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寡言的表弟

沉默寡言的表弟

這是發生在我表弟身上的真實故事,表弟從小活波開朗,愛玩好動。可是自從上學後,就變得沉默寡言。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可是三姨三姨夫,就知道天天給他報各種補習班。回家吃完飯,就是做各種沒完沒了的作業。三姨向看著犯人一樣看著他。難得表弟有一點清閒時間,他抱著足球,希望三姨夫陪他出去踢足球,可三姨夫卻說自己玩去,爸爸要看手機。就這樣表弟越來越沉默寡言,學習成績越來越低,而三姨三姨夫則為了表弟天天大吵大鬧。直到一天二舅指出了他們矛盾所在,曾經一個調查小組到社區搞調查研究,就是對該區300名孩子的前途作預測。小組成員都很認真,不久報告出來了,結論令人沮喪:300名孩子無一例外地被認定為“一無是處”、“無所作為”、“終生碌碌”等等。30年後,小組成員在去複查當年的那些孩子時,他們驚奇地發現:當年被調查的300名孩子中,除了40個已離開故地,無從考查外,其餘260個孩子大多數都獲得了相當的成就,他們之中不乏銀行家、商人、大律師和優秀運動員。採訪這些人,他們都說最該感謝的是當年的一位小學教師。繼任者找到那位小學教師,她已遲暮晚年,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話任何人都聽得懂:“我只是愛這些孩子們。”只有沒有愛心的父母和老師,沒有改變不了的孩子。

沉默寡言的表弟

聽了二舅的話,三姨家感受良多,從此三姨不再像看犯人一樣監督表弟寫作業,有時間就說一些鼓勵表弟的話。三姨夫則一有時間就陪表弟去踢足球。逐漸表弟又開始活波開朗起來,今年表弟考試全班第三,寫到這裡我真為他們一家人高興。真是隻有沒有愛心的父母和老師,沒有改變不了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