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泡茶,你可能不知道的點茶法……

壽山石、黃花梨、蜜蠟、和田玉

南紅、綠松、崖柏、小葉紫禪

普洱茶、紫砂壺、建盞...

品味文玩人生 · 傳承匠心文化

NO.20180510期

關於泡茶,你可能不知道的點茶法……

建陽古窯址出土的宋代兔毫盞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宋代皇帝宋徽宗

宋朝,一個文人地位高於武將的朝代,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茶文化更是歷代鼎盛。眾多皇室、大臣、百官、文人墨客,於品茶文化,新起“鬥茶”之風。建盞,就在這個文化時代裡應運而生。

關於泡茶,你可能不知道的點茶法……

點茶·鬥茶的樂趣所在

點茶,是用沸水將茶末點化成茶湯。點茶的過程裡,除了需要茶品好以外,出色的茶盞也是“鬥茶”的關鍵。白茶配黑盞,黑白分明,一目瞭然,可謂是“好馬配好鞍”。宋朝的“鬥茶風”,從帝王將相達官貴族一路刮到進尋常百姓家,建盞日漸盛行,成為了宋朝最上乘的茶具之一。宋徽宗的親筆題詞:“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有史記載的歷代皇帝對茶具的詩詞,這是唯一僅有的。

關於泡茶,你可能不知道的點茶法……

點茶·需要哪些技藝

炙茶——炭火烤乾水氣;

碾茶——將茶餅碾成粉末,茶餅用淨紙包裹,捶成碎塊,用茶碾碾成粉末直到粉末色澤泛白。碾茶要迅速防止吸潮;

羅茶——用絹羅篩茶;

候湯——包括選水和燒水;

熁盞——直接在火爐上烘烤,溫熱茶盞,如同現代溫杯;

調膏——將適量的茶粉放入茶盞中點衝一些沸水,將茶粉調和成膏狀;

點茶——再添加沸水,邊加邊用茶筅擊拂。茶湯表面泛起湯花(湯麵泛起的泡沫),如果湯花能較長時間停留在茶盞內壁,才算是一杯好茶。

關於泡茶,你可能不知道的點茶法……

點茶·決定勝負的標準有兩條

一、 湯色

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偏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製不及時;色泛紅,是烘焙火候過了頭。

二、 湯花

湯花是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也有二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以鮮白為上;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好像“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被稱為“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關於泡茶,你可能不知道的點茶法……

建盞·當代成主人杯

在當代,對中國傳統茶文化的講究,首先體現在“主人杯”。以建盞作為主人杯,首先讓人覺得專業,是愛茶懂茶之人,在眾多品茶者中顯得更尊貴端莊。

主人杯大多貴重,或富有歷史感,或材質獨具一格,或造型別致用心。

自建窯遺址考古被評為新中國建國以來福建省十大考古發現,建盞聲名鵲起,被許多知名媒體報道,在2011年,建窯建盞燒製技術更是收錄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一代代致力於建盞復興的手藝人出現,如:蔡炳盛、許家有、陸金喜、黎躍龍、葉新奴...他們出於對建盞文化的熱愛,在建盞傳承路上不斷的努力、創新!

—— END ——

壽山石、黃花梨、蜜蠟、和田玉

南紅、綠松、崖柏、小葉紫禪

普洱茶、紫砂壺、建盞...

品味文玩人生 · 傳承匠心文化

乾貨/資訊/趣聞/雅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