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年末結賬注意要點——會計科目

由於年度中間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大部分企業會計人員需要在年末結賬之前,需要對年度整體財務情況進行核實確認。一旦封帳,修改起來特別麻煩,而且容易出現問題。小編提供會計年末結賬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對您的實務工作有幫助。

會計年末結賬注意要點——會計科目

1. 會計科目需要注意的問題

1.1 現金

  • 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是現金餘額是否過大,根據各個公司的實際情況(銷售情況、採購情況確定)來具體判斷。如果餘額過大應及時調整。

1.2 銀行存款

  • 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是編制或者審查出納編制的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是否正確,未達帳項是否真實、合理。
  • 外幣帳戶是否按照規定調整匯兌損益。

1.3 應收票據

  • 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是將餘額與沒有兌現的應收票據進行核對,檢查是否有已經貼現、背書轉讓的票據沒有及時進行帳務處理。

1.4 應收帳款

  • 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是有沒有記串戶的情況,可以將應收款餘額與業務部門進行核對,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對方發函確認。
  • 結合預收帳款科目檢查是否存在多充設置。注意外幣明細科目年末是否調整匯兌損益。

1.5 存貨科目(材料、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

  • 需要主要的問題是大額入庫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是否取得合法的入賬憑證,數量是否準確,入庫是否有入庫單。檢查出入庫單據,特別是有編號的單據,是否與入賬相符,是否存在缺失情況。
  • 檢查存貨入賬單價波動幅度是否過大,本年度與以前年度相比單價波動幅度是否異常,是否存在異常變動的合理原因。
  • 對存貨進行年末盤點,並將盤點結果與庫存明細賬進行核對。針對盤盈或者盤虧及時進行處理,做到帳實相符。需要特別注意年末零庫存情況。
  • 檢查存貨出庫單價是否採用在稅務機關備案的計價方法。重點關注銷售數量是否與發票數量一致,是否有多轉銷售成本的現象。
  • 檢查對發生的購貨退回、損壞賠償、銷貨退回是否及時進行會計處理。
  • 檢查以下邏輯關係“原材料貸方發生額=生產成本—直接材料借方發生額”、“生產成本貸方發生額=庫存商品借方發生額”、“庫存商品貸方發生額=主營業務成本借方發生額”。檢查暫估入庫材料是否衝回。

1.6 待攤費用

  • 檢查是否存在應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的費用誤計入待攤費用,檢查費用入賬是否有合理的憑據。
  • 檢查費用攤銷是否按期攤銷,有無多攤銷或者少攤銷的情況。

1.7 固定資產

  • 檢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是否按照稅法要求執行,例如車輛等,檢查入賬是否有合法的憑據。
  • 對固定資產經營盤點,已經提足折舊並且報廢的固定資產應及時進行清理。

1.8 累計折舊

  • 檢查折舊年限、折舊率、殘值率是否符合稅法規定。
  • 檢查折舊計提的起始時間、是否存在多計提或者少計提的現象,是否存在已提足折舊繼續計提的現象。
  • 檢查折舊是否分配正確,累計折舊貸方發生額與“製造費用—折舊費”和“管理費用—折舊費”等相關科目是否相符。

1.9 在建工程

  • 檢查是否存在將工程支出直接列入到費用,未進行資本化。結合工程預算報告書審查費用支出是否合理。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是否及時結轉固定資產。

1.10 無形資產

  • 檢查無形資產入賬價值是否按照規定歸集,是否取得合法憑據。
  • 檢查無形資產攤銷期限是否正確、攤銷是否均勻。

1.11 長期待攤費用

  • 檢查長期待攤費用入賬價值是否按照規定歸集,是否取得合法憑據。
  • 檢查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期限是否正確、攤銷是否均勻。

1.12 短期借款

  • 檢查短期借款餘額是否與銀行借款合同一致。
  • 檢查利息計算是否正確,按合同規定的期末應付未付款是否正確預提;
  • 檢查有關利息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1.13 應付票據

  • 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是將餘額與客戶進行進行核對,檢查是否有已經承兌的票據沒有及時進行帳務處理。

1.14 應付賬款

  • 重點檢查以下賬戶,確認應付款餘額是否正確:

1)長期掛長的賬戶;

2)有借方餘額的賬戶;3)業務頻繁,而期末餘額小的賬戶;4)很少活動或不活動的賬戶。

1.15 預收賬款

  • 重點檢查

1.16 應付工資

  • 檢查工資計提的標準是否符合董事會的規定或勞動部門的批示,有無超標的現象;
  • 檢查工資費用的分配及會計處理方法是否合規、合理;工資的領取是否經過本人或代理人簽字。

1.17 應交稅金

  • 檢查是否存在以下情況:

1 )外購已稅材料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等作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的情況;

2 )材料發生非正常損失作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以及損失報經稅務機關審批的情況;

3 )材料銷售及視同銷售申報交納企業所得稅的情況;

4 )接受捐贈材料申報交納企業所得稅的情況;

5 )修理用備件中有無屬於固定資產的設備;

6 )因企業確認的材料的入帳價值與稅法法規規定的成本存在差異而在處置材料時應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

1.18 預提費用

  • 檢查大額預提費用提取憑證及相關文件資料,確定預提金額是否準確和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所有預提費用項目是否確屬本期、是否確實存在。
  • 檢查大額預提費用沖銷的記賬憑證及相關資料是否齊全、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實際用途與預定用途是否相符;

1.19 主營業務收入

  • 比較各月主要產品收入波動情況,查詢有無異常現象和重大波動及其原因。將本年度銷售收入與上年度比較,分析銷售價格有無異常變動及其原因。
  • 檢查增值稅發票及其他發票,有無跨期未確認收入的情況。
  • 檢查銷貨合同和庫存商品發出記錄,是否與收入明細一致。

1.20 主營業務成本

  • 比較各月主要產品成本波動情況,查詢有無異常現象和重大波動及其原因。將本年度銷售成本與上年度比較,分析銷售成本有無異常變動及其原因。
  • 測算主營業務毛利率是夠正常,分析異常波動的原因。

1.21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 結合應交稅金科目中的“未交增值稅”、“應交營業稅”和“應交消費稅”確認計稅基數,驗算全年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計提及繳納情況是否恰當。
  • 內資出口企業需要特別註明需要按照規定每月根據“出口企業免抵退稅彙總表”中第25欄當期免抵稅額按規定的稅(費)率徵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

1.22 銷售費用

  • 與往年及各月間銷售費用比較分析,異常波動或重大差異查明原因。
  • 與各部門溝通,杜絕費用跨期現象發生。
  • 收到大額髮票時,應到網上自行查詢發票的真偽,確認不了的發票應到稅務機關進行確認。

1.23 管理費用

  • 與往年及各月間管理費用比較分析,異常波動或重大差異查明原因。
  • 與各部門溝通,杜絕費用跨期現象發生。
  • 收到大額髮票時,應到網上自行查詢發票的真偽,確認不了的發票應到稅務機關進行確認。

1.24 財務費用

  • 與往年及各月間財務費用比較分析,異常波動或重大差異查明原因。
  • 與各部門溝通,杜絕費用跨期現象發生。

1.25 營業外支出

  • 檢查罰沒支出、捐贈支出的內容

1.26 所得稅

  • 所得稅費用只是應計入本年費用,影響本年損益的部分。年末會計應自行計算調整所得稅項目,計算出應納所得稅額並計提到當年所得稅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