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之後都是餘生——餘生記

矛盾

中秋前後永遠是北方最舒服的日子。雲淡天高,一色晴藍,這節令我總是不知所措,一面有許多計劃想趁清爽多做些事,一面又想,好時光就是用來荒廢的,只願整日賴在床上。想起少年時第一次愛上那人,一面想地老天荒,跟他生兒育女偕老白頭,一面又祈求著馬上就世界末日吧。人生有太多的不確定,立時死了,至少這一刻我們是很愛的。以至於多年後聽到林憶蓮那句“我怕時間太快不夠將你看仔細,我怕時間太慢日夜擔心失去你”淚如雨下,原來人人都是矛盾體,因為在意越發患得患失。

青葙


從此之後都是餘生——餘生記


本週收到花束中有一種粉粉的小花,識圖了一下,它叫“青葙”。“葙”字陌生,趕著查了一下,竟然只有跟“青”字組合,只是這種小花的名字。不過青葙兩字似曾相識,《拍案驚奇》“滿少卿飢附飲颺,焦文姬生仇死報”中,伴著文姬千里去尋那負心郎的青衣丫頭就叫這個名字。印象深的原因,一是,這兩字極具古典美,一聽就是姍姍款款,溫良賢淑的窈窕女子。其二,我很三俗,極其偏愛古典小說、戲劇中善惡有報,恩仇分明的情節。

古代的民間是有底線的,那就是“報應”。做壞事也會留一線餘地,他怕“現世報”也怕真的“來世做牛做馬”。再看毒奶粉、假疫苗,人人互害的當下……如果“報應”這事是真的,其實不怎麼需要法律。

慾望

我住的小城算城鄉結合部,小區則是結合部中的結合部。右轉是繁華都市情景,左轉便是雞犬相聞的農村。這幾天遛彎我總喜歡到村子裡看架上沒有完全透紫的葡萄、拉雜盛開的草茉莉。不知是流浪還是放養的狗子懶懶散撒地繞膝而行,我倒不怕,天性純良的小孩子和小動物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不是善意的。它們跟著我走幾步,翹起來的尾巴尖兒輕輕掃過,小腿就有那麼一絲涼,心頭有那麼一點癢。想養狗——只是想想而已。還是會喜歡很多東西,但已經不會不管不顧非要擁有。比如,Bulingbuling的首飾,緊窄的高跟鞋……我沒有院子和大些陽臺,狗子、貓貓和喜歡的藤本植物就只能割愛了,因為也不想委屈了它們。有效控制慾望也是成長。


從此之後都是餘生——餘生記


年輕

迅哥老了,看了幾張《如懿傳》劇照不忍再去追劇。周迅就算不是我唯一喜歡的內地女演員也是第一的那個。做為同齡人,我失望的不是她“老”而是一向特立獨行的她也不服老,偏要學“花瓶”去整容,滿臉的腫脹油膩感。


從此之後都是餘生——餘生記


張愛玲說“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女明星們尤其可憐,她們要吸引的異性群體龐大而喜好始終單一,總要十八歲才好。在美劇《宿敵:貝蒂和瓊》裡,導演面對兩位曾經如日中天,如今徐娘半老的女明星,跟製片人說,你願意x她們嗎,如果你不願意,觀眾也不願意。以滿足男人的性幻想為出發點選擇女性,女演員當然只能拼命留住自己的少女感。當然,這裡說得美國四十年前的狀況,近些年看著御姐甚至阿姨在美劇中愛得欲仙欲死已經不會大驚小怪。而我們這裡,一線女星只能拼命整容打針裝少女,二三線的,才過三十歲就只能演婆媽角色了。

生活安定,內心騷動可以讓女人追求狀態年輕,而我現在更喜歡生活平靜,內心從容。有條件細心保養自己,也能接受自然老去。當然最好的保養品是還是男人,篤定地相信自己被愛著,所以可以接受每個斑點每道皺紋的生動。老?我只知道“年輕”永遠就是現在。明天都會比今天更老一點,對吧。


從此之後都是餘生——餘生記


周慧敏的“少女”和周迅的“僵硬少女”同樣讓我們悲哀,可以寬容、允許自然老去多好

如此時,才入秋的夜風涼浸浸的,從窗口飄進來的還有斷續低婉的蟲鳴和才被修剪過花木切口那種濃稠而恬淡的清苦。閒閒的敲幾個字,挽頭髮的珠釵在鬢邊細碎的響。年紀大了,亂七八糟想法也多,打算偶爾記一下。順便看大家會不會有那麼一瞬間跟我同樣矯情。

從今往後,都是餘生。“餘生記”不定時發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