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書店》:拿什麼拯救你,唯有書,唯有愛

《島上書店》:拿什麼拯救你,唯有書,唯有愛

一直對“治癒系”的暢銷書不太感冒。初次在網上看到《島上書店》,特別是封面的那句題詞“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我幾乎第一時間就認定這是一碗“治癒雞湯”,甚至讀到50多頁還能堅持這種判斷:又一個“冷漠大叔和小蘿莉”的故事,有點像《這個殺手不太冷》的美國版。

慶幸的是我依然讀了下去,而且不知從哪個章節開始沉浸其中,等到全書終了,心中竟充滿不捨。也許好書的魅力就是這樣,未必有個抓人的開頭,卻能讓你不知不覺慢慢淪陷。

《島上書店》:拿什麼拯救你,唯有書,唯有愛

一如書名,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上。主人公A.J.費克里,獨自經營島上唯一的書店。命運似乎從未眷顧過他:人近中年,妻子車禍去世,書店經營不順,唯一值錢的珍本書遭竊……內向的個性加上一連串的打擊,使他變得冷漠而孤僻。他不修邊幅,不再愛人,也不再被人愛。如果說他還愛著什麼,似乎只剩下書和閱讀。

《島上書店》:拿什麼拯救你,唯有書,唯有愛

就在此時,一個神秘的女嬰瑪雅被遺棄在書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於孤獨絕境中的A.J.,成為了聯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長蘭比亞斯、出版社女業務員阿米莉婭之間的紐帶,為他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帶來了轉機。在警長蘭比亞斯尋找嬰兒父母未果之後,A.J.竟奇蹟般地接納了瑪雅。他開始笨拙而認真地學習為瑪雅洗澡,做飯,換衣服,並教她博覽群書,使她逐漸積累起非凡的文學才華……在書店的變化歷程和瑪雅的成長過程中,蘭比亞斯、伊思梅、阿米莉亞與A.J.產生了種種交集,他們緊緊相依,相互攙扶,走出了人生的種種危機和困境,而所有對書和生活的熱愛都週而復始,愈加洶湧。

《島上書店》:拿什麼拯救你,唯有書,唯有愛

書,書店,讀書,愛。這是小說的關鍵詞。可以說,沒有哪本小說,能把“書”對生活和生命的意義演繹得如此重大而深刻。可以清晰地看到“書”串起了整個故事的脈絡。沒有書,阿米莉亞不會和A.J.結緣,瑪雅不會被丟給A.J.,甚至A.J.也不大可能收養瑪雅——真正愛書的人一定是個好人,哪怕表面多麼冷漠,書自會讓人心變得柔軟;沒有書,蘭比亞斯只是個粗枝大葉的警長,而不會成為警察讀書會的發起人,更不可能和伊思梅走到一起……書在這裡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精神食糧”,而更像空氣陽光,成為生活的必需,成為醫治創傷的良藥,改變心性的鑰匙,成為聯結親情友情愛情的紐帶。至始至終,你會感動於人物對“書”的熱愛與虔誠。當讀到島上的那些主婦、警察在一起讀書談書的時候,感覺是那樣率真自然,絲毫沒有半點附庸風雅的造作。在A.J.的書店裡,沒有人談論網絡八卦,沒有人低頭刷朋友圈,這裡是書的聖殿,愛書者的天堂。

《島上書店》:拿什麼拯救你,唯有書,唯有愛

與其把《島上書店》歸為一碗“心靈雞湯”,倒不如說它是一罈陳年的醇酒,使人不覺自醉。幾乎是讀到結尾才發現,作者通篇沒有發一句議論一句感慨,至始至終都在用一種看似平淡的筆調講著故事,甚至疾病和死亡也似乎不再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因為有書,因為有愛。故事的結局也許因A.J.的病逝而略顯傷感,但瑪雅也長大成人,開始在寫作上嶄露頭角,蘭比亞斯和伊思梅接管了書店,讓讀書繼續照亮生活和夢想……一切,依然溫暖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