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英熊》:親情與冒險之後的美育追求

《嘻哈英熊》:親情與冒險之後的美育追求

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不斷髮展,《大聖歸來》、《大魚海棠》、《風語咒》等優秀影片漸次上映,引發了“國漫崛起”的大潮。作為動畫的忠實愛好者,但逢動畫電影上映,我總會帶上一幫小朋友走進電影院,貢獻電影票的同時,收貨滿滿歡樂和感動。但在歡笑之餘,作為一名接受者和監護人,我也總會想,當我帶著孩子們走進電影院,究竟想讓他們獲得什麼?

《嘻哈英熊》:親情與冒險之後的美育追求

《嘻哈英熊》講述了熊爸大山在兒子嘻哈被盜獵者抓走後,經歷重重磨難、加入保護動物特工隊、與探員亨特一起,奮力營救嘻哈和所有被抓動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親情主線貫穿全篇,動物保護主題引出情節,而喜劇元素則作為段落中的小高潮,在裝點劇情的同時,成為影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嘻哈英熊》:親情與冒險之後的美育追求

無論是熊爸大山混入遊樂園被誤認為玩偶、亨特探員特訓大山,還是熊寶嘻哈賣萌巧記奪門卡、反派小弟蠢萌逗樂,都讓人捧腹大笑。隨著大山救兒子這一故事線的推進,影片的劇情一波三折,使人為之懸心,觀影則越發津津有味。娛樂是文藝作品的第一要義,對於閤家歡式動畫電影來說更是如此。好玩的情節讓人捧腹,好玩的人物令人喜愛,好玩的故事讓人難以忘懷。對於成人來說,這是解壓之法,而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更是滿足他們精神需求的必備法門。

《嘻哈英熊》:親情與冒險之後的美育追求

娛樂是“第一要義”,但僅有娛樂這一項,動畫電影就會變成膚淺鬧劇,以至於接受它們的新一代會被視聽感官的衝擊淹沒,最後甚至於“娛樂至死”,腦袋空空。對於孩子們來說,“樂”從來都是手段,而“教”才是兒童觀影的最重要的東西,也是作為一個成人最希望兒童接受的部分。在這一點上,《嘻哈英熊》的做法“非常完美”。

《嘻哈英熊》:親情與冒險之後的美育追求

整個故事建立在“盜獵”的背景下。從前,熊寶嘻哈的母親死於盜獵圍捕,幾年之後,熊寶嘻哈也被反派蛇王手下的盜獵者帶走,準備賣作“珍稀玩物”。在關押熊寶嘻哈的地牢裡,老虎、犀牛、梅花鹿等珍稀動物赫然在列,它們被抓離家鄉,受盡磨難,而這一切都並非它們的本意。在利慾薰心的商人眼中,這些本該自由自在的動物變成了獲取金錢的籌碼,他們的一切瘋狂建立在動物們的痛苦之上,這也怨不得無辜的生靈們奮起反抗了。對於孩子們來說,建立這樣的概念有極大的必要。“寓教於樂”的精神正在於此。

《嘻哈英熊》:親情與冒險之後的美育追求

在《嘻哈英熊》中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故事,感人至深、情真意切的父子親情,不顧一切、努力救子的大山,在磨難中成長的嘻哈,不畏艱險、保護動物的亨特探員,還有說出“凡是都要解釋,就會迷失自我”的老虎大爺……他們構成了整個故事的核心,一方面使得溫馨的親情建構感動人心,另一方面,也讓保護動物、抵制盜獵的意識潛移默化,進入每個孩子的心中,而不再是一紙空談。

《嘻哈英熊》:親情與冒險之後的美育追求

當那群嘰嘰喳喳的小朋友一邊數著影片中出現的動物,一邊懵懂而認真地說“我們要保護動物,讓他們在自己家裡,快快樂樂地玩”時,我就知道,《嘻哈英熊》正是我想為孩子們選擇的那類影片。它可能沒有英雄主義情懷,沒有華美夢幻的畫面,也沒有深奧複雜的哲學討論,但正是它用流暢的畫面、貼切的音樂和動人的情節讓我和孩子們知道,每個平凡的人都會因為愛變成英雄,每個自由的生靈都應該擁有自己的天地,好人會有好報,做壞事會得到懲罰——返璞歸真,方為大善,這不就足夠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