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進犯漢朝邊境,李廣有大好機會沒有把握,衛青卻一戰名震天下

公元前129年,秋天,匈奴再次進犯漢境。

此次,匈奴人屬於挑釁攪水來的。因為,他們人數只有數千人。他們沿著邊境

搶盜,屢屢得逞。他們搶劫上癮似的搶完了走,又來搶,又走,又來搶。

在眾多受搶地區中,數漁陽最慘。

漁陽,即今天的北京市密雲縣。劉徹當然不能對漁陽坐視不管,必須派一支軍隊去守漁陽。

那麼,派誰去呢?劉徹當即想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韓安國。

匈奴進犯漢朝邊境,李廣有大好機會沒有把握,衛青卻一戰名震天下

韓安國從梁國一個小官一直混到中央當了丞相,的確是不容易的一件事。然而,自從上次和劉徹出差坐車摔下車後,差點成了一個廢人。先是,劉徹以不能工作為由,撤去他丞相之職。後來病情好轉,劉徹用一箇中尉的職務,就將他打發了。再過一年,又給他換了工作,衛尉。

現在,劉徹決定再給他換工作,遷衛尉韓安國為步兵將軍,派往漁陽保衛祖國邊疆。

一直以來,韓安國都是和親派。現在時勢變了,漢朝和匈奴的關係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這個主和派也得硬著頭皮去幹架了。

而劉徹之所以派韓安國屯邊,有兩層意思:首先,韓安國過氣了。丞相這位置,下來容易,上來難。一旦下來,再想上去,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派韓安國屯邊,的確有些發配的意思了;其次,別看韓安國之前是主和派,就以為他怕打架。,他能文能武,算是全才一個。所以,韓安國屯邊,又有臨危受命之意。

總結以上兩點:如果韓安國守邊有功,將來仕途有可能是光明的。如果幹得不好,那就休怪人家下手不客氣了。

公元前128年,秋天。

匈奴人派兩隊騎兵再次犯邊。他們胡刀凌厲,殺入遼西郡,幹掉遼西太守,俘獲兩千人。緊接著,他們狠勁大發,繼續挺進,殺入漁陽。

漁陽是韓安國負責屯守的地盤。叫韓安國對付田蚡那些政客綽綽有餘的。然而,當韓安國聞聽匈奴氣勢洶洶朝他撲來時,他急了。

他急,不是因為不敢打,而是來不及打。他來不及打,追究起來,這都是他犯下的致命錯。

韓安國來到漁陽後,磨刀霍霍,沒想到匈奴不傻,一直躲著他。於是,韓安國主動派人出去偵察,抓到了一個匈奴人。一審一問,人家告訴他,匈奴軍早跑得無比遙遠了。

韓安國一聽,心中竊喜。於他給劉徹上書,說現在是農忙時節,請求停止屯軍。一部分部隊回去忙活,留下七百人就夠了。

劉徹批准。

匈奴進犯漢朝邊境,李廣有大好機會沒有把握,衛青卻一戰名震天下

然而,韓安國中計了。他剛撤兵一個多月,匈奴人就如狼撲羊地殺來。

匈奴人都跑到家門來了,韓安國只得領著七百士兵披裝上陣。但是,韓安國的兵又不是鐵兵,七百人硬撐著只有葬命的份兒了。於是,韓安國和匈奴人打了一陣後,看看招架不住,馬上帶著人馬,退回城裡死守。

匈奴人既然大老遠來了是立志要進城去的。匈奴騎兵排兵列陣,一字排開,準備撞城。

就在緊急關係,讓韓安國沒想到的是,他的救星來了。

燕兵聞風趕來,救韓安國來了,匈奴見漢軍救兵趕來,只好草草收場。

他們轉向下一站,雁門郡。

然而,匈奴騎兵衝入雁門郡的地盤,還沒殺過癮。這時,漢軍大部隊也來了。

那時,衛青率領三萬兵從雁門郡出發,將軍李息從代郡出發。漢軍兩路夾擊,關門打狗。之前,匈奴是人多打人少的;現在,輪到他們人少的被人多的打了。衛青不負眾望,發揮瘋人的瘋狂的毆打精神,斬首數千。

