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那場比賽之後徐指導就當著所有隊友的面說,‘堂吉訶德啊,’他以前一直叫我堂吉訶德,‘你以後是亞洲第一中後衛!’後來國奧隊布拉澤維奇帶的,老頭又對我說,‘你就是中國第一後腰!’哈哈哈,我‘第一’的稱號還挺多的。現在想想,自己這些年的發展是讓他們失望了。”


從替補席到場邊等候上場的區域大約十幾米的距離,唐佳庶後來想,就這麼短短一路他花了整整三年才走完。

這是今年3月17日重慶斯威主場迎戰江蘇蘇寧的比賽,也是他在中甲蟄伏了三年後迴歸中超的第一戰。前兩輪,當時的主帥本託都沒有用他。比賽即將進入70分鐘,重慶已經3比1領先。但還是有一絲猶疑從心裡飄過,“會不會我已經適應不了中超的節奏了?我的能力還能應付中超前鋒嗎?”

蘇寧的汪嵩已經等在那兒了,這對昔日綠城的隊友一起消磨被換上場前的那一點時間。“我就和他說說笑笑,主教練賽後找到我,‘我看你上去還面帶微笑,立刻就對你很放心了。我想,這個球員可以,心態很不錯。”唐佳庶當時就樂了,“我都在中甲呆三年了,心態磨都被磨好了。”


“為啥保級了還發這麼大火?”


他的賽季是這樣開始的,但卻以一種截然相反的方式戲劇性地結束了。

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這是中超近幾年來結局走向最撲朔迷離的一次。最後一輪比賽前,有五支球隊都有降級之虞,其中之一就是重慶。但當時形勢最危險的是天津泰達,他們對陣恆大。以交手勝負關係看,只要泰達輸球,重慶就鐵定保級了。他們客場踢貴州,對手雖已提前降級,卻顯然立志帶著最後一絲尊嚴死去,所以上半場率先攻破了重慶球門。

“我當時心態還比較好,因為只落後一個球,只要扳平就能保級了。踢到60多分鐘,看臺上球迷開始喊了,慶祝我們保級成功。這時候就感覺,球隊在場上一下子鬆了,也沒什麼進攻的慾望了,但我的想法不是這樣的。我想,至少要爭取個平局。再說還剩這麼長時間,誰知道其他比賽會發生什麼情況。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不能看別人眼色的。”

重慶到最後也沒能把這個失球扳回來,但也保級了。他們和天津泰達以及長春亞泰同積32分,最後亞泰因為球隊間的勝負關係降級。

大家花幾十秒確定結果,然後,所有重慶隊員歡呼擁抱,長出一口氣,除了唐佳庶。他在場上做了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他一把脫下球衣,直接衝下球場,甚至沒參加最後列隊握手的儀式。

“我當時情緒已經完全失控了,最後是被隊友拖上去的。謝場的時候就忍不住哭了,把大家嚇到了。後來很多球迷都在微博上發私信問我,為什麼保級還不高興,發這麼大火?”唐佳庶說,“我的性格真的是非常要強的,最後以這種方式保級,等於是接受別人的施捨,很丟人的,在我心裡和降級沒什麼區別了。”

主帥小克魯伊夫看他哭成這副樣子,趕緊把他拉到一邊安慰,“我特別喜歡你這種性格的球員,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以這種方式保級的確很不舒服,但相信明年通過我們所有人的努力,一切都會變得更好。至於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保級了!”

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後來的慶功宴上,老闆蔣立章給球員發獎金。唐佳庶拿到20萬,是全隊最多的。老闆說,這是為了獎勵他“努力拼搏”。整個賽季30場比賽,唐佳庶出場28次,其中27次踢滿全場。在防守數據排行榜上,他以138次解圍和50次攔截列在整個聯賽解圍榜以及攔截榜第6。在這樣搶眼的數據面前,20萬不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但他可高興了。他覺得,自己時隔三年重回中超,得到這樣的認可對於自己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老闆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年紀很輕,和我們沒有啥代溝,所以平時和球員走得很近。經常帶我們出去吃飯,任何話大家都可以在飯桌上攤開講。他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我平時總想起這話,人首先是要相信,然後再去堅持自己所相信的東西吧。我們很多時候半途而廢,是因為開始的時候就沒有對自己做的事情深信不疑。”

蔣立章還在俱樂部裡推行一種“擁抱文化”,“他說,當你向對方張開雙臂的時候,別人也會對你敞開心扉。當你擁抱這個世界,世界也會擁抱你。”

