警衛人員隔著一條五公分的水泥線的叫軍事分界線相視而立,使這裡成為了世界上最緊張的共同安全區,未來朝韓雙方將在共同安全區的軍人數量減少到35人。剛才您也提到了,這的確有助於減緩這裡的緊張氛圍,為實現南北的和解創造比較好的條件。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從朝韓兩國實際簽署並具體將要去做的軍事協議內容來看的話,朝韓兩國是不是真的在軍事方面要開展合作,這些合作的內容有著什麼樣的實際意義?比如聯合掃雷,比如要在軍事分界線附近設立禁飛區等等,給我們解讀一下。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我認為掃雷的意義對雙方來說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這一次他們是根據文金會,就是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所簽署的軍事領域的協議來開始掃雷的。雙方要從20號開始到11月30號之前,完成板門店和試點聯合挖掘遺骸的這個叫箭頭商的掃雷工作。這個箭頭商的掃雷工作非常重要,因為據估計可能有200多具韓軍的遺骸和300多具當年朝鮮戰爭所遺留下來的美國、法國等聯軍的遺骸埋藏在 箭頭山上,所以根據這個協議把雷掃空以後,就有可能挖掘這些當年的士兵的遺骸,對他們的家人來說,正是他們所期盼的,如果

把他們遺骸挖掘出來,對這些家人來說是一種安慰,我想它的現實意義就在這

其次,這一次也是朝韓向真正的非戰爭走向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就是說把這個地區的雷給掃空了之後,雙方有正常的往來正常的交往,把雷掃空了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意味著我們離和平已經越來越近,離戰爭越來越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至於其他的比如聯合警備規定、防止平民或者是遊客越線偷渡等等,也具有現實意義,也能夠避免朝鮮民眾擅自進入韓國境內,所以這種做法對雙方來說的確是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的。所以雙方從20號開始就展開了行動,這種做法也是落實文金會所達成的許多共識的其中的一個軍事部分,對雙方來說都非常重要,對第三方來說也很重要,因為很多工作就是由第三方叫聯合國軍司令部參與的就是韓國、朝鮮聯合國軍司令部三邊協商機制,這樣一來,就把朝韓兩國的問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也就是說由聯合國軍司令部來予以監督落實執行。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蘇27

【背景介紹】近日美國、英國、荷蘭、波蘭和羅馬尼亞等8個北約成員國共同在烏克蘭與烏克蘭空軍一起舉行了一次聯合軍演。這次軍演一開始,就摔了一架烏克蘭空軍的蘇27戰鬥機,一名美軍飛行員和一名烏克蘭飛行員喪生,而讓人意外的不是摔飛機的事故,而是這次演習的結果,烏克蘭空軍老舊的蘇27戰鬥機竟然打敗了美軍的F15戰鬥機。我們今天和您一起來關注到這場抵到俄羅斯腦門上的特殊軍事演習。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首先我們先說說這次軍演一開始摔的蘇27戰鬥機,這次摔掉的蘇27是1991年製造的,同一時期我們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蘇27戰機都已開始退役了,可是奇怪的是美軍飛行員卻坐了上去,按理說美國通過世界很多擁有俄製戰機的國家可以接觸到更先進的俄製戰鬥機,可是為什麼還要去飛烏克蘭老舊的蘇27呢?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自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蘇式裝備可以說是情有獨鍾。美國不僅對蘇27戰鬥機感興趣,像烏克蘭其他的俄製主戰裝備,美國同樣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比如說烏克蘭陸軍的堡壘M族戰坦克,雖然性能和當前世界大國的三代坦克相比明顯落後,但是美國卻經常性地邀請它參與美國和北約舉行的各類軍演,甚至是坦克挑戰大賽,其實這和美國人登上今天的蘇27戰鬥機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要藉此機會來了解俄製裝備的基本性能,探索克敵制勝的有效辦法。雖然說無論是蘇27或者是堡壘坦克都屬於過氣網紅,其綜合作戰能力特別是電子信息系統已經非常落後了,無法和西方主戰坦克或者F22、F35這種先進的戰鬥機一較高下,但是它畢竟就其內容上看是有著俄製裝備的基因圖譜,比如說烏克蘭的蘇27,這次使用的是蘇27UB,雖然是上個世紀90年代裝備的,但實際上它和俄羅斯現役的蘇27sm、蘇30、蘇35,這都是在這種蘇27基本型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瞭解了蘇27,就有助於美國飛行員去了解蘇30、蘇35這些俄羅斯現役戰鬥機的基本特性。為此美國還曾經特意從烏克蘭購買過兩架蘇27回國研究,還從摩爾多爾購買過像米格29,除了要了解俄製飛機的構造之外,

對美國人來說,更重要的還是要了解俄羅斯飛行員的戰術思想飛行習慣,技術動作等等,做到知己知彼,所以這才有了派飛行員到烏克蘭和烏克蘭的飛行員一起飛行的事情,畢竟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飛行員都是師出同門,通過和烏克蘭飛行員的同臺競技,的確可以瞭解到俄羅斯飛行員的技戰術水平和研究戰勝俄羅斯飛行員的辦法。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F15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通過這次演習美軍第一次把戰鬥機部署到了烏克蘭,過去美軍也曾經部署“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和KC-135加油機到烏克蘭,但是都是非戰鬥機型,這次部署戰鬥機還是第一次,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部署來的F15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您怎麼看這個情況呢?好不容易首次部署來了還不帶武器。

美國到烏克蘭搞軍演,發生事故意外,演習結果更意外


在美國看來,俄羅斯就是烏克蘭不穩定的因素,因為俄羅斯為了援助烏克蘭的東部民兵武裝,向邊境地區派了數萬大軍,而且向東部民兵武裝組織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所以為了保持一個平衡,美國這一次也派出了六架F15戰機到了烏克蘭,美國這次派出戰機的政治意義要遠遠大於軍事意義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六架F15部署在俄烏邊境是第一次,在此之前俄美兩國它有一個心裡默契,就是大家都不要越過紅線。俄羅斯所畫的紅線是不允許美軍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邊境地區部署戰機或者戰艦等等這種大型的武器裝備。美國的做法很顯然現在等同於越過了紅線,這肯定會導致俄羅斯方面的強烈不滿,為了把這個影響降到最低,所以這一次它沒有攜帶武器,僅僅只是戰機而已,沒有任何武器裝備,所以這等於大家各讓一步,但儘管是各讓一步,還是讓俄羅斯感到非常的惱火。因為大家都知道, 美國的這個舉動它是在遏制俄羅斯在東歐地區的影響力。俄羅斯方面一直有一種說法,就是烏克蘭它是美俄兩國爭奪的一個焦點,任何一方如果得到了烏克蘭的支持,就是烏克蘭如果倒向美俄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使整個東歐局勢產生重大的影響。

除了遏制俄羅斯之外,這六架F15戰機部署在烏克蘭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剛才你所提到的參加這個月的中旬所開始的叫晴空2018聯合軍演。這次參演的國家總共是有九個,包括美國、英國、羅馬尼亞、愛沙尼亞、丹麥、比利時、烏克蘭、荷蘭和波蘭,除了東道主烏克蘭之外,其他的八個國家的戰機它都已經在俄烏邊境進行集結,表明演習即將打響。雖然美國派出的只是不攜帶武器的六架F15,但是還是釋放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美國不會坐視烏克蘭在未來重新回到俄羅斯的控制之中。這樣的一個做法必然對地區安全和穩定造成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