屯守漁陽失敗,韓安國心裡很難過。

他終於深刻認識到一個問題,防火防盜防匈奴,那是時刻都不能掉以輕心的事。但是,這一切都已經晚了,劉徹已經派人趕來了。

劉徹派人大老遠跑一趟,主要是問候韓大人到底是幹什麼吃的。劉徹這話,問得韓安國心裡很難愛。心裡難過,臉面難掛的韓安國,以身體不好為由向劉徹請求,要調回長安。

劉徹沒有答應韓安國的請求,而是立即將他東遷,屯守右北平。

想回長安?做夢去吧。先啃夠沙子再說。

韓安國懈氣了。回望長安,煙霧茫茫;眺望前方,風沙滿天。縱橫官場一生,怎堪換的是,如此一個落魄的,幽魂野鬼般人樣。

韓安國只好忽忽不樂地去了右北平。

幾個月後,突然有一消息傳來,韓安國生病吐血而死。

匈奴進犯漢朝邊境,李廣有大好機會沒有把握,衛青卻一戰名震天下

劉徹想打發韓安國遠一點,那是沒錯的。但是,他並沒有存心想整死韓安國。劉徹之所以派他屯守右北平,是因為他獲取可靠情報,匈奴又要從東邊席捲而來。

沒想到,韓安國最終還是熬不過匈奴。

韓安國是死了。死人事小,匈奴事大。韓安國空出來的崗位必須找人填上去。劉徹馬上地,又想到漢朝另外一個有名的衰人。

這就是李廣。

李廣自上次交錢贖命之後,一直待業在家。作為職業軍人出身的李廣,他的擇業空間,就只有部隊。如果皇帝一輩子不徵用他,那他也只能一輩子閒置。

所以,李廣只能等待。於是,無所事事的李廣平常除了喝酒,就找人一起去山裡打獵。除此之外,沒有啥好玩了。還好,就他在度日如年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人告訴李廣,皇帝要見你,跟我走吧。

劉徹召見了李廣,開口就說給他一份太守工作,屯守右北平。

李廣向劉徹提出了一個復出的條件,說復出可以,可不可以借我一個人?

劉徹問:“什麼人,說來看看。”

李廣說:“霸陵尉。”

劉徹一笑:“你想要我就讓他跟你走吧。”

李廣心裡陰暗地笑了,大仇終於可以要報了。

匈奴進犯漢朝邊境,李廣有大好機會沒有把握,衛青卻一戰名震天下

曾經,有一天夜裡,李廣帶隨從出去打獵歸來,就在田間停馬暢飲。沒想到,回到半路時被霸陵尉發現,喝令他違規夜出,要拘留他們。霸陵尉不是跟李廣過不去,而是公正辦事。對李廣來說處罰當然可以,但必須看對象。於是,李廣的隨從好心提醒霸陵尉,說您身邊這位是前將軍李廣,希望能高抬貴手,放一馬。

李廣震響江湖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換成是誰或許會真的放過李將軍一馬。很不巧的是,厲害人李廣碰上的也是一個厲害人。

霸陵尉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喝高了。

當李廣隨從報上李廣名號,霸陵尉非但不領情,反而大喝一聲道:“現任將軍夜裡還不敢亂走呢,你前任將軍又算個屁呀。”

霸陵尉說完,便將自以為不算個屁的李廣辦了。

李廣閱人無數,竟然被一個小小的霸陵尉給拘留了。一想起這事,的確叫人顏面掛不住。既然霸陵尉說他不算個屁,現在李廣倒要讓他看看他是不是不算個屁。

李廣讓霸陵尉跟著他上路,一到軍中,廢話也不多說,馬上拉出去斬首。

李廣重整旗鼓,認真備戰。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李廣要告訴匈奴,我飛將軍又回來了。

這時,本來要南下的匈奴聞聽了李廣捲土重來,卻不敢輕舉妄動,彷彿耗子看到老貓總是避之不及。

匈奴人這一避,就是數年。

李廣暫時阻住了右北平,卻永遠阻不住匈奴搶劫的慾望。

匈奴進犯漢朝邊境,李廣有大好機會沒有把握,衛青卻一戰名震天下

公元前127年,冬天。

匈奴人換了個方向,又跑出來搶劫了。此次,匈奴直撲上谷郡和漁陽郡,殺掠漢朝吏民,約有一千餘人。

有朋常自東邊來,不亦打乎?劉徹立即派遣部隊前往迎戰。

此次出征,衛青再次登場,隨衛青出征的還有李息將軍。漢軍的部隊東至雲中郡,西到隴西郡,一千餘公里的部隊全部出動。

衛青會打向哪裡,向東,還是向西?

答案:向西。

當時,匈奴在東邊搶劫,等到漢朝部隊趕到上谷和漁陽黃花菜都涼了。所以,劉徹決定以牙還牙,命令衛青向西襲擊匈奴。

從兵法上來說,劉徹這招就叫避實就虛。從當時的戰情來看,這是一招妙招,更是一招狠招。

打突襲戰,衛青嘗過小甜頭。這次,他是準備大嘗一次大甜頭的,他集中大兵力,向黃河河套進攻。

黃河河套地長期盤踞著樓煩王和白羊王,這都是匈奴欺負漢朝的前哨,打掉他們等於拆掉了匈奴的跳板和一座跳橋。

匈奴做夢都沒想到,他們年年搶漢朝這個大地主,沒想到今年大地主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衛青奔襲挺進河套,實施一鍋端政策:斬首二千三百人,虜獲三千餘人,糧食和戰車若干,厲害羊百萬頭。

更重要的是,衛青的部隊,沒有受到毫毛損傷。

匈奴進犯漢朝邊境,李廣有大好機會沒有把握,衛青卻一戰名震天下

衛青拿下黃河河套的消息,迅速傳回長安,整個長安都沸騰了。這是自漢朝立國以來取得的最大戰績。幾代人的忍辱負重,似乎等的就是這一天,實在不容易啊。

劉徹的眼睛溼潤了。

劉徹立即下詔,封衛青為長平侯。同時被封侯的還有衛青的兩個部將,校尉蘇建被封為平陵侯,張次公被封為岸頭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