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來自1978的回答

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不僅徹底改變了中國的面貌

更把夢想與現實的交相輝映

藏在了萬家燈火的深處

這些故事的主人公

是時代變遷中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它們印刻了一代人的時光

記錄著平凡人前行的足跡

讀來讓人淚流滿面

......

聽!來自1978的回答


拼版照片:上圖為上世紀80年代初的深圳漁民村(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下圖為2018年3月26日無人機拍攝的漁民村(畫面前面的高樓,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漁民村坐落於深圳河畔,從上世紀70年代水草飄零的漁船人家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一個“萬元戶村”,如今已經變成加載高科技設備實現智能化管理的現代社區。


1


“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


姑娘們穿著的確良襯衫

留著披肩發

小夥子們燙著爆炸頭

跳著霹靂舞

穿衣百搭,精神抖擻

衣著的變化

也是你擁抱世界的開始

聽!來自1978的回答


1987年拍攝的天津市服裝七廠的職工們在試穿出口的牛仔褲。在80年代,緊身牛仔褲已成為時尚青年的潮流單品。新華社發


看完淚奔,致78年的我,自行車上小學四年級才有“長征牌”的,喇叭褲也是媽媽買布去隔壁村縫紉店叫師傅“量身”做的。——貳馬氏 (1978年)我已出生7個年頭了,記憶中冬天總是穿著那件大姐小時候穿的花大衣,上面已有好幾個大補丁,因為穿到我已是第五個了!還有三個哥哥也是穿這件花大衣長大的。——寧靜 那年我14歲,我爸給我買了一條喇叭褲!那時候可新潮了。——泰格 那年才2歲!“高跟皮鞋喇叭褲,跳起舞來扭屁股”,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這麼遠那麼近 喇叭褲、皮鞋穿的火箭頭、燙髮燙的爆炸頭。想想啊,都是那個時代的標配記憶。今年距改革開放已40年啦!滄海桑田,真是祖國鉅變啊!祝福我們的祖國,明天越來越好。——年念回鄉人 那年的夏天街上開始有蛤蟆鏡,四喇叭收錄機,放著鄧麗君的《阿里山的姑娘》。
——李軍

2


硌牙的包穀米飯

黑黑的硬窩頭

過年才能吃上的一口肉

......

孩子們總盼望過年

兄弟姐妹穿著洗得發白的補丁花棉襖

全擠在狹窄的廚房裡

眼巴巴地望著

母親往鍋裡倒芝麻油

“媽媽,再多一點,就一點”

聽!來自1978的回答


除夕晚上及初一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在中國北方一直沿襲至今。這是北京豐臺區黃土崗公社劉甲村社員張佔鰲一家在包餃子。新華社記者呂全成攝(1984年2月11日發)

那些味道你曾無比熟悉

但如今卻再也找不到了

......

想想小時候,打麥子、掰玉米,啤酒瓶子換冰糕,上村裡坑裡洗澡,冬天拾幹木頭點著取暖,媽媽套的大棉襖,穿的衣服袖子都能擦著火柴……哎!40啦!老媽,再也吃不上你包的水餃了……——曲阜茶飲1978年,我整天想著吃5分錢一個的炸包,現在回想口水直流,可惜當年的味道失傳了,在我們的小城找不到了。——子夢
1977年出生的我,小時候的記憶是:麵條算是菜,用麵條送白飯。——小善漸德生 我是73年出生的,那時候,蒸熟的蘿蔔條拌上玉米麵再放點鹽就是無上的美味;2分錢一根的冰棍我只能吃一口,因為剩下的要留給弟弟。——心如止水 78年我在農村插隊勞動,一天掙到7工分,吃的是玉米麵饃饃和攪團或面。——張迎英 1978年我剛出生,小時候在外婆家,剛蒸出來的米飯撈上豬油,醬油,好香。——Angel smile


聽!來自1978的回答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使用的糧票和購物券。 (新華社照片,王海濱攝)

聽!來自1978的回答


熱鬧的北京市朝陽區春節年貨市場。新華社記者黃景達攝(1984年1月26日發)

冬天無論天晴還是下雨都是光著腳上學,課桌是從家裡拿去的,床下是墊稻草過冬,一年只能吃上一兩回肉,童年的生活苦而快樂著。
——樂了! 扎著羊角辮的我,拉著爸爸的手,蹦蹦跳跳地去糧店登記“漲糧”。那時候買東西錢不夠可以用糧票抵,再再後來聽說糧票要取消了,媽媽著急得把家裡的糧票都花出去。——英綺1978年我在高中讀書,每週回家背一次乾糧,在學校早晚喝碗白粥,中午吃一碗2兩1分錢的湯麵條。晚上躺用磚砌的地鋪上,冷了和同學鑽在一個被窩互相取暖。——靜心

