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育齡期女性的常見疾病,臨床表現形式多樣,同時也有一部分患者無明顯症狀。通常患者來就診的主要原因是出現長期或近期逐漸加重的痛經、不明原因的不孕、經量多、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當被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時,由於對疾病本身的不瞭解,患者都會十分焦慮。

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簡單的介紹一下子宮內膜異位症。

一、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又稱內異症,就是指正常的生長在宮腔裡的子宮內膜組織長在了身體的其他部位。這些“不好的”子宮內膜組織可以生長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例如,長在子宮肌肉組織,就是我們所謂的子宮腺肌症;長在卵巢,即我們平日聽到的巧克力囊腫。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 腹膜型:

發生在盆腔腹膜的內異症。

2. 卵巢型

發生在卵巢的內異症。

3. 深部浸潤型(DIE)

又稱深部結節性,指生長在盆腔後部較低處且生長較深的內異症,比如宮底韌帶、直腸子宮凹陷處、直腸、輸尿管等部位。典型的體徵是婦檢可觸及宮骶韌帶痛性結節。

4.其他部位的內異症:

比如發生在肺、胸膜的等比較少見的內異症。

二、臨床表現

內異症的臨床症狀很多樣,最典型的是盆腔疼痛,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繼發性進行性加重痛經、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肛門墜痛等,40%~50%的患者合併不孕。

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同部位的內異症還有不同的伴隨症狀。例如,發生在腸道的內異症,患者經期就會伴隨出現消化道症狀,比如便頻、便血、排便痛或腸痙攣;發生在泌尿道的內異症,會伴隨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尿血的症狀,嚴重時會出現腎積水、腎萎縮等。

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三、如何診斷

內異症的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狀、婦檢及相關的輔助檢查,輔助檢查主要是彩超,對於一些彩超無法發現的類型,比如深部浸潤性的內異症,則需要完善相關的CT或MR,以瞭解病灶的生長部位、生長範圍等。組織病理學結果則是確診的唯一依據。

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任何疾病的治療不外乎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內異症也是如此。內異症的治療方法很多樣,保守治療包括口服避孕藥、孕激素、雄激素類衍生物、GnRH-a針、免疫治療等,手術治療包括子宮切除術、子宮內膜電切術、子宮內膜消融術等。

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由於激素類藥物對肝腎功能的損傷和手術切除子宮的創傷,現臨床多使用GnRH針治療。GnRH針即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針,注射後會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作為激素依賴性疾病,體內的雌激素下降,則會緩解症狀,同時縮小病灶。對於有嚴重痛經的病人,上曼月樂環也是一種治療方法。曼月樂環是一種帶有治療作用的宮內節育環,它被放置在子宮內後會局部定量緩慢釋放高孕激素以達到緩解疼痛的作用。當然具體的治療方法還需要結合患者自身的情況及要求而視,尤其是對於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療方案則更加個體化。

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五、如何預防

現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確切病因和病機尚不清楚,普遍認同的的理論有:月經血過多的留滯盆腔,或其他部位;子宮內膜的性質有所改變,所以以下因素 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可能有關:宮腔操作過多(例如頻繁的人工流產手術),剖腹產術史,宮頸管粘連等。

1.人工流產手術

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2.剖腹產手術

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3.經血逆流

宮頸、陰道閉鎖粘連,子宮內膜組織不能隨經血順利地排出,就只好從輸卵管逆流向盆腔和腹腔。

4.多次生產

多次生產,為形成一種特殊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提供方便。雖然尚沒有確切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方法,但下面的方法對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有益的:

1、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

2、要注意自身保暖,避免感寒著涼。

3、月經期間,禁止一切激烈體育運動及重體力勞動。

4、女性月經期一定杜絕性生活。?

5、做好避孕工作,儘量少做、不做人工流產和刮宮。

6、月經期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保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生悶氣,否則會導致內分泌的改變。

7、女孩子青春期要避免受驚嚇,以免導致閉經或形成溢流。

8、婦科手術應儘量避免接近經期,如果必須進行時,術中操作要輕柔,避免用力擠壓宮體,否則有可能將內膜擠入輸卵管、腹腔。

帶你簡單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作為常見病和疑難病,其複雜的病理機制及原理,通過今天這樣簡單的論述是不可能完全涵蓋的,想要更好的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還需醫生在完全瞭解病情的基礎上做出更加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審稿專家:宗利麗 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