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著急,這裡一定有屬於你的閱讀習慣!

讀書重點是以改變想法、拓寬思路為目的,這些書操作性強、非常啟發人,尤其是剛入職場和在校大學生,應該會受益匪淺。

從影響方面分類:

1、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

2、生活——《斷舍離》

3、情緒——《非暴力溝通》

4、習慣——《拖延心理學》

5、成長——《遇見未知的自己》

下面是優秀書籍介紹:

1.《如何閱讀一本書》

在讀書前先學讀書方法,正所謂磨刀不費砍柴功。

這本書關於講讀書方法也可以說是權威了,看過的書只有經過自己的消化、實踐才能轉化為內在自有的東西。這本書其他知友也在大力推薦,但我還是要放在首推推薦一下。磨刀不費砍柴功,讀完這本書再閱讀其它九本,效率會大大提高,作者會教你如何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也會告訴你閱讀不同類型書籍的方法,是一本非常具有實踐性,非常好上手操作的好書。

不要著急,這裡一定有屬於你的閱讀習慣!

不要著急,這裡一定有屬於你的閱讀習慣!

思維導圖

2.《斷舍離》

學會選擇,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體,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家裡到處氾濫的破爛兒。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於遊刃有餘的自在的空間。

因為看完之後時刻記得“物品要用才有價值。物品在此時、當下,應該出現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處於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美感。我要不要用。”

斷舍離非常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這兩個標準的東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過實踐斷舍離,人們將清空環境,清空雜念,過簡單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適的人生。核心觀點已經確立,現在就開始行動起來吧。

不要著急,這裡一定有屬於你的閱讀習慣!

3.《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對他人批評最好的方式應該是直接說出需求,那麼別人也會積極回應。面對他人抱怨的時候,不僅耐心傾聽還要正面反饋。

情緒管理這一課,需要我們下意識地不斷反省,在和伴侶、家人、朋友發脾氣之前都會再三思,並不是說要你控制情緒,而是教你如何適當發洩情緒,舒緩他人不爽的情緒。

不要著急,這裡一定有屬於你的閱讀習慣!

4、《拖延心理學》

現在很多年輕的我們身上或多或少會都有那麼一丟拖延心理,不是說我們刻意慢半拍,只是無意識中去迴避一些事情,以至於到後面造成負面效應時才急於做補救,進而衍生我們可能因拖延造成的自責、愧疚。有些人急於將拖延連根拔起,卻讓自己進入特別累的怪圈。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達成目標、管理時間、謀求支持和處理壓力等一系列方案來克服拖延問題,她們提供的方案極為實用並經受過實踐的檢驗。本書還考慮到工作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代文化訴求,以及諸如注意力缺失紊亂症、執行功能障礙症等神經認知問題對拖延的影響。本書甚至還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邊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實用性建議此書,更多的是讓我們瞭解拖延,知道它,適應它,接受它。讓我們知道快樂來自於按照你的價值觀健康地生活,如實地接受拖延,就像生活花園裡長著一些蒲公英,而你依然能夠樂在其中。

不要著急,這裡一定有屬於你的閱讀習慣!

5、《把時間當作朋友》

如果你覺得覺得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都越來越忙,每天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卻效率低下、經常面臨要同時處理幾件事的時候不知道如何選擇

那麼翻開這本書,或許能幫到你, 書中通過6大步驟,11種方法,教你如何找回浪費掉的時間,如何有效高效利用整塊,如何巧妙管理碎片時間,如何和時間做朋友,讓你的工作、學習、生活如虎添翼。

不要著急,這裡一定有屬於你的閱讀習慣!

6、《遇見未知的自己》

推薦理由:

這本書是一本開啟心靈、對話自我,接納自我的靈脩小書。適合處正於焦慮、哀怨、悲傷、痛苦、迷茫的朋友。有些人會因為這本書是雞湯文的歸類而拒絕它,但這本書跟通常的雞湯文不同,這本書更側重讀者讀懂自我,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忘記了自己是誰,本書能通過主人公的故事告訴處在困境的你:做好自己的功課、沉靜、臣服現有的情緒、聯合潛意識和真我,破除不幸的命運,記得,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不要著急,這裡一定有屬於你的閱讀習慣!

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這些負面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散不走它們,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

願我們內心有光,生活有愛與期待!最後引用楊絳老師的話結束: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