3


70年代

手錶、自行車、縫紉機



聽!來自1978的回答


聽!來自1978的回答


80年代

冰箱、彩電、洗衣機

聽!來自1978的回答


90年代

空調、音響、錄像機


聽!來自1978的回答


未來的“三大件”

將會是生活埋下的最有趣的懸念

與你朝夕相處的那方天地

一定會給你越來越多的驚喜


1978年我任民辦教師已三年,21歲,直到25歲才託人弄到一輛青島產大金鹿自行車,在村裡算是“中產階級”了。

——武善慶

那些年家裡如果有“三轉一響”絕對不愁找媳婦。

——PP

我不是1978年,而是1987年的。小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在不斷地搬家,從農村的草房到了縣城的破舊平房,從平房又到了過渡的瓦房,從瓦房又住進了樓房,輾轉縣城來到了省會城市,又換了兩次房子。隨著時光的變遷,年代的沉澱,可以看出,將近10次的搬家印證著家裡的生活越來越好,感謝祖國越來越強盛。

——吾筱玥


1978年,我家五口從黑龍江齊齊哈爾搬到河北邯鄲定居,這一住就是40年。如今,我們家還保存著當初購置的木櫃、縫紉機、照相機等老物件。老伴兒年輕的時候喜歡給孩子們拍拍照片,那時候一個月工資40來塊錢,攢了好幾個月工資才買下照相機。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發展和生活條件都越來越好,我們真是趕上了好時候,真心地感到高興。

——楊淑英

4


冒著黑煙的車頭

承載著生活的艱辛

穩穩地碾過斑駁的軌道

鐵路邊上

搬運煤球的漢子

用瘦弱的肩膀

扛起餬口的擔子

一趟又一趟、一筐又一筐

……

聽!來自1978的回答


1月21日,2000年全國春運開始。新華社記者壯錦攝


火車上的故事

是你的青春

也是你的奮鬥

我那時才5歲,回憶過去40年景象,綠皮火車,汽車……如今高鐵時代更是無法形容。——曉豹 78年的今天,一個不到16歲的孤獨小青年,帶著簡單的行李,坐著沒有座位的綠皮火車,輾轉數千裡換乘數次,剛到達東北北部某城幾天,就開始了大學的學習生涯。——加菲貓
那時我上初二了。我家在煤礦,每天沿著鐵路踏著枕木來來回回地上學放學。那時火車都是燒煤的,每次煤車過去就是滿頭的煤粒。——聽風沐雨 那張104路電車的照片,多麼熟悉啊!當年在北京東郊上學,在十里堡北京棉紡織廠家屬院附近經常看到類似的場景。——鬱正紅

5


拿出餅乾鐵桶裡

攢了半年的幾塊學費

攥著短短的鉛筆頭

日行好幾十裡

只為到課堂讀一首唐詩

聽!來自1978的回答


黑龍江省樺川縣集賢村小學生在學習。新華社記者高廣智攝(1995年1月4日發)


讓孩子好好唸書

在每個年代

都是永恆的“頭等大事”

那一年,我每週背一兜紅薯面饃,從父母費了千辛萬苦建起的三小間草房子出發,到五公里外的石橋高中去上學。想當年,祖父母是文盲,父母一個小學沒畢業,一個文盲。今天,家庭成員中,子媳輩均為大學本科學歷。——一生問道 1978年秋,我升級初中了,印象最深的是,6.5元的學費和各項雜費,無法承受。我哥哥與我同校高二,為省一元床鋪費,費了很大工夫說服我的班主任,讓我與哥哥同床。
——林小邦 1978年我母親,17歲,考入遼寧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剛畢業時母親每月工資52塊錢,現在的工資是當時的200多倍。40年來國家重視發展科技尊重人才科教興國,教師這個職業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尊重。厲害了,中國教育!——劉風coo

聽!來自1978的回答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召開全國招生工作會議,決定高考招生恢復統一考試製度。無數人的命運得以改變。(新華社圖片)


微弱燭光下

伏案苦讀

天不亮的凌晨

蹬著“大二八”自行車

四處奔波

只為爭取一張“高考准考證”

坐著顛簸的拖拉機

趕往考點

……

“你高考了嗎?”