孩子的孤獨感更強烈


敞開心扉這件事,對於一些人而言永遠會比對另一些人困難得多,唐佳庶屬於前者。從內心最深處來說,他對於這個世界缺乏信任,並對於人和人之間的交際往來天然抱持一種懷疑態度。他的這種心態反映到自己的外部形象上,就構成一張永遠漠然的臉,和待人接物時的疏離。這是他在自己剛出道的那些年裡張貼的鮮明標誌,跑國奧的記者私下評論這些球員:王大雷最酷,顧超最帥,李建濱最實誠,買提江最機靈,巴力最逗。唐佳庶呢?最冷。

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每個人身上那些鮮明特點的形成原因總是可以回到他的童年追根溯源:

“小時候呢我爸爸在外地上班,媽媽去國外打工,把我託付給她的小姐妹照顧,所以很早就學會了小心翼翼地做人。”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從未享受過父母日常的呵護。當他們力圖為兒子創造更好的經濟條件時,徹徹底底忽略了他精神上的需求。一年到頭見不了幾面,因為缺乏長期的延續性,父母之愛就在無形中被時間和空間所削弱了。

“你知道,其實小孩子也懂什麼是孤獨的。可能正是因為年紀小,不會找其他事情去排遣,所以這種孤獨感,怎麼說呢?更難忍受。有些晚上,就躲進被窩裡偷偷哭一哭,還能怎麼樣呢?人家也是好心收留我,不好再去給別人添堵的。”

在這樣的日積月累中,他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了,不需要去向誰袒露,因為沒有人可以求告。是這樣現實的一個問題,“遇到麻煩了,沒人幫你解決,必須自己一個人面對,一次兩次三次,你就這樣變得獨立。相比同齡人,我很早就成熟了。”

但這段生活給他留下的某種後遺症,就是他在現實生活裡的感情比較淡薄,而容易感動於影像書籍。

“徐指導最喜歡的球員是不肯放的”


足球在很長時間裡幾乎是他逃避現實的唯一方式。

但唐佳庶是很晚去根寶基地的,“顏駿凌和我一個小學,都是真如三小,他小學三年級就過去了,我是畢業了才去,晚兩年。因為要幫助校隊打比賽,學校需要我,人都走了,就沒人踢了。但我心裡很急的,教練就安慰我,‘你實力沒問題,晚點去可以的,和徐指導打過招呼了。’”

足球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有多現實,足球就有多現實。唐佳庶是很早就悟出這個道理了。

“我印象當中,和根寶同期的也有其他青訓機構,比如申花足校。一般來說,家裡稍微有點錢的就進申花足校了,而我們這種去崇明島的大部分家庭條件都不好,否則家長也不捨得讓你這麼小一個人到島上去吃苦。”

也不是被挑中就可以過去的,碰到學校不肯放人的,就需要打點些什麼。唐佳庶進根寶基地前就遇到了阻隔,他不是特例。“所以我現在常常感慨,像我們這種沒有背景的人,

走到今天真的是靠自己一步步闖出來的。

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他當時的身體條件和已經在島上練了兩年的球員完全不能比,“他們一個個都很精瘦的,吃得也差。”李運秋後來的回憶印證了唐佳庶的說法,“當時一頓飯吃多少葷菜是有規定的,我記得每個人只能吃兩到三隻蝦,米飯倒管飽的。”

一開始,不讓他跟隊訓練,就天天一個人跑圈。

“我記得很清楚的,有一趟日本隊來比賽——那時候他們基本上都被我們6比0,7比0這樣贏——我們一個教練看到我就說,‘快點把他藏起來,不要慢點坍我們崇明島的臺,外國人心想怎麼有個小胖子在啦?’就讓我在外面跑跑圈算了。”

但很快,根寶就很喜歡他了。“我還在小隊的時候,有時候大隊踢比賽,徐指導就讓我去和他們一起踢。”根寶一直叫他‘堂吉訶德’,“我也不知道這是誰,徐指導說是個騎士。”他想,哦,那就是英雄的意思。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現在說有點不好意思了。我們基地因為對外開放的,遊客都可以買票進來參觀。那天正好有場比賽,很多人都來看了。踢完,徐指導把我們叫到一起。我也不知道他為啥那時候這麼喜歡我,就當著全隊的面對我說,‘堂吉訶德啊,你以後是亞洲第一中後衛!’”大家從此就嘲他,“噢喲,你以後不得了哦!”

