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置業與養老能否兩全?

地產-置業與養老能否兩全?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所奉行的文化價值觀,一個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必定會對民族氣質產生重大的影響,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之中。中華民族嚮往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家中的老人往往是一家的主心骨,那麼中華民族的孝道,我們的文化氣質,究竟會對我們的購房、置業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看似無關的民族文化氣質究竟是否會對我們的經濟行為產生影響呢?今天您就隨小編我一起來看看吧~

地產-置業與養老能否兩全?

置業是家庭生活的重大構成部分,大部分中國城市居民在這一行為中所考慮的首要目的是居住與養老。擁有自己的住房,是擁有安定生活的基礎,這是中國各階層居民的理想之一,因而這也促成了居民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錢,儘早購買私有房房產心理的形成。

在購房過程中,多種不同類型的潛在價值觀念相互共同作用,直接或間接的對居民選擇住房類型、遷移方向以及房型等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化價值觀一般會通過撫養觀、贍養觀、婚姻觀、養老觀、區位選擇觀、教育觀、等多種途徑單獨或耦合對城市居民住房的選擇方式進行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作為子女的贍養觀,和作為老人的養老觀與購房置業之間的相互關係吧~

國人一直奉行以家庭為單位對老人進行贍養,中國素來以孝敬老人為美德,同時也將贍養老人視為自己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但隨著中國家庭“421”模式的不斷固化,以及社會經濟壓力的逐漸上升,包括住房成本在內的生活成本不斷攀升。與老人共同居住就以為子女需要購置更大的房屋以供一家三代人共同生活,這也就使得對於大多數購房者來說,孝道與現階段平均收入水平之間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從老人的養老觀來看,就我國現階段的普遍價值觀來看,老人們希望子女能照顧自己、頤養天年無可厚非,但事實上很多老年人如今不但成了晚輩的“保姆”並擔負了養育孫輩的“責任”,而且與子女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相差甚遠,更重要的是,老人不願繼續加重子女所面臨的經濟生存壓力。因而很多老年人希望“獨居”甚至住進養老院。

地產-置業與養老能否兩全?

孝敬老人與個人奮鬥在我國為何呈現出如此難以兩全的狀態?從社會階層角度來看,中國城市居民的住房選擇可歸納為以下特點:富有階層受經濟性限制相對較小,住房選擇自由度大,且往往擁有兩套以上且區位和房型均較好的住房,父母與子輩雖多分居,但住房相距也一般較近。工薪階層一般受經濟因素限制較大,無法“自由地”選擇綜合區位良好的住區,只能實現其價值觀的一部分,即在住房選擇時優先考慮就業居住導向、生活條件導向的雙重原則,再儘可能方便的方便照顧父母。但隨著房價的快速上升,工薪階層的理想變的越來越難以實現。


據人口學家預測,到203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將創紀錄地達到4.2億這個天文數字,佔到全部人口的比例將達到25%-30%之多。京、滬這些特大城市的老年人還將達到全部人口的35%左右。養老問題作為民生大計,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在子女面臨巨大經濟壓力的情況之下,“以房養老”這一話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以房養老"是指在不放棄居住權的前提下將他們所擁有的房產抵押給貸款機構,通過貸款使房產價值的一部分變現,以支付譬如醫療、改善居住環境、改善生活質量、購買長期看護險或其他任何用途的費用,並且,借款人只要一直住在被抵押的住宅中,同時不違反所籤的抵押條款規定,就無需在這期間還貸。之所以被成為住宅反向抵押貸款,是因為借款人實際上是收到貸款人給的錢,而不需向貸款人還款,而這筆錢是來自房屋的價值。抵押人最終還款不會超過還款時房產價值。

那麼“以房養老”在我國社會究竟是否可行呢?大部分中國居民仍然對其持保留意見。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房產是每個家庭的根基和立足之本,即便能夠將房產抵押,但自己的住所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別人的“地盤”,老人們居住其中的心情究竟會如何呢?


經濟壓力巨大,購房已經成為生活中的重大經濟支出,贍養老人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應負的責任,但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以後會面臨的問題。當年華老去,夕陽之紅究竟如何讓生命的光輝繼續照耀歲月徐徐前行,我們每個人又將何去何從?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現實困境。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