聽!來自1978的回答


南昌老人甘福保在桌前仔細端詳那張遲到了11年的高考准考證(2017年6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毓珊 攝

1978是改變我命運的一年。我參加高考,開始學習外語。
——wmjr 1978年底,正是我在京郊插隊,等候北京市辦大學分校錄取通知書的忐忑時刻。——青山無語
我太幸運了。恢復高考的第一屆中專學生。懷揣夢想,努力學習,報效現代化建設的大業。——牛家海 1978年2月,是我的人生轉折點。77年12月恢復高考,我考上了廣西化校,於是1978年2月我走出偏僻山區到城市南寧,從插隊青年成為努力尋求知識的工科生。——片片雲


聽!來自1978的回答


1978年春,北京大學迎來恢復高考後錄取的第一批新生(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那年三月,我懷揣著大學錄取通知書,離開了湖北鄉下的知青點,到武漢上大學……——老醯兒 1978年我是高中生,從農場回校備考,我參加了高考並有幸被錄取,我是市第三中學唯二的本科考中者,後來知道當年全國高考錄取率約5%,其中七八成是大專。——John 那年剛進入新工程,正在做開工前的各項準備,突然被告知你可以參加高考了,於是20天后走進了市區中學的教室。二個月後,收到了一張油墨刻印的錄取通知書。——戴曉明

6


從前

車馬慢,紙箋長

小小的郵票載著厚厚的思念

翻山越嶺訴說衷腸

聽!來自1978的回答


1980年2月15日發行的《庚申年》特種郵票,面值為8分,畫面上是一隻金猴,由著名畫家黃永玉教授設計。新華社發


擠在黑壓壓的電話亭

熬過數小時的等待

“次、次、次”撥號聲音響起後

緊握著話柄的手心冒出細汗

終於

電話那頭響起了

日思夜想的聲音

聽!來自1978的回答



那些年的春節

全家人圍著14寸的黑白電視

看著屏幕上間斷閃現的“雪花”

聽著馬季、姜昆的相聲捧腹大笑

在纏綿悱惻的《鄉戀》中沉醉不已

時代怎麼變

“家”沒變

對血脈親情的思念沒變

聽!來自1978的回答


上世紀70年代末,廣東的黃新文一家隨著收入的增加,生活開始富裕,購置了一部18英寸黑白電視機。晚上,他們圍坐在一起觀看電視節目。新華社記者潘家珉攝

蟬聲陣陣的夏日夜晚,露天的水泥地上,早已“溝壑縱橫”。湊近看全是用粉筆勾勒的不到一平方米的地界中間赫然兩個大字“有人”。沒有“提前預定”的人只得放下木頭小板凳急得上了樹,懷念大家圍坐在一起看“壩壩電影”的日子。——亮晶晶
聽!來自1978的回答


1994年瀋陽市內的露天電影。新華社稿 郭大嶽攝(1994年8月10日發)我1978年出生,兒時記憶中我們家是村裡第一戶買電視機的,放《西遊記》時屋後的竹竿立起的天線經常被風吹歪,老爸就會到屋後調整天線。“清楚了嗎?”“沒有”“清楚了嗎?”好一點點。”“清楚了嗎?”……——小可結婚後,住著學校的兩間土草房,下雨天,漏雨,屋內擺放上鍋碗瓢盆接雨水,叮叮噹噹響聲一片,宛如一部交響曲。當時月工資幾十元,真的是滄桑鉅變。——亞洲書亭
1992年,18歲的我跟隨父親來到深圳,從此紮根這裡。輾轉深圳多個地方,換過幾次工作。在手機開始普及之前,我的通訊工具主要是BP機和電話。九十年代初的深圳,當時雖然已出現第一代手機大哥大,但需要申請,而且買下來要兩三萬。大哥大那是富人的象徵。——四川青年張斌
聽!來自1978的回答


資料圖片來源:新華社現場雲 1978年,期末考試全區第一名,獎勵了一支鋼筆和兩塊人民幣,母親用兩塊錢買了四尺花布給我做了一件新衣。——寒煙九幾年,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和家裡聯繫的方式由最開始的書信,到後來村裡學校裝了一部電話,就約好日期和時間打電話,用得最多的就是200電話卡,後面的BP機,大哥大好生威風,再到摩托羅拉,諾基亞,藍屏,翻蓋,再到現在的智能手機……——平安就是福

聽!來自1978的回答



40年如一瞬

也許隨著時光的流逝

一代一代人的青春

會慢慢消散

但他們的故事

卻總是讓人熱淚盈眶

聽!來自1978的回答


11月2日拍攝的上海陸家嘴和外灘。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攝

1978的回答告訴我們

今天的靜好歲月

都是昔日的艱辛結成的果實

聽!來自1978的回答


12月4日,觀眾在新華社主辦的“大美中國”影像長廊參觀。截至當日,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自開展以來,累計參觀人數已超過90萬。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1978的回答告訴我們

歷史見證著每個人的努力

記錄了所有風雨兼程的足跡

聽!來自1978的回答


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巨型花壇。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2018年9月23日攝)。


1978的回答告訴我們

只要一步一個腳印

夢想和幸福終將成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