後來,他在國少受了一次半月板重傷,回來以後發現根寶對他的態度就和從前不太一樣了。“可能因為老教練,對於受傷這種事情心裡總會有個疙瘩。”

也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當綠城教練周穗安來到基地挑人看中唐佳庶的時候,根寶的態度是很爽快的。

在根寶基地幾進幾齣的艾迪告訴我們,“不能說徐指導中間放走的那些人踢得不好,但他最喜歡的那些球員肯定是不會放的,除了張琳芃。”唐佳庶早早離開,固然和根寶當時拮据的狀況有關,其實也是因為失去了在這名教練心裡昔日的位置。

“苦過來的人鈔票不會瞎用”


離開東亞後,唐佳庶賺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筆薪水,700元。

這年他16歲,周穗安來根寶基地挖人,看了幾場比賽,第一個就選中了他。當時,國少整條後衛線都被東亞幫包圓。除了他,他們還看上了鄧禕和李海峰。徐根寶當時的態度是,“如果你要買人,就把三個打包一起帶走。如果有一個人不同意去,我們就不賣了。”

但是去了綠城以後,只有唐佳庶最後踢出來了。那些從開始起就追隨東亞的老球迷說,李海峰和鄧禕太可惜了,綠城把他們用廢了。但是在那個時間點,三個人都很高興能有機會跳出來,不是說對這支球隊沒有感情了,而是在島上憋太久了,太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了。三名球員以很便宜的打包價被賣給了綠城。

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我們很高興地就去了,綠城當時上升的勢頭很快,年底就升入中超了。另外一方面,也算看到賺錢的機會了。”唐佳庶說,“我記得,我們走之前在東亞是沒有工資的,因為當時還沒有踢中乙,他們是在後一年踢上中乙聯賽的。每個月還得往基地交錢,當然是象徵性的一點,800元好像。”

剛去,是在綠城梯隊,“領到了人生中第一筆工資,600元還是700元?忘了。”在代表綠城參加完全運會後,唐佳庶被上調到一隊。“當時合同是這樣寫的:第一個月薪水2000元,然後每踢一場,月薪就加1000,加到2萬封頂。”

20歲,進入一隊的第一年,他已經是球隊主力,2010年這個賽季的中超聯賽踢了20多場。國家隊和國奧隊招人,高洪波和布拉澤維奇都看上他,最後考慮到國奧隊有奧運預選賽的任務,讓他去了國奧。

2011年踢完全部6場亞冠小組賽,俱樂部就和他續約了。這年,唐佳庶21歲,拿到人生中第一筆年薪。現在看,也就不到100萬,抵不上申花收購99/00這批球員一個簽字費的數分之一。但在那個年頭,已經足以讓人眼紅。根寶有時帶著球隊去綠城基地踢比賽,當年這批隊友就會打聽他賺多少。“他們很羨慕我,說我混得好,我也覺得很扎臺型。”

“現在想想,當時要是碰到如今的政策,不得了來!所以我很羨慕現在這些年輕球員,覺得他們真的是生在了一個很好的時代。但是呢,事情都有兩面性,當你在什麼都不懂,都沒有經歷過的時候賺這麼多錢,會很容易飄起來,不會太懂得去珍惜。”

很多根寶基地出來的球員都表達過這種態度:羨慕現在的年輕人,但對他們今後的發展持觀望態度。唐佳庶上鋪的兄弟顧超說過,他們這批根寶的孩子真的都是一路苦過來的,所以對於金錢的態度永遠不會和那些還沒有在中超賽場上證明過自己、但因為新政一下子變得富有的年輕隊員一樣;朱崢嶸也說,根寶基地出來的球員至少有一點是很好的:

鈔票絕對不瞎用,都會做點風險小的投資。

反過來說,真正有能力的球員,也不需要任何政策的偏袒。唐佳庶20歲踢上中超,此後一直妥妥的主力。沒有人也沒有政策幫過他什麼,一切靠的全是自己。但他的問題在於,以他的潛力,原本應該把綠城當做一塊向豪門俱樂部進發的跳板,但他畢竟沒有這麼做。

有些未知讓你憂慮


2006年,根寶在有線02時期的球員杜威去了凱爾特人,回來看望教練,在基地裡帶著唐佳庶他們這些孩子一起合了影。“我當時想,都是踢中衛的,如果哪天可以像他一樣去留洋得有多牛啊!”沒過多久,唐佳庶就去了綠城。後來,兩人成了隊友。杜威主動和他提起當年的合影,“我們都是徐指導的球員,雖然差了近10歲,但這就是一種傳承。”

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在綠城這些年,他踢了亞冠,進了國奧。布拉澤維奇兒子也是經紀人,他對唐佳庶說,“像你這樣的球員,應該去國外闖蕩試試,留在中國太可惜了。”老布則直接放言,他就是中國第一後腰。“哈哈哈,我‘第一’的稱號還挺多的。現在想想,自己這些年的發展是讓他們失望了。”說出最後一句話的時候,他臉上的表情有些黯淡下來。唐佳庶的留洋夢一直做到自己加盟中甲北控俱樂部,“都去到中甲了,還有什麼夢想?”

2014年,在當時申鑫主帥成耀東的要求下,他以租借身份去了這支球隊,幫他們成功保級。租借期滿,綠城主帥特魯西埃想把他留下,“但我當時和俱樂部有點矛盾,也想著在綠城這麼多年了,自己該出去闖闖,換種環境。”

如果把矛盾細化一下的話,其實就是當時俱樂部高層的思路想培養一批93年的年輕球員,“我就覺得他們對自己的態度有點冷淡,感覺心寒了,就想,不如走了算了。”

少時經歷對他的影響終將貫穿一生,看似冷漠的外表之下,他的內心極度渴望被需要和珍視。對於他而言,這提供了一種生活和工作所必須的安全感,他要抱著這種安全感才能在一傢俱樂部里長長久久地呆下去。他在16歲時痛痛快快離開崇明島,很大程度上也是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在他的人生裡,很怕成為誰的負擔。

富力和其他幾家俱樂部向他拋出過橄欖枝,但唐佳庶覺得,北控的態度最熱切,這滿足了他被需要的心理。“而且北控是國企,投入很大,喊的口號也很響。請了斯塔諾做主帥,當時想,下去拼一年就上來了,想法還是有點簡單了。”他後來一次次審視這次北上的決定,得出結論,“其實就和人生一樣,往下走總是很簡單的,再上來就很難了。”

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簽了三年合同,到了第三年,也就是2017年,俱樂部談續約不成,將他雪藏幾乎整一個賽季。

“踢了三場事關保級的比賽,後來順了,又把我趕回板凳上了。我整個足球生涯相對來說走得很順,在哪兒都是主力,唯獨在北控最後一年碰上這種事……這一年不是太容易熬過去的,會惶恐,擔心自己被中超球隊遺忘,擔心即使不被遺忘又是否還具備那樣的實力。在生活裡,有些未知讓你著迷,就像喜歡的妹子答應了和你見面,你忍不住想象約會的場景;而有些未知讓你憂慮,比如下個月的信用卡會還多少錢?你說我當時的未知屬於哪一種?”


“要是像張琳芃那麼自律會怎樣?”


在根寶這批孩子裡,唐佳庶和後來在申鑫以及重慶都做了自己隊友的姜嘉俊是最早踢上中超的,後者2010賽季中期之後就牢據申花主力位置。張琳芃都比他們足足晚了一個賽季。當唐佳庶已經交出20多場中超比賽成績單的時候,張琳芃還在東亞,他是在這年11月去的恆大。

但無疑,他們此後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軌道。“C羅就不提了,畢竟太遙遠了,在我所認識的熟悉的球員裡,張琳芃是最自律的一個。”唐佳庶有時候忍不住和他比比,“如果我能達到他這樣的自律程度,現在的職業生涯又會是什麼樣?”

他曾是根寶眼中的“第一” 重回中超,唐佳庶堅信“相信的力量”

你能在唐佳庶身上瞥到中國大部分球員的影子,他們內心向往成為最職業的球員,他們讀著C羅這些球員的勵志故事深受鼓舞,憧憬自己也能具備八塊腹肌和非人的意志和毅力。但是現實中,他們卻常常屈服於那些人性上的弱點。弱點越少的人,也就越接近神了。所以或許正是這些軟弱之處,讓他們顯得更加真實。

當你身處什麼樣的環境時,大多數人是容易被大環境所影響。朋友叫你出去吃個飯,聚個會,拍拍屁股就去了。我不知道,也許是從前的經歷,讓我太害怕孤獨了。和很多人在一起的那種感覺,好像是打開了身體裡的什麼閥門,喏,現在我終於可以向這個世界張開雙臂了……”

三年中甲經歷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失去過再擁有的東西就會讓人特別珍惜。

“我現在所後悔的就是,自己過去太散了,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整個人像浮在火鍋湯麵上的一灘紅油,漂到哪裡是哪裡。踢了三年中甲,尤其是經歷最後一年被雪藏,真的懂得珍惜了,但也已經28歲了。不過還來得及,能抓住個職業生涯的尾巴。”

也許是這些年經歷的動盪太多,唐佳庶至今沒有交往的女友。這些根寶基地出來的孩子,在婚姻問題上呈兩極分化態勢。一極是武磊、張琳芃這樣早早結婚的,一極是唐佳庶、朱崢嶸這樣很少有固定女友的。

他描述現在的狀態,是作好了各種物質上的準備,但對愛情始終沒有太多信心。“看得也多了,現在球員結婚離婚的,太普遍了。光從根寶基地出來的就有多少?我的宗旨就是,結了就不可能離,婚姻是需要維護的。我呢,還是想找簡單一點的妹子,這個社會太現實了,球員的圈子又是這樣……”

一邊是想去相信,一邊是本能地充滿懷疑。他又想起蔣立章的那句話: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這是一句很奧妙的話,我覺得。”


圖片:視覺中國、Osports、受訪者本人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